1936年 12月 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了蔣介石,中外震驚。共產(chǎn)國際聞訊立即指示中共,要“堅決主張用和平方法解決這一沖突”。西安事變能和平解決,蔣介石能安全地回到南京、主持全國抗日大局,與中共中央的努力是不無關系的。撇開其時國際國內的政治局勢不談,僅從其時國內的民意來看,中共中央最終確立了積極促成事變和平解決的方針,也無疑是絕對正確的。換句話說,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其時國內的人心所向。事變一爆發(fā),許多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人們無法理解張學良們的行為,因而紛紛對張學良們發(fā)出非議、譴責、聲討。
在陳福田、蕭叔玉、陳達、潘光旦、蕭公權等八位教授的倡議下,12月15日,在清華大學工字廳召開了清華教授會臨時會議,討論西安事變問題。會議決定發(fā)布《清華大學教授會為張學良叛變事宣言》,并成立由朱自清、馮友蘭、聞一多、張奚若、吳有訓、陳岱孫、蕭公權七人組成的電報宣言起草委員會,朱自清擔任該委員會召集人。朱自清、聞一多等共同起草了《宣言》。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會這些教授們,不但公開發(fā)表宣言,在課堂上也對張學良嚴加斥責。聞一多平時上課從不跑野馬,但西安事變后幾天,在一次“毛詩”課上,卻離開“毛詩”大談國事,聲色俱厲。張春風在《聞一多先生二三事》中說,這天聞一多“暴怒如雷”地走上講臺,橫眉怒目地掃視全堂后,厲聲問道:“國家是誰的?是你們自己的么?”又如對著仇人控訴一般地說:“真是胡鬧,國家的元首也可以武力劫持!一個帶兵的軍人,也可以稱兵叛亂!這還成何國家?我要嚴厲責備那些叛徒,你們這樣做是害了中國,假使對首領有個好歹,那么就不必再想復興,中國也要退回到民國二十年前大混亂的局面,你們知道么?”并厲聲責問臺下學生:“誰敢起來告訴我,你們做得對么?你們這種搗亂,不是害了中國么?你們可以站起來說!”停了許久,聞一多又說道:“今天我可說話了,國家絕不容許你們破壞,領袖絕不容許你們妄加傷害!今天我可說話了!”
事變發(fā)生在西安,聞一多為何在清華的課堂上對著學生喝問呢?朱自清1936年12月14日的日記,多少能回答這個問題:“一些激進學生對其同志發(fā)出通知,稱彼等應努力促進華北大同盟。彼等制造謠言,稱華清池有五萬人請愿,要求對日宣戰(zhàn),而約四十人被蔣的衛(wèi)士開槍打死,因此張學良的行動是正當?shù)??!?/p>
北大教授胡適事變后立即致電張學良:“陜中之變,舉國震驚。介公負國家之重,若遭危害,國家事業(yè)至少要倒退二十年。足下應念國難家仇,懸崖勒馬,護送介公出險,束身待罪,或尚可自贖于國人。若執(zhí)迷不悟,名為抗敵,實則自毀長城,正為敵人所深快,足下將為國家民族之罪人矣?!苯又?,又寫了《張學良的叛國》一文,于12月20日《大公報》津滬同載。文章痛斥張學良“背叛國家”、“破壞統(tǒng)一”、“毀壞國家民族的力量”、“妨害國家民族的進步”。不僅僅是知識分子希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廣大民眾也唯恐事態(tài)惡化。1936年12月25日,蔣介石平安回到南京。是夜,南京城鞭炮聲通宵達旦,市民們以此表達慶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