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媛 郁珍艷
(浙江省氣候中心,浙江杭州310017)
2010年秋季氣溫全省平均19.3℃,比常年偏高0.8℃,比上年偏低0.2℃(圖1)。全省各地平均氣溫在17.3℃~21.3℃之間,與常年相比,除文成外,其他地區(qū)均偏高,其中,浙東北大部偏高較多,達1.0~1.6℃。但是,秋季氣溫距平呈兩頭高、中間低的分布,9月較常年明顯偏高2.2℃,10月偏低0.2℃,11月偏高0.4℃。
圖1 浙江省秋季平均氣溫歷年變化
2010年秋季降水量全省平均281 mm,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上年偏少15.2 mm(圖2),全省各地降水量在171 mm~585 mm之間。與常年相比,浙江中部地區(qū)及浙北沿海降水偏多,個別縣市達5~8成,其他地區(qū)偏少0~4成。秋季降水日數(shù)全省平均35 d,比常年同期偏多5 d,比上年偏多5 d,全省各地降水日數(shù)在27~50 d之間。
圖2 浙江省秋季降水量歷年變化
2010年秋季日照時數(shù)全省平均419 h,比常年偏少約1成(圖3),比上年偏少13 h。杭州、麗水、龍泉、仙居、溫州 308~400 h,其他地區(qū)400~491 h。
圖3 浙江省秋季日照時數(shù)歷年變化
2010年影響浙江的熱帶氣旋相對集中,主要在8月底至9月上半月,但災情較輕。其中,影響較明顯的有:(1)1006號“獅子山”、1007號“圓規(guī)”、1008號“南川”在我國近海共存,相互作用,“南川”8月31日在福建惠安登陸,“圓規(guī)”9月1日在浙北近海轉向,“獅子山”9月2日登陸福建漳浦,8月31日至9月2日浙江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暴雨,個別大暴雨,沿海海面出現(xiàn)7~9級大風,湖州德清縣出現(xiàn)強對流天氣,造成1人死亡。(2)1010號“莫蘭蒂”9月10日在福建石獅登陸,登陸后強度逐漸減弱,北上進入浙江,9—11日浙江部分地區(qū)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沿海海面有7~9級大風,受其影響,9月11日嘉興街道嚴重積水,蕭山區(qū)2間二層房屋及1間廠房受泥石流沖垮。(3)1013號臺風“鲇魚”10月23日登陸福建漳浦,19—23日浙江沿海海面持續(xù)出現(xiàn)8~10級大風,22—24日浙江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個別大暴雨,受其影響,臺州部分地區(qū)成熟水稻發(fā)生倒伏,部分水產品受到一定影響,30名游客被困南麂島。
9月中旬至下旬初,浙江頻繁出現(xiàn)強雷電、大風、短時暴雨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共造成5人死亡,造成較大災害的有:9月11日,三門縣發(fā)生強對流,1人遭雷擊死亡;9月13日下午,臺州市發(fā)生強對流,伴有7~9級雷雨大風,致一工棚倒塌,2人死亡5人受傷;9月14日,上虞、臨海市出現(xiàn)強對流,1人遭雷擊死亡,一簡易工棚倒塌,造成1死1傷,一村民房屋遭雷擊起火,一條10 kV高壓線遭雷擊擊斷;9月17日下午,瑞安市出現(xiàn)8~9級雷雨大風,66.7多hm2水稻倒伏,茭白、甘蔗等部分農作物也被吹倒;9月22日下午14時,臺州黃巖區(qū)出現(xiàn)強對流,并伴有冰雹,最大直徑達28 mm。
9月22—24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過程降溫幅度沿海地區(qū)7~10℃,其他地區(qū)10℃以上,最大杭州13.5℃。10月24日后半夜起受北方強冷空氣影響,全省各地過程降溫幅度8~10℃,內陸大部地區(qū)有6~7級偏北風,局部達8~9級,造成部分地區(qū)晚稻倒伏和柑橘落果,沿海海面8~10級大風則持續(xù)至30日。
入秋以后,浙江大霧天氣開始明顯增多,10月16—17日、11月 7日、20日、24日以及 30日夜間浙江出現(xiàn)大范圍濃霧,部分地區(qū)能見度小于50 m。濃霧對交通影響較大,10月20日早晨浙江境內多條高速封道,30日夜間嘉興境內高速全線封道,發(fā)生多起車輛追尾事件。
自2010年7月進入拉尼娜狀態(tài)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負距平迅速擴大加強,至11月,拉尼娜狀態(tài)已持續(xù)發(fā)展了5個月,形成了一次拉尼娜事件。同時,南方濤動SOI指數(shù)仍持續(xù)維持正值,隨著熱帶大氣對拉尼娜狀態(tài)的響應逐漸凸現(xiàn),8月下旬以后,南海海域及西北太平洋熱帶對流開始活躍,熱帶氣旋生成增加,影響浙江的熱帶氣旋也明顯增多。
秋季西太平洋副高出現(xiàn)明顯轉折,也表現(xiàn)了副熱帶大氣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的響應從暖位相逐漸向冷位相轉化。9月西太平洋副高較常年面積顯著偏大、強度偏強、脊線位置偏北、西伸脊點偏西;10月副高面積偏小、強度偏弱、西伸脊點偏東;11月副高面積接近常年,強度略偏弱、脊線位置偏南,西伸脊點偏東。
秋季是夏季環(huán)流型向冬季型轉換的季節(jié),副熱帶高壓南撤,蒙古冷高壓南落,冷空氣不斷南下,10月第5候,冷空氣南侵到華南沿海和南海,索馬里及105°E附近的越赤道氣流顯著減弱,南亞高壓也明顯減弱南壓,南海夏季風結束,較常年(9月第6候)偏晚5候,為歷史最晚結束年。
9月第2候以后,伴隨副高脊線的南撤,我國主雨帶由東北南部、華北回落到華北南部和黃淮,浙江受副高西伸脊控制,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多強對流天氣;9月下旬后,副高進一步南落,冷暖空氣經常在江南上空交匯,浙江降水偏多,氣溫偏低;10月5候以后,冬季風在東亞全面建立,浙江處于西北氣流控制之下,干燥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