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泓銘 程四化
有人評論他的藝術作品是直抒胸臆的抒情詩,是一首飄在人間的贊歌,是他對大自然與人類和諧的期望。他,就是人稱“鬼才”的泥猴張。
泥猴張本名張希和,因善捏千姿百態(tài)的泥猴享譽海內(nèi)外而得名。他從小和藝術結(jié)緣,帶著血和淚的腳印在藝術海洋的道路上跋涉前進,艱辛地走過了近70年的藝術生涯。他用凝聚著熱血與感情的雙手,發(fā)揮著他的靈性和悟性,創(chuàng)造出不同凡響的作品。如今他依然舞動著自己的指尖,在民間藝術領域書寫著傳奇,長期進行著“巔狂”的藝術創(chuàng)作,書寫著“藝海演風流,輝煌走人生”的壯麗圖卷。本期《祖國》,帶讀者走進泥猴張奇妙的藝術世界。
用猴子的喜怒哀樂來表現(xiàn)人間百態(tài)
泥猴張獲聯(lián)合國“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是中國亞視書畫院、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北京東方古今書畫院、華夏名人藝術書畫院副院長,河南民間美術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六、七、八屆政協(xié)委員,鶴壁市政協(xié)常委、河南省??h政協(xié)副主席,是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泥猴張的作品以塑造泥猴為主,在書法、繪畫等民間藝術創(chuàng)作和研究上都有獨到的見解。這樣一位傳奇人物,師從何處呢?泥猴張說,自己師從于著名民間工藝理論研究家張道一先生,曾受吳作人等多名書畫家、藝術評論家指點。
泥猴張捏的泥猴形態(tài)各異,“樂猴”、“怒猴”、“雜技猴”、“耳語猴”、“眺望猴”、“睡覺猴”以及“馬上封猴”等,每一種泥猴都極為傳神,面部表情豐富多姿。或滑稽可愛,或柔美多情,把猴子的靈氣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經(jīng)意間沉浸在了猴群俏皮可愛的世界里。
感受泥猴張制作泥猴的過程,這是一次非同一般的藝術享受。拳頭大小的泥團在他的手里變得那么乖巧,只見他放在手心搓了搓,然后用手指推、壓、按、點了幾下,一分鐘左右,一只生靈活現(xiàn)的猴子便橫空出世了。小猴歪著腦袋、若有所思地望著斜前方,有些好奇又帶著一絲懼怕地看著這個世界,天真無邪的樣子甚是討人喜歡。泥猴張說,看這些泥猴需要發(fā)揮想像力,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正因為這樣,觀賞的時候才有趣味性。
“猴兒精,頭上功。不求形似,求神情”, 泥猴張一語點破了泥猴藝術的精髓?!吧袂椤倍挚煞珠_來解讀,“神”在于猴子的神態(tài)逼真,惟妙惟肖的神似讓猴活了起來。一個“情”字則帶出了一份人情味,泥塑不再僅僅是凌空于大眾之上的藝術品,而是傳達出了與人相通的親切感。泥猴張說:“我捏的猴是‘大寫意兼工筆,身子是寫意的,頭部是工筆,需要非常細致才行?!笨梢娨肷袂榧?zhèn)?,這“頭上功”可是一門不小的學問。捏猴最關鍵的就是臉部的神態(tài),泥多泥少并不重要,大膽夸張、率性而為,不求有多像,只求神似。
談到自己的“猴藝”之道,他認為,泥猴之所以能博得大家的喜愛,要歸功于“擬人化”。猴子是活潑有靈性的動物,只要人能做的事情都可以讓猴子來做。只要將猴擬人化了,路就寬闊了。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歡猴,以前也捏點泥狗、泥馬,但始終捏不出特色,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之后歷經(jīng)多年的琢磨研究和拜師學藝,他終于形成了自己風格,用猴子的喜怒哀樂來表現(xiàn)人間百態(tài),并注入自己的理解。
泥猴張曾兩次赴美國講學并舉行民間藝術表演,被美國天普美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成立了“泥猴張藝術工作室”。在美期間,洛杉磯18臺曾為其拍攝專題片《泥猴張在美國》并向全世界播放。此外,他還多次到東南亞、西歐等國家講學、辦展、開展民間藝術交流等。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成立了“泥猴張藝術研究中心”。以民間藝術搭建起了國際交流的橋梁。
早在1993年,河南省就成立了“泥猴張藝術研究會”,出版了《泥猴張藝術報》?!赌嗪铩纷髌芬驯痪幦肴珖踔忻佬g課本第二冊,《百猴》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千猴陣》獲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央電視臺也曾以“鬼才泥猴張”為題攝制了45分鐘的專題片。目前,蘇洪文先生根據(jù)張啟珍的小說改編的《泥人張傳奇》正在緊張籌拍中?!澳嗪餆帷睂⒃俅蜗破鹨还蔁崂恕?/p>
傳統(tǒng)書法與繪畫筆法的惟妙結(jié)合
采訪泥猴張的過程,是一次藝術的互動。在為他特意準備的畫室中,他首先為這本以偉大祖國作為刊名的雜志題寫書法:祖國萬歲!這也表達出他對自然、對藝術、對祖國深沉的愛意。在記者眼中,泥猴張確實是一位樸實無華,天資過人,靈性十足,悟性堪高的藝術大家。多年來,他把自己對人類社會深刻的感悟及對神秘大自然的熱愛,都賦予頑皮猴子的身上。因此他手下或筆下的猴子個個通曉人性,無不在“逗”的基礎上洋溢著人們與自然的和諧美感。
泥猴張的書法,不墨守成規(guī),繼承傳統(tǒng)而不拘泥傳統(tǒng),改革創(chuàng)新,自成一體。他的書法,正草隸篆,雜夾其中。行筆快慢,掌控自如;輕重緩急,隨心所欲;疏密松緊,結(jié)構(gòu)嚴謹;一扭一拐,舞蹈前進;粗細互出,濃淡相宜。下筆歪頭斜角,靈動活潑,收筆字正鋒刃,穩(wěn)重有力。讀泥猴張的書法,領悟到一種獨特的視覺造型藝術,他在強化書法圖型結(jié)構(gòu)與行筆節(jié)奏快慢,濃淡的構(gòu)成關系上,把傳統(tǒng)書法圖型與傳統(tǒng)繪畫筆法有機地結(jié)合,創(chuàng)作出龍飛鳳舞的有著自己特色的書法形式。近看是件書法作品,遠觀是副圖畫,做到畫中有字,字里生畫。例如:“泥趣”二字,把猴子的靈性寫出來了,又把猴子的趣味動態(tài)畫出來了,有頭有尾,形態(tài)逼真,神情可笑,惟妙惟肖。因此,他的書法有一種特定的圖形抽象美,給觀眾帶來豪放、寬博、飄逸、凝重等視覺上的審美差別,表現(xiàn)著明顯的與眾不同的個性化美感。
有評論指出,泥猴張書法布局奇特,變化多端,濃、淡、干、濕相得益彰,大黑大白的布局常常出現(xiàn),大黑如烏云壓項,大白如雪落無聲,在疏密、濃淡的強烈對比下,形成觀感強勢,老祖宗留下的方塊字,到他筆下,被變得異常隨意自然;有些書法似字非字,有些書法似畫非畫,強烈的形象感使觀者流連忘返;他寫書法縱橫揮灑,隨意帥真,無拘無束,剛健瘦硬,凌厲挺拔,頗有黃河之水天上來之感,又有鄉(xiāng)間田野自然魅力的風范。
簡單的民間工具,家鄉(xiāng)常見的黃泥,書法與繪畫的創(chuàng)新,這種隨性而為,正如泥猴張本人的敦厚淳樸、謙和禮讓一樣,使人在清新的鄉(xiāng)土氣息中品味到民間藝術非凡的魅力。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還原藝術的古樸本色,以創(chuàng)新的理念把地域文化傳承下來并發(fā)揚光大,另辟蹊徑,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