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新
洛陽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471003)
淺議如何減小瀝青路面的損壞
王培新
洛陽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471003)
近年來,公路和城市市政建設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在國內外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面中,絕大多數(shù)為瀝青路面,隨著交通量的增長、汽車載重量的加大及行車速度提高對瀝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瀝青材料是一種成分極為復雜的無定型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雖然瀝青路面具有平整度好、吸收噪音、揚塵小等優(yōu)點,但同時也具有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不好、抗疲勞強度不足等缺點,特別是低溫時易產生收縮與疲勞開裂,高溫時易產生變形擁包和車轍。在受水、日照、溫度、大氣等環(huán)境影響下而不斷發(fā)生化學反應,使瀝青混合料中的油份、樹脂等有機成分減少,瀝青質增多,致使瀝青路面塑性降低,路面干澀、裂縫、松散等現(xiàn)象相繼出現(xiàn),造成瀝青路面的老化。如何預防瀝青路面過早老化問題是現(xiàn)今市政建設者正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課題。
在如今的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瀝青路面的損壞類型常見的主要有裂縫、車轍、松散剝落和擁包等,其中裂縫又分為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和網狀裂縫(又稱龜裂)。橫向裂縫又可分為非荷載型裂縫和荷載型裂縫兩大類,非荷載型裂縫又可分為瀝青面層縮裂和基層反射裂縫。特別是在城市道路中的大路口、大轉盤、停車場等處,瀝青路面破壞程度尤其嚴重。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在這些地方汽車的制動、轉向、剎車較多,這些現(xiàn)象會對瀝青面層產生較大的剪切應力,當剪切應力超過其自身的抗剪強度時,就發(fā)生瀝青路面的推移、擁包和裂縫。瀝青路面過早破壞使路面的使用期限縮短而帶來維修和養(yǎng)護費用增加。為減少瀝青路面損壞程度,延長瀝青路面壽命,減少維護費用,以筆者工作的幾年實踐經驗來看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改進。
1)加大基礎的強度、壓實度。因為基礎的整體強度不足會導致路面形成網狀裂縫;同時還要對基礎及時進行養(yǎng)生,達到合理養(yǎng)生時間。特別是灰土基礎和水泥穩(wěn)定層基礎更要注意養(yǎng)生時間,如養(yǎng)生不好或養(yǎng)生期不到就攤鋪瀝青,會因灰土中的灰或水穩(wěn)中的水泥顆粒未充分消解和水化而使瀝青路面出現(xiàn)膨脹裂縫。
2)加強基礎與瀝青面層的粘接。在非瀝青材料基層上澆灑乳化瀝青、煤瀝青或液體石油瀝青形成透層瀝青;而在瀝青與瀝青面層之間或瀝青與水泥混凝土面層之間應澆灑粘層瀝青;有時為避免雨水的浸入還采用稀漿封層。在澆灑透層、粘層或封層時都應控制好澆灑的厚度、均勻度及澆灑后到攤鋪瀝青的時間,在攤鋪瀝青前保護好施工場地的整潔,嚴禁車輛和行人在上面行走。
3)使用改良瀝青。瀝青老化是因為瀝青中有機成分減少。如在瀝青中摻入橡膠、樹脂及其他高聚有機化合物,使瀝青的延度、塑性、抗疲勞性增強,將大大減緩瀝青老化的時間。所以在配置瀝青混合料時,用加入有機成分的瀝青就會使瀝青料在低溫和高溫時抵抗變形和荷載應力的能力大大加強。雖然用改良瀝青價格較高,一次投入大,但卻能減少養(yǎng)護和維修費用,從長遠來看,得大于失。
4)改良瀝青混合料的級配。密級配比開級配混合料有較大的疲勞壽命,準確用料,嚴格按試驗所篩分的石料尺寸用料,精確瀝青投入量,選擇堿性石料。在大路口、環(huán)道口處的瀝青面層中適當增大瀝青混合料的粒徑(可選擇用AC-16Ⅰ型瀝青混合料),粗骨料含量增加使粗骨料形成較大空間骨架結構,從而提高瀝青混合料的內摩阻力,這樣就能提高路面的高溫穩(wěn)定性,減少擁包的產生。
5)完善瀝青混合料加工工藝,提高瀝青攤鋪技術。瀝青混合料現(xiàn)在都采用廠拌法。拌合機設備的先進與否、精確度的高低都直接決定了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包括內在級配、溫度、和易性等,加工出的瀝青料如溫度低則不易攤鋪和壓實,表面會出現(xiàn)“呲牙咧嘴”現(xiàn)象;溫度過高則會把瀝青燒焦,失去有機成分而不能攤鋪成型。攤鋪機和壓路機又影響著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密實度。密實度、平整度不好受荷載應力破壞的程度就大。
6)減少水在路面上的匯集時間。瀝青路面在水的作用下會使瀝青與石料分離,還會將瀝青中某些可溶性化合物溶解并沖走,并且瀝青路面長時間浸水后會發(fā)生體積膨脹,強度降低。所以應在路面中增加雨水的收水能力,盡快讓雨水排走。
7)減少間接損壞,打造精品工程。隨著城市生活提高,需用的管網也越來越多,對以前道路中沒架設管網的需要重新鋪設管線,這樣對道路就帶來了很多破壞,經常出現(xiàn)對路面進行“大開膛”現(xiàn)象;另外在施工中為迎合一些領導的政績要求而一再壓縮工期,這樣就難以保證路面質量。這就要求我們有關部門在道路設計時長遠考慮,整體布局;施工時科學制定施工工期,合理安排施工工藝,減少“政績工程”,把每個項目做成優(yōu)良的精品工程,既用好了財政投資也能贏得廣大百姓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