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國秀 楊浩義 盧 釩
(湖北省機電研究設(shè)計院,武漢 430070)
目前,LiFePO4已是最具開發(fā)潛力和應(yīng)用潛力的新一代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原材料無環(huán)境污染、比容量高、循環(huán)性能優(yōu)良、材料熱穩(wěn)定性好等優(yōu)點,所制備電池的使用壽命長、安全性能突出,是新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理想正極材料[1]。但是作為一種新的電源材料,其理化性能分析方法至關(guān)重要。目前,LiFePO4中鐵的測定多采用光度法[2]、氧化還原滴定法[3]、ICP[4]法等。筆者采用高氯酸快速溶解試樣,調(diào)節(jié)酸度一步到位,分取樣品母液后加入硫氰酸鈉直接測定鐵含量,反應(yīng)條件較寬,大量共存離子不干擾測定。方法用于LiFePO4中鐵的直接測定,不用加入還原劑使3價鐵還原為2價鐵,不用加入緩沖溶液調(diào)節(jié)酸度,操作簡單快速,結(jié)果準確可靠,便于實際推廣應(yīng)用。
分光光光度計:722N型,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鐵標準溶液:100.00 μg/mL,稱取0.100 0 g純鐵于150 mL錐形瓶中,加入5 mL硝酸溶液(1+1),低溫加熱至試樣完全溶解,取下,加入20 mL高氯酸,高溫加熱至冒煙,取下,稍冷,加入少量水溶解鹽類,移入1 000 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硫氰酸鈉溶液:250 g/L;
高氯酸:密度約為1.76 g/mL;
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實驗用水為蒸餾水。
分別移取含鐵300、400、500、600、700、800 μg的鐵標準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加10.0 mL硫氰酸鈉溶液,以水稀釋至刻度并搖勻,用722N型分光光度計于480 nm波長處,用0.5 cm比色皿,以試劑空白為參比測定溶液的吸光度。
取一定量的鐵標準溶液按照試驗方法顯色,在波長400~600 nm范圍內(nèi)進行掃描,得吸收曲線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鐵在波長480 nm時,有最大吸收峰,故實驗選用測定波長為480 nm。
1—顯色液cFe3+=5.00 μg/mL; 2—顯色液cFe3+=3.00 μg/mL圖1 吸收光譜
溶液pH在0.5~3.0范圍內(nèi),顯色體系的吸光度變化相對穩(wěn)定,而在pH值大于3.0時,吸光度明顯下降,因此本實驗選擇在pH 1.5左右顯色。
試驗結(jié)果表明,加入8~12 mL硫氰酸鈉溶液,顯色液吸光度最大且基本不變,因此實驗選擇加入10.0 mL硫氰酸鈉溶液。
鐵與硫氰酸鈉的顯色反應(yīng),在5 min內(nèi)吸光度達到最大,繼續(xù)放置0.5 h吸光度基本不變,因此實驗選用室溫條件下顯色10 min后進行比色。溫度不能高于30℃,否則溶液容易褪色。最好在顯色10 min內(nèi)比色完畢,這對于實驗室條件較差的分析人員要特別注意。
因鐵與硫氰酸鈉反應(yīng)在較寬范圍內(nèi)遵從比耳定律,試驗選取與試樣鐵含量較接近一段[鐵含量c在300~800 μg/(100 mL)]繪制校準曲線。在100 mL容量瓶中分別加入含鐵300、400、500、600、700、800 μg的鐵標準溶液,然后按實驗方法顯色,測定吸光度A,得線性回歸方程為A=7.5×10-4c-0.016 7,相關(guān)系數(shù)r=0.999 8,表觀摩爾吸光系數(shù)為7.56×103L/(mol·cm)。
稱取0.100 0 g LiFePO4樣品于250 mL兩用瓶中,加10 mL高氯酸,低溫加熱至試樣完全溶解,取下,冷卻,以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留作母液備用。
分取5.0 mL母液于100 mL容量瓶中,按實驗方法操作,測定溶液吸光度并計算鐵含量,結(jié)果與鄰菲啰啉光度法[2]測定結(jié)果相吻合,測定結(jié)果及回收率見表1。由表1可知,方法的加標回收率為98.2%~101.9%,相對標準偏差為0.8%~1.7%,說明方法具有較高的準確度與精密度。
表1 樣品中鐵的測定結(jié)果
采用硫氰酸鹽光度法測定LiFePO4中鐵,共存離子不干擾測定,無需另加任何掩蔽劑,方法具有簡單快速、結(jié)果準確可靠的特點,可用于LiFePO4中鐵含量的測定。
[1] 朱廣燕,陳效華,翟麗娟,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LiFePO4的研究進展[J].電源技術(shù),2010,34(11):1 201-1 205.
[2] 張琨,鄧小川,宋士濤,等.合成正極材料磷酸亞鐵鋰中鐵和磷含量的測定[J].鹽湖研究,2008,16(4):37-41.
[3] 王曉艷,王星,王玉鋒.LiFePO4化學成分測定[J].電源技術(shù),2006,30(9):764-767.
[4] 譚立志,時振偉,王星.ICP-OES法快速測定LiFePO4中鋰鐵磷三元素及慘雜元素[J].電源技術(shù),2010,34(10):1 080-1 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