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寧,曾維愛,彭盡暉 ,彭福元,朱校奇
(1.湖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生物資源研究所,湖南長沙410125;2.湖南省郴州市煙草公司煙科所,湖南郴州423000 3.湖南農業(yè)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南 長沙410128)
香花崖豆藤(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又名山雞血藤、大巴豆、山胡豆,為蝶形花科崖豆藤屬多年生半常綠木質藤本植物,大多數都還處于野生狀態(tài)[1]。其藤莖、根均可藥用,能行氣、解熱、止血、驅風除濕、通經活絡。且香花崖豆藤適應性強,易于栽培,還可做園林綠化植物。因此,香花崖豆藤是很好的中藥材和綠化樹種,對其生物學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國內外對香花崖豆藤在藥理、臨床方面的研究報道比較多,對其生物學特性尚未見報道。筆者于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間開展此項研究,旨在為香花崖豆藤的資源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以湖南長沙地區(qū)的東部、南部、西部及北部等地生長的香花崖豆藤為觀測對象。
1.2.1 形態(tài)學及物候期觀察方法
依照中國植物志[1]、湖南植物志[2]和云南植物志[3]中對香花崖豆藤的形態(tài)介紹,并根據中國植物志一書提供的標本圖片,筆者采用野外定期定點實地觀察和實驗室測定,各標記5個差異較小的植株,對其形態(tài)特征和物候期進行調查,并觀察記錄物候期的各階段。物候期的主要內容有:萌芽期、新梢開始生長、展葉期、新梢停止生長、花序露出期、花序伸長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幼果出現期、二次生長開始、二次生長停止、生理落果期、果實成熟期[4]。不同生長季節(jié),安排不同觀察次數,春夏季物候變化快,如開花期、展葉期等,1~3 d觀察1次,其他時期,每周觀察1次,觀察均在9:00~12:00進行。
(1)萌芽期。葉芽開始膨大,新梢開始生長之前。
(2)新梢開始生長期。從葉芽開放長出1 cm新梢時算起。
(3)展葉期。全株萌發(fā)的葉芽中有25%的芽第一葉展開。
(4)新梢停止生長。新梢生長緩慢停止,沒有未開展的葉片,頂端形成頂芽。
(5)花序露出期?;ㄑ苛验_后出現花蕾。
(6)花序伸長期?;ㄐ蛏扉L,花梗加長。
(7)初花期。開始開花。
(8)盛花期。25% ~75%開花。
(9)末花期。大部分花已凋謝,只有約10%的花還在開放。
(10)幼果出現期。受精后形成幼果。
(11)二次生長開始期。新梢停止生長以后又開始生長時。
(12)二次生長停止期。二次新梢停止生長時。
(13)生理落果期。幼果變黃、脫落。
(14)果實成熟期。莢果已形成近木質化時。
1.2.2 觀賞特性觀測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間,筆者多次到調查地點進行觀測、記錄及拍照等,在請教有關學者、專家及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論述其樹形、葉、花及果等方面的觀賞特性。
香花崖豆藤為雌雄同株的攀援灌木,根系發(fā)達,主根粗壯,一般喜歡生長在海拔100~2500 m的山坡雜木林、灌木叢、溪邊、谷地和路旁,常攀附巖石和樹上。整個株高達2~5 m,莖皮灰褐色,剝裂,小枝無毛或疏被毛。羽狀復葉長15~30 cm,小葉數目為3~5葉,葉柄長5~12 cm,葉軸被稀疏柔毛,后禿凈,上面有溝;托葉線形,長3 mm;小葉兩對,間隔3~5 cm,紙質,披針形、長圓形至長圓形,長5.5~15 cm,寬1.5~6 cm,先端急尖至漸尖,偶鈍圓,基部鈍圓,偶近心形,上面有光澤,幾乎無毛,下面被平伏柔毛或無毛,側脈6~10對,近邊緣環(huán)結,中脈在上面微凹,下面甚隆起,細脈網狀,兩面均顯著;小葉柄長2~3 mm;小托葉錐刺狀,長3~5 mm。圓錐花序頂生,寬大,長達40 cm,生花枝伸展,長6~15 cm,較短時近直生,較長時成扇形開展并下垂,花序軸多少被黃褐色柔毛;花單生,近接;苞片線形,錐尖,略短于花梗,宿存,小苞片線形,貼萼生,早落,花長1.2~2.4 cm;花梗長約5 mm;花萼闊鐘狀,長 3~5 mm,寬4~6 mm,與花梗同被細柔毛,萼齒短于萼筒,上方2齒幾乎全合生,其余為卵形至三角狀披針形,下方1齒最長;花冠紫紅色,旗瓣闊卵形至倒闊卵形,密被銹色或銀色絹毛,基部稍呈心形,具短瓣柄,無胼胝體,翼瓣甚短,約為旗瓣的二分之一,銳尖頭,下側有耳,龍骨瓣鐮形;雄蕊二體,對旗瓣的1枚離生;花盤淺皿狀;子房線狀,密被柔毛,花柱長于子房,柱頭下指,胚珠8~9粒。莢果線形至長圓形,長7~12 cm,寬1.5~2 cm,扁平,密被灰色絨毛,果瓣薄,近木質,瓣裂,有種子3~5粒;種子長圓狀凸鏡形,長約8 cm,寬約6 cm,厚約2 cm。
香花崖豆藤2月中下旬芽開始萌動;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新梢開始生長,被疏毛;3月中旬新梢生長速度快,平均每天可以長約1.43 cm,隨著新梢的生長,被毛逐漸消失;3月中下旬新梢葉片開始展開,這時生長速度比3月中旬要慢些,但葉片生長量最大;到4月上旬葉片已基本全都展開,葉色呈淺綠色,葉片的葉軸背部柔毛也隨著葉子的長大而逐漸禿凈,5月中旬新梢已基本停止生長,這時新梢可達1 m左右;5月上中旬花序慢慢露出,經過5~6 d的生長,花序長大,5月下旬葉色轉亮綠,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可見其開花,開花期的早晚是根據當地的氣溫高低來決定,氣溫高開花得早些,反之則晚;6月上中旬為盛花期,花序大,滿樹美麗的紫紅色花,極為壯觀,6月下旬7月上旬花朵已大量凋謝,香花崖豆藤的整個花期約為30~60 d,6月下旬即出現約長3 cm鐮刀狀的幼嫩莢果,7月上中旬出現生理性落果,個別植株8月中旬抽生秋梢,10月上旬停止生長,秋梢生長緩慢,一般只有0.5~0.6 m。10月上旬莢果成熟近木質化,有些莢果被有紅色斑點,剝開莢果,里面有少量黏液,種子成熟時有紅色斑紋。12月中旬多年生枝條出現落葉,當年生和一年生枝條沒有落葉,香花崖豆藤的物候期見表1。
表1 香花崖豆藤2006~2007年物候期觀察表(日/月)
2.3.1 樹形
整個崖豆藤屬植物的外形可分為展開形、圓頭形及特殊形等幾種。香花崖豆藤為特殊形,特殊形植物形狀千姿百態(tài),有不規(guī)則的、扭曲的和纏繞螺旋式的等等。常年生長在山野老林中的香花崖豆藤攀援奇特,為盆景植物提供資源,趙小蘭[5]在對湖北恩施州野生植物資源進行調查時,將香花崖豆藤歸類到觀樹形一類當中。除此之外,香花崖豆藤還可以營建多層次園林植被景觀,是發(fā)展垂直綠化的一種高效可行的途徑,即可利用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垂直立面,通過藤本植物的攀緣,構成立體的綠色景觀。
2.3.2 葉
葉質。香花崖豆藤為半常綠植物,葉紙質。
葉色。香花崖豆藤葉片由淺綠—亮綠—深綠,具有光亮的色澤,非常的美麗。
其它。不僅葉的質地、葉色有變化,而且葉緣、葉尖、葉基、葉脈、葉的大小及葉的形狀等,因生長在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不同時期而有著不同的變化。
筆者于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期間對香花崖豆藤進行了近2年的野外觀測,發(fā)現3月上旬至5月中旬期間,香花崖豆藤的葉色為淺綠色;5月下旬至9月下旬期間,其葉色為亮綠色;10月上旬至次年2月下旬,其葉色為深綠色。在園林布局中,葉色較深者給予整個構圖和其所在空間帶來一種堅實凝重的感覺,能使空間顯得恬靜、安祥;而淺綠色植物能使空間產生明亮、輕快感,它除視覺上有飄離觀賞者的感覺之外,同時給人歡欣、愉快和興奮感。因此在園林布局中用香花崖豆藤時,除考慮其它種種因素外,還應該考慮葉的顏色,合理配植,以達到美的效果。
2.3.3 花
一朵花是否美麗,主要取決于它的色彩,花朵色彩鮮艷,純度高,花序集中的,花比較多且大,花葉對比度強烈的植物的得分值較高[6]。
花色。香花崖豆藤的花色比較鮮艷,不同生長地呈現不同的花色,但大多數香花崖豆藤的花色主要為紫紅色和紅色兩種,色彩燦爛。
花形。香花崖豆藤的花都為蝶形花,5個花瓣,都呈覆瓦狀排列。
花的大小。整個圓錐花序寬大,成串,長達40 cm,花枝伸展長6~15 cm,較短時近直生,較長時成扇狀開展并下垂;單個小花長1.2~2.4 cm,寬約0.5~1.5 cm。但由于管理、生境等方面不同,花的大小也會有所變化。
花量。香花崖豆藤的花非常繁茂,尤其是6月份時期,是香花崖豆藤的盛花期,滿樹紫紅色的花,每個圓錐花序由上百朵小花組成,如彩球高懸,艷麗多姿,十分壯觀,美不勝收[7]。
花期。香花崖豆藤的花期為5~9月,此時正值春季萬花凋謝的時節(jié),且可增添夏季開花植物的種類。香花崖豆藤的花期長,5月下旬為其始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盛花期,9月上旬為終花期,花期長達近2個月之久。
2.3.4 莢果
果形。莢果線形至長圓形,扁平,密被灰色絨毛,果瓣薄,近木質。
果期。果期6~11月。
果實大小。莢果長7~12 cm,寬1.5~2 cm,有種子3~5粒。
香花崖豆藤的莢果類似作為蔬菜食用的四季豆,豆莢比較長,果皮木質化,成熟時果皮上具有紅色的斑點。到了秋天,果實掛在藤條上,呈現出一片豐收的景象。
筆者于2006年10月份發(fā)現香花崖豆藤的幼株株型顯然要比營養(yǎng)生長期小,株型緊湊,葉片縮小,有些呈披針形,可以大大縮小葉片的蒸騰表面,減少水分的損耗。再者,根據其生長環(huán)境及根系特征,可以說明其適應范圍廣,適應性強,對光的要求不嚴格,它耐瘠薄、耐寒、耐旱、耐水濕、耐熱性都較強,是一種較好的具有抗性的藥用兼觀賞作用的植物。
香花崖豆藤萌動較早、新梢生長速度快、開花比較遲、花期長,從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不斷開花,但由于長沙的7、8月份是高溫季節(jié),所以開花減少,香花崖豆藤進入生長緩慢期。隨著盛花期結束,香花崖豆藤進入二次生長,10月份二次生長停止。
調查發(fā)現2007年要比2006年開花開得早些,其他各階段在不同年份也有稍微變動,這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這兩年的氣溫有所不同。資料表明開花期的早晚最主要因素是根據當地的氣溫高低來決定,氣溫高開花得早些,反之則晚。
香花崖豆藤的樹形、葉、花及果的特征均具有較好的觀賞效果。根據所調查不同地方的香花崖豆藤,發(fā)現其葉形、葉的質地、葉的大小、花色、花的大小、莢果的長短、種子的多少等方面均有所差別,甚至同一地方不同生長環(huán)境花和葉也有所差別,這可能是由于不同年齡的植物所造成的觀察結果。香花崖豆藤樹型可以有千變萬化的造型,豐富園林景觀,葉色的變化為季節(jié)增添情趣,花色的變化能令人賞心悅目,莢果成熟時,給人帶來一種豐收的喜悅,是一種觀賞價值高且具有多種優(yōu)勢的園林觀賞植物。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四十二卷第二分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35-182.
[2]劉克明.湖南植物志[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3]吳征鎰.云南植物志[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4]駱建霞,孫建設.園藝植物科學研究導論[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1:65-67.
[5]趙小蘭.恩施州野生盆景植物資源及其栽培利用初探[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8(1):30-32.
[6]方燕鴻.野生觀賞植物觀賞特性數量化評價[J].華東森林經理,2005,19(4):45-50.
[7]羅仲春,楊漢武.崀山花草探奇[J].綠色寶庫,1995,5(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