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信息通信專業(yè)委員會綜合布線工作組
機房設備布置
文|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xié)會信息通信專業(yè)委員會綜合布線工作組
機房設備平面布置主要面對機房的空調氣流組織不被阻擋,機房內的各種管道路由不發(fā)生重疊現象,機柜的加固底座易于安裝,機柜能夠就近實現接地等問題,這需要在設計時綜合考慮。
機柜、機架與線纜的走線槽道擺放位置,對于機房的氣流組織設計至關重要,圖1則建議各種設備安裝的位置。
以交替模式排列設備機柜,即機柜/機架面對面排列以形成熱通道和冷通道。冷通道在機架/機柜的前面區(qū)域,熱通道位于機架/機柜的后部,形成從前到后的冷卻路由。設備機柜在冷通道兩側相對排列,冷氣從架空地板板塊的排風口吹出,熱通道兩側設備機柜則背靠背,且熱通道部位的地板無孔,依靠天花板上的回風口排出熱氣。
地板下走線,電力電纜和數據線纜宜分布在熱通道的地板下面,或機柜/機架的地板下面,分層敷設。如果一定要在冷通道的地板下面走線,則相應提高靜電地板的高度以保證制冷空氣流量不受影響。為了提高架空地板下的凈空空間,也可以將通信線纜的橋架設置于機柜頂部。既方便線纜敷設,又可防止受到電力電纜的電場與磁場干擾。
地板上應按實際使用需要開走線口,調節(jié)閘、減震器或毛刷可安裝在開口處以阻塞氣流,防止冷空氣流失。
在沒有滿設備安裝的機柜中,建議采用空白擋板以防止“熱通道”氣流進入“冷通道”,造成迂回氣流。
對于適中的熱負荷,機柜可以采用以下通風措施:
(1)通過前后門上的開口或孔通風,提供50%以上的開放空間,增大通風開放尺寸和面積,提高通風效果。
圖1 機房設備擺放位置與氣流組織
(2)采用風扇,利用門上通風口和設備與機架門間的充足空間推動氣流通風。安裝機柜風扇時,要求不能破壞冷熱通道性能,而且要能增加其性能,以及來自風扇的氣流要足夠驅散機柜發(fā)出的熱量。在數據中心熱效率最高的地方,風扇要求從單獨的電路供電,避免風扇損壞時中斷通信設備和計算機設備的正常運行。
(3)對于高的熱負荷,自然氣流效率不高,要求強迫氣流為機柜內所有設備提供足夠的冷卻。強迫氣流系統(tǒng)采用冷熱通道系統(tǒng)附加通風口的方式。
主機房內行人通道與設備之間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用于運輸設備的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5m。
(2)面對面布置的機柜或機架正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2m。
(3)背對背布置的機柜或機架背面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m。
(4)當需要在機柜側面維修測試時,機柜與機柜、機柜與墻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1.2m。
(5)成行排列的機柜,其長度超過6m(或數量超過10個)時,兩端應設有走道;當兩個走道之間的距離超過15m(或中間的機柜數量超過25個)時,其間還應增加走道;走道的寬度不宜小于1m,局部可為0.8m。
在工程中,機列之間通道的距離還應該考慮到架空地板板塊的實際尺寸,盡量以板塊的尺寸取整預留通道,這樣有利于機柜抗震底座的安裝和方便板塊的開口。
單個機柜、機架應固定在抗震底座上,不得直接固定在架空地板的板塊或隨意擺放。對每一列機柜、機架應該連接成為一個整體,采用加固件與建筑物的柱子及承重墻進行固定。機柜、列與列之間也應當在兩端或適當的部位采用加固件進行連接。機房設備應防止地震時產生過大的位移、扭轉或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