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葛凡
縣(市)級官員是我國官員體系的“夾心層”。對上要向省市級政府部門負責,上級部門定下的方方面面的工作目標,都要按期完成;上級領導分配的各項指示,也須如期去做;還有不少“一票否決”的硬性任務,更是不敢有絲毫馬虎。對下要為治下縣域搞經(jīng)濟,圖發(fā)展;要為一方百姓爭利益,謀福祉……在社會轉型期維持穩(wěn)定,經(jīng)濟發(fā)展等各項工作都需要這一群體勞心勞力,殫精竭慮,鞠躬盡瘁。因此,掌握適當?shù)酿B(yǎng)生知識,合理控制和調節(jié)自身的情欲,對于這一群體大有裨益。
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正常的情志活動,是人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這幾種情緒與人體臟腑功能活動有著密切關系。七情分屬于五臟,以喜、怒、思、悲、恐為代表。中醫(yī)專家說:“七情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不同反應,在正常的活動范圍內,一般不會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人體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動范圍,使人體氣機紊亂,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才會導致疾病的發(fā)生?!?/p>
“因此,作為病因,七情是指過于強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變化,導致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而發(fā)生疾病的情志活動。因七情而病稱為因郁致病?!敝嗅t(yī)專家說。由于某些慢性疾病,體內臟腑功能長期失調,引起人的精神情志異常,稱為因病致郁。七情還與機體本身的耐受、調節(jié)能力有關,七情直接影響有關臟腑而發(fā)病。七情不僅可以引起多種疾病的發(fā)生,而且對疾病的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它可促進病情的好轉與惡化。
七情與臟腑的關系密不可分,人體的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系。其基本規(guī)律是:心主喜,過喜則傷心;肝主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肺主悲、憂,過悲過憂則傷肺;腎主驚、恐,過驚過恐則傷腎。這說明臟腑病變可出現(xiàn)相應的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過度又可損相關之臟腑。七情生于五臟又傷五臟的理論在診斷和治療中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氣和血是構成機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兩大基本物質,七情與氣血的關系也是緊緊相連的。氣對人體臟腑具有溫煦推動作用,血對人體臟腑則具有濡養(yǎng)作用。氣血是人體精神情志活動的物質基礎,情志活動與氣血有密切關系。臟腑氣血的變化,也會影響情志的變化。故曰:“血有余則怒,不足則恐?!迸K腑的生理活動必須以氣血為物質基礎,而精神情志活動又是臟腑生理功能活動的表現(xiàn),所以人體情志活動與人體臟腑氣血關系密切。
七情過激可影響臟腑之活動而產(chǎn)生病理變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傷及不同的臟腑,產(chǎn)生不同的病理變化。如喜傷心,心傷則心跳神蕩,精神渙散,思想不能集中,甚至精神失常等。七情過激雖可傷及五臟,但與心肝的關系尤為密切。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動都是五臟功能集中的表現(xiàn),又必須接受心的統(tǒng)一主宰,心神受損必涉及其他臟腑。肝失疏泄,氣機紊亂又是情志疾病發(fā)病機制的關鍵。
中醫(yī)專家指出,喜、怒、憂、思、恐等情志活動失調,能夠引起臟腑氣機紊亂,郁而化火,出現(xiàn)煩躁、易怒、失眠、面赤、口苦,以及吐血、衄血等屬于火的表現(xiàn),稱之為“五志化火”。情志失調又可導致“六郁”為病,即氣郁而濕滯,濕滯而成熱,熱郁而生痰,痰滯而血不行,血滯而食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