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15歲左右,體重500 kg左右。
病牛精神萎頓,廢食1周左右。大量流涎,口腔粘膜壞死潰爛,膿性鼻涕、帶血、呼氣腥臭,眼有粘液膿性分泌物,腹瀉數(shù)日、糞便帶有血液和粘液、發(fā)病初期則呈便秘,尿黃,體溫38.6℃.
病情分析:初步診斷為惡性卡他熱,因得不到及時診治,體溫已開始下降,病情較為嚴重。
治療措施
(1)肌苷5×2 mL+頭孢吡肟2 g,肌注。
(2)清瘟敗毒飲:石膏120 g(先煎)、水牛角50 g(先煎)、生地30 g、黃連20 g、梔子30 g、丹皮30 g、赤芍30 g、黃芩30 g、玄參30 g、知母30 g、連翹25 g、桔梗25 g、竹葉30 g、甘草10 g。
3劑,每日1劑,煎后灌服,翻渣一次。
治療進展:第2 d,病牛流涎大量減少、鼻涕減少、不再帶血,出現(xiàn)食欲;第3 d,流涎、鼻涕很少,畜主給病牛灌服3000 mL左右甘薯稀粥。醫(yī)囑繼續(xù)灌服中藥2劑,痊愈。
母牛,12歲左右,體重450 kg左右。
病牛精神萎頓,廢食數(shù)日,大量流涎,口腔粘膜壞死糜爛,膿性鼻涕,眼有粘液膿性分泌物,體溫40.1℃,便秘、糞便帶有粘液,尿黃。育有一仔牛,6月齡左右,仔牛正常。
病情分析:初診為惡性卡他熱,疑為第1例病牛傳染所致,處于發(fā)燒期,狀況較第1例病牛為好。
治療措施
(1)肌注,以頭孢吡肟2 g與頭孢拉啶6 g替換使用,加肌苷5×2 mL,連用5 d。
(2)清瘟敗毒飲:用量用法同第1例,灌服5 d。
治療進展:治療2 d后各種癥狀大有改善,流涎、鼻涕減少,進食甘薯稀粥2000 mL左右。3 d后流涎比第2 d增多,但鼻涕減少,進食甘薯稀粥5000 mL左右。第3 d流延增多原因可能與鼻鏡擦傷,鼻環(huán)壓在傷處,病牛疼痛有關(guān)。醫(yī)囑畜主將鼻環(huán)拉離傷處,并以紫藥水涂擦傷口,以防感染。
第4 d病牛開始采食鮮嫩甘薯藤葉。5 d后病??祻腿?/p>
何小州
(廣東省廣州市曙光獸藥有限公司 51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