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林 李曉苗(.山西省長治市同康視力保健中心,046000 .山西省長治醫(yī)學院附屬和平醫(yī)院)
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炎癥性皮膚病,表現(xiàn)多為紅斑、丘疹、水皰、滲液、結痂、皮膚增厚、呈苔癬樣、瘙癢難忍。我們應用刺絡拔罐耳尖放血治療本病20例,療效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20例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86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3年。均有不同程度濕疹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為濕疹。
患者俯臥位,在背部督脈、膀胱經上常規(guī)消毒,用三棱針點刺,大椎、風門、天宗、肺俞、肝俞、胃俞、脾俞,用玻璃罐迅速扣在三棱針點刺過的部位,留罐5~15min,起罐后用無菌干棉球擦拭干凈皮膚,拔罐完畢后用一次性采血針在雙耳間上放血各3滴,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病情好轉時針刺放血改為單純拔罐,另加三陰交、足三里穴位。治療期間避免過度疲勞、搔抓、用肥皂水洗患處,并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療效標準:治愈:皮損全部消退,癥狀消失,皮膚完全恢復正常。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癥狀明顯減輕。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或無改變,癥狀未見減輕。
治療結果:治療2~3個療程后,痊愈9例,顯效11例,無效0例??傆行?00%。
患者,女,51歲。主訴:2010年11月20日洗澡后背部出現(xiàn)紅疹、丘疹,到晚上紅疹、丘疹部位面積增大并癢痛難忍,不能入睡,到醫(yī)院檢查,診斷為濕疹。服藥后癥狀沒有減輕,通過刺絡拔罐耳尖放血治療后,第一次,治療背部瘙癢減輕,第二次治療在背部拔出許多水樣物質,瘙癢明顯減輕,通過10次治療,紅斑丘疹消退,無瘙癢癥狀,皮膚完全恢復正常。
濕疹是一種具有多形皮疹及滲出傾向、伴劇烈瘙癢、易反復發(fā)作的皮膚炎癥,內因多由過敏體質因素與遺傳有關,可隨年齡而改變。精神因素如憂慮、緊張、情緒激動、失眠勞累等可誘發(fā)病情加重。此外,內分泌代謝及胃腸功能障礙、感染病灶等與發(fā)病也有關系。外因如日光、寒冷、濕熱、干燥、搔抓、摩擦、化妝品、肥皂、皮毛、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fā)濕疹。某些食物如魚蝦、蛋品等也可使?jié)裾罴又?。中醫(yī)認為,濕疹是由脾失健運,血熱毒邪,郁于皮膚而發(fā)。治則為清熱解毒、祛寒除濕。運用刺絡可以通經活絡,通過拔罐產生的良性刺激[1]可引起血液重新分配,改善神經調節(jié)和局部內環(huán)境,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病變部位組織細胞的恢復和再生,加速新陳代謝,吸拔后可迅速帶走炎性滲出物致病因子(含體內毒素、惡血、濕邪),拔罐的刺激會使通透性紊亂的毛細血管破裂,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及血細胞吞噬能力,局部皮膚組織氣體交換加強,使體內的廢物、毒素加速排除,起到解毒、除濕作用,同時能激活多免疫反應途徑,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在膀胱經和督脈上刺絡放血,可使瘀血外出,邪有出路,可達活血祛瘀,血行風自滅的效果。耳與五臟六腑的關系十分密切,是體表與內臟聯(lián)系的重要部位,耳尖放血可調理陰陽氣血,以達平衡,扶正祛邪,可健脾益胃,使肌膚得到濡養(yǎng)。刺絡、拔罐、耳尖放血三者結合療效顯著。本方法安全、無副作用,能減輕患者痛苦,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值得推廣應用。
[1]孟憲忠 .孟氏中藥拔罐療法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