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冰 曾湘穗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外科門診 廣東佛山 528000)
嵌甲趾多因穿鞋過緊或修甲過深,刺激趾甲側方甲緣向深部嵌入性生長所致,嚴重時常合并感染、疼痛并影響行走。嵌甲切除已被公認為根治嵌甲的良好方法。我院外科門診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6月采用嵌甲及甲床部分切除,傷口填塞碘仿紗條治療嵌甲趾106例(122趾),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組共106例(122趾),男61例,女45例,年齡12~65歲,平均38歲,均診斷為甲溝炎,左趾59例,右趾63例,沒有統(tǒng)計學差別。
患處流膿或紅腫明顯者應每日用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患足,手術前每天1次,每次20min,連續(xù)浸泡3~4d。必要時口服抗菌素,待炎癥控制后再手術。
術野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用2%利多卡因阻滯麻醉,趾根綁一橡皮筋阻斷血運。用尖刀分離患側甲溝和皺襞,切除炎性肉芽組織。用尖剪距趾甲邊緣約1/4趾甲寬度縱向剪開趾甲,直達甲根,再用血管鉗夾住甲緣,拔除患側部分趾甲。按趾甲切線切開甲床至其根部,銳性分離后切除之[1]。清除可能殘留的趾甲碎片,將甲床底部完全敞開,最大限度消滅細菌滋生的環(huán)境。沖洗傷口后,取一長6cm,寬4cm的碘仿紗條,用蚊式血管鉗塞入傷口深處,填塞整個傷口,無菌紗塊覆蓋后用自粘繃帶固定。
術后第3天第一次換藥,換藥時應用生理鹽水浸泡敷料,使紗塊和軟組織分離,這樣可以避免掀開紗塊時出血。拔除碘仿紗條,此時一般已無出血,傷口呈現為一深洞。用安爾碘棉球消毒后,填入聚維酮碘軟膏,無菌紗塊覆蓋包扎。以后隔日換藥1次,直至甲床底部生長新鮮肉芽組織。第一次換藥后,可以隔日再換,一般換藥4次左右,視患者的情況決定換藥的次數,如滲出較多,可以適當增加換藥的次數,如滲出少,水腫少可以適當減少換藥次數。
術后10~14d,傷口已被肉芽組織填滿,可正常穿鞋行走,本組患者無感染及并發(fā)癥。
72例(80趾)隨訪半年,全部病例新甲溝形態(tài)良好,無瘢痕,無復發(fā)。矚患者以后穿寬松鞋子,勤剪指甲,剪指甲時應小心避免甲床的損傷。
嵌甲患者治療,手術往往是最終的選擇,因為趾甲和甲床崁頓,不切除崁插在軟組織中的趾甲,很難消滅趾甲下面的死腔,而且單純外用藥物很難滲透到患處,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手術往往是最后的選擇。手術分甲床切除后傷口不縫合與縫合2種。后者一期閉合傷口,術后換藥、護理均較方便,但本手術屬二類傷口,不少患者合并一定程度的炎癥,一期閉合傷口無疑會增大感染的風險,既往曾出現因縫合導致急性足部感染的病例,后緊急開放傷口,靜脈輸液抗生素才控制感染。相比之下,傷口不縫合則操作更簡單,由于傷口開放,并填放引流條,引流通暢徹底,大大減少細菌滋生的機會,能有效防止感染。傷口開放必須止血徹底。有的作者采用凡士林紗或碘伏紗填塞止血[2]。據臨床觀察,這2種藥物紗布止血作用均不強,止血作用更多的是借助于加壓包扎。值得注意的是,過度的加壓可能引起患趾的循環(huán)障礙,從而出現難以忍受的劇痛,因此,填塞止血的患者,一定要做好知情告知,特別注意交代患者在劇痛、趾甲末端變蒼白、皮溫下降的時候馬上返院檢查,以防由于腳趾缺血導致壞死。本組采用碘仿紗條填塞傷口,較好地解決了止血和防止感染的問題。碘仿是臨床常用的防腐消毒劑,當其遇到酯類及某些細菌產物時,會分解產生游離碘而產生殺菌作用,并使細菌氧化,尤其對厭氧菌的殺滅作用更強[3]。碘仿對于損傷后的創(chuàng)面有較好的止血效果,能夠對術野毛細血管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減少滲出,消滅細菌生長的環(huán)境。手術中遇到深部傷口難以控制的出血時,碘仿紗條填塞往往成為唯一可行的選擇[4]。按本組的經驗,碘仿紗條須充分緊密填塞,在一定的壓力下,止血效果較好,外層敷料無需加壓,包扎牢固即可。嵌甲切除后傷口填塞碘仿紗條具有效果好、操作簡單、創(chuàng)面恢復快等優(yōu)點。
[1]韓傳恩.甲板切除并甲母破壞術治療嵌甲臨床報告[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8,29(23):70~71.
[2]徐智勝.甲及甲床部分切除術治療嵌甲[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4):247.
[3]唐霜.碘仿紗條在宮頸LEEP手術恢復期的止血效果[J].中國醫(yī)學指南,2011,9(2):98~99.
[4]柳陽春,陳艱,張平,等.碘仿紗條在心臟手術后大血管致命性滲血中的應用[J].江西醫(yī)藥,2010,45(10):982~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