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俊 朱小敏
(吉林省樺甸市肛腸醫(yī)院,吉林 樺甸 132400)
肛門手術后疼痛是肛腸科面臨的重要問題。肛門部皮膚和肛管上皮神經末梢極為豐富,感覺非常敏銳,特別是對痛覺有著特殊的敏感性。肛門手術后疼痛時患者最難以忍受的時期,常常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致使很多患者因懼怕疼痛而不愿意接受手術治療,使病情越拖越重[1]。美蘭注射液作為長效止痛劑在臨床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緩解了患者的痛苦[2]。因單獨注射美蘭注射液后患者會產生燒灼樣疼痛,于是樺甸市肛腸醫(yī)院將美蘭注射液制成復方制劑避免了燒灼樣疼痛。使患者術后基本無痛,取得的良好的效果。
美蘭的學名為亞甲藍,具有長效止痛的作用。美蘭與神經具有較強的親和力,注射后與神經末梢纖維結合,產生可逆性神經髓質的損害。這種損害產生燒灼樣劇痛,稱為反跳痛。反跳痛持續(xù)4h后神經麻痹,失去痛覺,產生止痛效果。神經髓質的可逆性修復需要30h后開始,逐漸恢復痛覺。約1周后方可完全恢復。此時術后的劇痛期已經過去,只有輕微的疼痛。在配合局麻藥的使用后可有效的避免美蘭的反跳痛,達到術后無痛的目的[3]。
美蘭無毒副作用。注射后局部有色素沉著,3~5d逐漸消失。美蘭還具有抗炎作用,也是膿皮冰、毛囊炎等皮膚病的外用防腐消炎藥。美蘭注射后不影響術后創(chuàng)面的愈合,可使創(chuàng)面止血,減少分泌物,有助于肉芽組織的生長愈合[4]。
配制比例:0.25%布比卡因注射液5mL+1%利多卡因注射液5mL+1%美蘭注射液2mL。樺甸市肛腸醫(yī)院于2004年開始應用1%美蘭注射液2mL+1%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作為術后長效止痛劑使用。因利多卡因注射液作用時效短于美蘭注射液反跳痛的時間,故患者仍有短期的燒灼樣疼痛。2006年樺甸市肛腸醫(yī)院試將0.25%布比卡因注射液5mL+1%美蘭注射液2mL+1%利多卡因注射液配制成復方美蘭長效止痛劑應用于肛腸科術后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布比卡因注射液屬于長效局麻藥,作用時間長,起效時間短于利多卡因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起效快,彌散廣,作用時間短于布比卡因注射液。兩藥混合后具有協同作用,可完全無痛。延長麻醉時間在6h左右。避免了美蘭注射液的反跳痛。當麻醉失效前,美蘭注射液的長效止痛作用已生效,故術后無明顯疼痛。
在手術結束時,將復方美蘭長效止痛劑均勻的呈扇形注射在切口下肛瘺掛線處組織內,然后在每處痔核結扎線基底部注射2~4mL,總計用量8~12mL。
樺甸市肛腸醫(yī)院自2006年將復方美蘭長效止痛劑應用于肛腸科術后。應用病例數為1847例。其中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后946例;肛裂切除術后319例;肛周膿腫切開掛線術后337例;肛瘺切除術后147例;肛瘺切開掛線術后81例;高位復雜性肛瘺切開掛線術后17例。患者基本無痛者1427例;疼痛輕微可耐受者376例;疼痛較重者44例。疼痛較重者3例因術后肛門括約肌痙攣引起;2例因肛瘺掛線過緊引起;4例因創(chuàng)面較大,復方美蘭長效止痛劑使用不足引起。其余35例大部由于術后肛緣水腫或保留組織水腫引起疼痛??傆行?7.6%,效果十分顯著。
肛管直腸神經一齒狀線為界分為直腸神經和肛管神經。直腸神經為植物神經,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雙重支配。交感神經主要來自于骶前神經叢,在直腸固有筋膜外組合成左右兩支,向下與來
自骶交感干的節(jié)后纖維和第3~4骶神經形成盆神經。副交感神經來自盆神經,含有連接直腸便意感受器。副交感神經對直腸功能的調節(jié)起主要作用。直腸神經位于齒狀線以上,術中無需麻醉,術后無疼痛,稱為無痛區(qū)。齒狀線以下的肛管及周圍結構的神經主要由陰部內神經的分支支配。主要分支有肛門神經、前括約肌神經、會陰神經和肛尾神經。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肛門神經,是外括約肌的主要運動神經。損傷后會引起肛門失禁。肛門神經分布于肛提肌、外括約肌、肛管皮膚和肛周皮膚,其感覺纖維異常敏銳,對痛覺非常敏感,稱為有痛區(qū)。手術對肛周皮膚和外括約肌的損傷、縫線、結扎或鉗夾等刺激常會引起劇烈疼痛。復方美蘭長效止痛劑的應用極大的緩解了患者在術后發(fā)生的劇烈疼痛。目前,已廣泛的應用于臨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使眾多的肛腸科患者解除顧慮,肯于接受手術治療,不再延誤病情。既去除了廣大患者的痛苦,也解決了肛腸外科一直面臨的重要問題。
[1]陳寶安.肛腸病術后疼痛機理及治療現狀[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03,5(4):384-385.
[2]尹淑慧.纖維膠治療肛瘺的遠期療效[J].實用外科雜志,2004,24(2):128.
[3]熊海新.側切術治療陳舊性肛裂180例臨床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6,12(3):167.
[4]梁君林,陳利生,高楓,等.肛裂治療進展[J].結直腸肛門外科,2007,13(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