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稀油緊缺、稠油舉升與深抽工藝適應性差、稠油井作業(yè)難度大、機采井數(shù)不斷增加等難題,西北油田塔河采油二廠相繼實現(xiàn)4項成果轉化、2項技術引進、4項自主創(chuàng)新。其中稠油井摻稀接力舉升裝置、尾管懸掛裝置、機抽井口高壓變換器等3項工藝在2010年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0年在現(xiàn)場推廣應用以來,解決了稠油開采技術難題,極大地提高了稠油、特稠油的開采效率,原油日產(chǎn)量穩(wěn)中有升。
井下混配器技術。利用井筒流體運動能量沖擊葉輪轉動,改變流體方向帶動葉輪轉動攪拌,提高摻入液體和稠油的混合效果。在用的30套井下混配器,平均單井節(jié)約稀油率5.3%,日節(jié)約稀油142.5噸,累計節(jié)約稀油1.92萬噸,增強了稠油與稀油的混合效果,提高稀油的利用率,改善了抽油機的工況。
尾管懸掛裝置技術。將泵筒外小直徑套管加掛在油管上減小泵下承載,實現(xiàn)加長尾管和摻稀混合點加深,提高摻稀混合點的溫度,解決超稠油在井筒內無法入泵、混合不均的難題。同時泵下加尾管后,減緩了振蕩載荷,減小了沖程損失,提高了泵效,節(jié)約了稀油。應用8井次,尾管平均下深3476米,平均單井節(jié)約稀油率9.4%。
電加熱桿技術。針對稠油黏度對溫度敏感性的特點,將電能轉化為熱能提高稠油的溫度,達到增加流動性、降低注采比、節(jié)約稀油的目的。先后在T738井、TH10107CH井、TK671井3口井成功應用電加熱技術,日節(jié)約稀油5376噸,節(jié)約稀油率為23.8%。
低溫催化降黏試驗。加大化學降黏度開采稠油工藝攻關試驗,積極探索開采超稠油工藝新途徑,目前已完成3口井4井次的現(xiàn)場試驗,摻稀比降低幅度在15%~33%。
抽油機減載器。為解決載荷大的問題,引進利用油套液柱差實現(xiàn)減載的抽油機減載器,在TK7-639井應用成功,泵掛加深35.3%的前提下,工作載荷下降2噸,泵效提高47%。
直線電機抽油機。利用直線電機的直線往復運動,有效地提高了抽油機的傳動效率,改善抽油機的平衡性,降低了抽油機承受的懸點載荷和交變載荷,滿足小泵深抽和大泵提液的需要。TH10341井使用后,運行電流降低,日產(chǎn)液量提升18噸,泵效增加了3.5%,累計增油3200噸。
稠油摻稀接力舉升裝置。結合塔河油田稠油井黏溫場分布特點和接力舉升技術,在T728CH井首次進行封隔器下部的稠油直接使用普通電潛泵舉升,上部使用大排量普通抽稠泵配合摻稀機抽,日增油能力達15噸,累計增油達2625噸,節(jié)約稀油1542噸,實現(xiàn)了稠油井過電纜封隔器復合接力摻稀降黏。
4000~5000米抗稠油電潛泵。通過對新5000米深抽抗稠油潛油電泵一系列的技術革新,在TH10113CH井成功應用,刷新了國內外電潛泵稠油舉升的深抽紀錄,為難動用超稠油井電泵深抽開拓了思路。
機抽井口高壓變換器。針對摻稀機抽井稠油凝管后,處理井筒井口承壓低、處理困難的問題,研制機抽井井口高壓變換器,提高承壓能力,實現(xiàn)了不用修井即可解堵,現(xiàn)場成功應用23井次,節(jié)約費用294.8萬元。
鉆采一體化井口修井防噴器試壓環(huán),實現(xiàn)了防噴器試壓,縮短了作業(yè)時間,降低了作業(yè)成本,減小了井控風險;電潛泵采油注水一體化管柱延長電泵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率;新型稠油防砂系列油嘴,消除了油嘴防砂技術“瓶頸”,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采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