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方昱南
(作者為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培訓師)
對許多人來說,“怎么管理人”是一個能產生思想激蕩的問題。許多管理者來咨詢時首先問的是:“我如何才能管理好下屬?”,或者是類似的問題:“我如何才能管理好團隊?”。不過,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如何才能管理好下屬”是不是全面的問題?是不是首先應該想的問題?是不是對管理者最為重要的問題?
對此,本書以循循善誘的方式引領我們做出透徹的分析。
首先,管理人,指的是管理誰?實際上,管理一共有五個維度:向下——管理下屬,向上——管理上司,水平——管理平級,向外——管理顧客、供應商等外部利益相關者,還有向內——管理自己。
其次,先從哪個維度開始管理?毫無疑問,自我管理才是這五個維度的中心。其原因是每個管理者都有自我這個維度需要管理,這個維度影響所有其他維,這是投入產出比最大的維度。進一步說,管理者首先要管理自己,才有可能從管事的第一層境界,提升到管人的第二層境界,再到管組織的第三層境界。
再次,管理者應該把重心放在哪一個維度?答案是,因崗位而異。比如一位銷售經理,其工作重心可能是管理客戶,同時,他必須對營銷、客服、產品、財務等部門進行有效的水平管理,才能管理好客戶。再比如一位培訓經理,其工作重心主要在水平維度:了解其他部門的培訓需求,并有針對性的為其設計或采購課程,同時,培訓經理也需要管理客戶,這樣才能知道員工到底需要什么,培訓才能更好地滿足客戶,此外也需要管理好培訓供應商等。
在實際工作中,有的管理者只關注下屬而忽略了其他維度。如果這樣,管理者可能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因為正確的方向來自于顧客;可能就會忽視貢獻,因為貢獻在于幫助上級和組織完成目標;可能就會錯失資源,因為上級和平級是你實現績效的重要資源;可能就會難以管理,因為正如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指出的:讓自身成效不高的管理者管好他們的同事和下屬,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管理者只有真正理解了管理的全貌,他才能實現管理的績效。
另一個可能會產生思想激蕩的問題是“怎樣管理你的上司”。其內容對于在組織里辛勤奮斗的管理者來說,無異于職場生存寶典。舉個身邊的例子,曾經有一位管理者加盟某民營企業(yè)集團,擔任一個新事業(yè)部的總經理,他滿腔熱血想做出非凡成績,調動了自己全部人脈資源來參與,工作異常辛苦,以至小病頻生,卻對自己跟董事長之間出現的信任危機毫無察覺,兩個多月后黯然“下課”,令眾人惋惜不已。而當我讀到本書觀點時,更加惋惜這位管理者沒有主動、深入地管理上級,“過于天真的經理人認為,只要埋頭苦干就行;過于世故的經理人認為,只要拍好馬屁就靈,這些都是對管理上司的誤讀”。
對于管理上司,書中列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方法:見上司之長、識上司之異、急上司之急,定期與上司溝通三個問題、上司不止一個、迂回管理上司、不要麻煩你的上司動用“政治資本”、管理不勝任的上司、管理糟糕的上司、怎樣當好二把手、根據自己有怎樣的上司來選擇做怎樣的下屬等。這些方法,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深思。
《管理十律》帶領我們探索的這段修煉旅程不僅伴隨著無盡的思考,還伴隨著眾多世界級管理大師的思想精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組織學大師詹姆斯·馬奇、領導力大師沃倫·本尼斯、惠普共同創(chuàng)始人戴維·帕卡德、世紀經理人杰克·韋爾奇……此外,作者還專門推薦了十多本管理大師的經典著作,便于我們深入學習。
如同書中所說:領導力不是一種可以教的技能,而是長期的一點一滴的修煉。所以,無論我們現在處在什么管理崗位,都需要開始自己的修煉。在我們的修煉旅程中,《管理十律》是一項必需裝備,是我們的修煉指南和操作手冊,帶上它,我們能知道走向何方,能走得更遠。
《管理十律》
作者:劉瀾
定價:45.00元
書號:978-7-5086-2786-1/F.2324
出版時間: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