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霞
牙根折裂冠修復臨床分析
于曉霞
中西醫(yī)結合口腔醫(yī)學;牙科學;冠修復
冠修復用于完全覆蓋受損的牙齒或為其“戴牙套”。除了能夠加固受損的牙齒外,冠修復可用于改善損壞牙齒的外觀、形狀或排列。冠修復還能放在人工種植體的頂部,使其有一個類似牙齒的形狀以及有利于功能的結構。陶瓷或瓷制牙冠能夠與你牙齒的自然顏色相吻合。其它材料還包括黃金與金屬合金、丙烯酸與陶瓷。這些合金通常比陶瓷更堅固,可以推薦使用于后部的牙齒。因為粘接到金屬外殼上的陶瓷不僅堅固而且漂亮,所以也被廣泛使用。冠修復對于保存患者牙體組織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修復后患者的牙齒力學性能及解剖形態(tài)均發(fā)生了改變,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導致患者的牙根硬組織出現(xiàn)完全或不完全的折裂。本文對40例的患牙進行分析,現(xiàn)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8年至2010年6月我科診治的冠修復后發(fā)生牙根折裂患者40例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經病史回顧、臨床檢查確診為冠修復伴牙根折裂。
1.2 資料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牙位、冠修復后出現(xiàn)牙根折的時間、冠修復前的牙體情況、牙髓情況、咬合情況進行檢查登記。
1.3 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軟件對各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2.1 病例分析本組共有患者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 例。年齡段分析20歲以下1例,20~30歲5例,31~40歲10例,41~50歲15例,51歲以上9例。
2.2 牙位分布近中根8例、遠中根2例;近中根4 例、遠中根1例;近頰根7 例、遠頰根3例、腭側根4例頰側根5例、腭側根2例;前磨牙4 例。根折類型22例為根縱折,18 例為根橫折。
2.3 修復體類型分析金屬冠修復 14例,烤瓷冠修復11例,金屬橋基牙6例,烤瓷橋9例。牙髓治療情況:牙髓治療后患牙32例,其中根管治療13例,干髓術18例,塑化治療1例?;钏柩?例,其中6例為橋基牙。修復后折裂時間的分析:1年內6例,3年內11例,5年內16例,10年內7例。
2.4 口腔不良習慣1例緊咬牙,1例磨牙癥;9例患者有突然咀嚼硬物史;29例患者無任何主觀不適癥狀。
牙齒根折的病因學研究較多,目前資料表明牙外傷、創(chuàng)傷性力、醫(yī)源性操作以及牙根發(fā)育性及病理性因素均可以導致牙根出現(xiàn)折裂。大量研究認為根折為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力因素在其中更為重要。
國內外學者對牙齒生物力學研究的結果證實牙齒硬組織中牙本質的抗拉強度為抗壓強度的1/6,這表明硬組織的抗壓能力遠高于抗拉能力。但當牙齒進行了牙髓治療后,其抗力性能則顯著性下降,Wu等[1]對尖牙及下頜前磨牙牙根預備前后的抗折力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前磨牙、尖牙根管預備后,其牙根的抗折力比預備前分別降低30%、2%。本組活髓牙冠修復后出現(xiàn)牙根折裂的比例較低,40例患牙僅8例活髓牙,表明牙髓活性的保存有利于牙體力學性能的維持,是牙根抗折裂的前提。
本組資料同時顯示 8例活髓牙患牙中 6 例為橋基牙,這提示修復設計中,對基牙應力的設計不當可增加根折的風險[2]。本組對修復時間與牙根折裂的關系的分析提示隨著修復時間的延長出現(xiàn)牙根折裂的比例將逐漸增大,也從另一個方面證實了長期的不當應力對根折具有重要的不利影響。因此不管固定橋還是單冠設計時均需要充分考慮咬合的恢復和應力的作用,尤其是對于牙髓活性喪失的患牙更需要采取降低咬合、減數(shù)、減徑的方法以降低修復后根折的發(fā)生概率。
對于牙根折裂的患者有較大比例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主觀不適反應,但臨床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根周區(qū)的破壞。本組40例患者中僅2 例患者有不良口腔習慣,9 例患者有突然咀嚼硬物史,多數(shù)患者僅有輕微的不適反應,因而對于根折早期的發(fā)現(xiàn)有利于對其保存治療。
[1] W uMK, van derSluis LW, WesselinkPR. Com parisonofm andibularpremolars andcanines w ith respectto the irre sistancetoverticalrootfracture[J]. JDent,2004,32(4):265.
[2] Aquilino SA, Cap lan DJ. Relationshipbetw eencrownplace ment and thesurvival of endodonticallytreatedteeth[J].JProsthetDent,2002,87(3):256.
10.3969/j.issn.1672-2779.2011.07.111
1672-2779(2011)-07-0143-01
(本文校對:楊建宇
2011-01-24)
遼寧省大連大化集團醫(yī)院口腔科(大連116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