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國 隋維冬
(1.聕東市東風林場,黑龍江,聕東,151100;2.雞西市林業(yè)局麻山林場,黑龍江,雞西,158100)
梓樹的培植技術
黃立國1隋維冬2
(1.聕東市東風林場,黑龍江,聕東,151100;2.雞西市林業(yè)局麻山林場,黑龍江,雞西,158100)
本文論述了梓樹的培植技術。
采集;播種;管理
梓樹(Catalpa ovata G.Don)又名臭梧桐、黃花楸、木角豆,為紫葳科梓樹屬落葉喬木。樹冠開展,干形優(yōu)美,單葉對生,有時3葉輪生,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0-25cm。圓錐花序頂生,長10-20cm,花冠黃白色。蒴果長圓柱形,長20-30cm,常經(jīng)冬不落,是東北地區(qū)優(yōu)良的觀賞樹種之一。在園林綠化中可與常綠樹種搭配植于公園、庭院,也可作為行道樹,四旁綠化樹種,觀賞效果極佳。古人在房前屋后種植桑樹、梓樹,?桑梓?即意故鄉(xiāng)。梓樹還有較強的消聲、滯塵、忍受大氣污染能力,能抗二氧化硫、氯氣、煙塵等,是良好的環(huán)保樹種,可用于營建生態(tài)風景林,可做工礦綠化的抗污染植物。另外,梓樹材質(zhì)輕軟,可供建筑、造船、橋梁、枕木、家具、樂器等用,是優(yōu)良的用材樹種。為豐富遼蒙地區(qū)的綠化樹種,擴大其栽培應用,我們于2002年在遼寧省干旱地區(qū)造林研究所苗圃進行了梓樹播種育苗試驗,播種面積 0.2hm2,當年生苗平均高 90cm,地徑平均1.2cm。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xiàn)將主要育苗技術介紹如下:
梓樹種子一般9-10月成熱,常經(jīng)冬不落,種子可在11月進行采集。選生長良好,干形通直,樹冠開闊,果實飽滿,處于壯齡期的優(yōu)良單株作為采種母樹,采回的果實經(jīng)晾曬后,除去果殼等雜物即可獲得純凈的種子,種子橢圓形,長約0.8cm,兩端具有白色長毛,發(fā)芽率40%左右。將種子裝入布袋內(nèi),放在經(jīng)過消毒的低溫、干燥、通風的室內(nèi)進行貯藏。
梓樹為小粒種子,育苗要求較高,選擇土壤疏松肥沃透氣,保水和排水性能良好,無地下害蟲和病菌的沙壤土。播種地最好在秋冬翻耕1遍至3遍,每667m2施人2-3ks的5%的辛硫磷顆粒劑,將藥加入細土摻勻,撒入圃地,然后翻耕,消滅地下害蟲,以促進土壤風化,蓄水保墑,消滅雜草和病蟲;春季做成1m寬10m長的畦子并施入基肥,每667m2施入15 -20kg的硫酸亞鐵,混入20倍細土,均勻撒入苗床,防治苗木立枯病。
梓樹種子發(fā)芽容易,播種時間較長,以春季土壤溫度適宜時及早播種,以增加幼苗的生長時間。播種前灌足底水。梓樹種子的發(fā)芽率較低,用種量可大些,一般每平方米需5克至10克。當混沙催芽種子的裂嘴種子數(shù)達30%以上時即可條播,1m寬的畦子播4壟,播幅10cm,播種覆土厚度0.5cm左右,以微埋種子為度及時鎮(zhèn)壓。播后蓋草遮蔭,適時噴水澆灌,保持床面濕潤,7-10天即可出土。采用條播,既利于幼苗通風透光,又便于管理。
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加強對幼苗的撫育管理,是培育壯苗的關鍵。梓苗最初1個月內(nèi)生長緩慢,要保持圃地濕潤,注意松土除草,促使幼苗生根。6片真葉后進入速生期,要及早間苗。以每平方米留苗100—120株為宜,問苗要求間小留大,去劣留優(yōu),問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陰雨天進行為好。結(jié)合間苗,對缺株進行補苗處理,以保證幼苗分布均勻。整個幼苗期要追肥2-3次,第1次在5月下旬,此次施肥要作到少量細施,每10m2的畦子追肥施尿素0.15kg,在苗行內(nèi)鋤一淺溝,把肥施人掩土,追肥后澆水;第2次施肥以在6月下旬為好,同樣方法追肥,每lorn2的畦子追肥施尿素0.3kg。第3次施肥應在苗木第2個生長高峰之前施入,即7月下旬在兩行苗之間每10m2的畦子溝施復合肥0.3kg。以滿足苗木后期生長需要,加速苗木木質(zhì)化,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秋季苗木落葉后即可掘起人溝假植,翌年春季分栽,1年生苗高可達60—80cm。
早春解凍后,將株苗定植至苗圃地里,株行距 50cm×100cm,每畝1335株。2年后再隔株起苗移栽或銷售,達到1m株行距培養(yǎng)大苗。在苗05kg/株,施肥后掩土踩實并灌水,促進植株生長。
行道樹用苗要求主干通直,第一分枝高度為2.5米至3.5米,樹冠完整豐滿,枝條分布均勻、開展。梓樹可采用適當密植的方法養(yǎng)直苗干。苗木在苗圃中一般要經(jīng)2-3次移植,每次移植時適當剪短主根及粗側(cè)根,這樣可促進多發(fā)須根,使以后定植容易成活。梓樹樹形端正,樹冠具有自然整枝性能,不必多加修剪,任其自然生長,僅與秋后將枯、病枝及干枯果穗剪除即可。庭蔭樹要求樹冠龐大、密集,第一分枝高度比行道樹低。梓樹適應性強,對干旱、水濕及風雪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栽后管理工作較為簡單,梓樹病蟲害較少發(fā)生。
TU472
A
1674-3954(2011)02-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