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湯顯祖的詩學思想

      2011-03-19 16:26:16魏青青
      關鍵詞:情理湯顯祖詩學

      魏青青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論湯顯祖的詩學思想

      魏青青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湯顯祖是明代著名的戲曲家,不僅戲曲寫得好,他的詩學思想也非常豐富。在發(fā)生論上,他提出“士奇則心靈,心靈則能飛動”的創(chuàng)作理念,反對前后七子的復古主義,提倡抒寫性靈,不拘格套。在構(gòu)成論上,他認為“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萬物之情,各有其志。在審美論上,他有著“情理統(tǒng)一”的美學追求。

      湯顯祖;詩學思想;發(fā)生論;構(gòu)成論;審美論

      湯顯祖是明代著名的戲曲家,學界關注較多的是他的戲曲[1-4],其實他的詩文也都形神兼?zhèn)洌脑妼W思想也十分豐富。近年來有學者開始研究湯顯祖的詩歌創(chuàng)作[5],也有對湯顯祖文學觀的研究[6]。然而,仍未有學者對他的詩學思想進行系統(tǒng)而全面的研究。本文試從發(fā)生論、構(gòu)成論、審美論三個層次來闡述湯顯祖詩學思想,拋磚引玉,以期引起更多注意。

      一、士奇則心靈,心靈則能飛動

      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湯顯祖不僅在戲曲方面成就卓越,他在詩歌方面的造詣也極高,他的詩學思想尤為豐富而新穎獨特。在詩學發(fā)生論上,他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士奇則心靈,心靈則能飛動”①湯顯祖. 玉茗堂文[C] // 湯顯祖. 湯顯祖詩文集: 下冊. 徐朔方, 箋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本文所引湯顯祖序文均出于此, 不再一一作注.的創(chuàng)作理念。

      湯顯祖主張文章應自然,也就是渾然天成,強調(diào)靈性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重要影響。他反對前后七子的摹擬風氣,力主創(chuàng)新。他在《序丘毛伯稿》中說:“天下文章所以有生氣者,全在奇士。士奇則心靈,心靈則能飛動,能飛動則下上天地,來去古今,可以屈伸長短生滅如意,如意則可以無所不知?!痹谶@里的所謂奇士,就是狂狷之士,有自己的見解和操守,不攀龍附鳳,不隨波逐流。湯顯祖的文字揭示了創(chuàng)作者和作品的直接關系。只有奇士,才能創(chuàng)作出杰作。只有飛動的文字才能歷經(jīng)滄桑,穿越古今。湯顯祖本人就是一位狂狷之士,他早年做了羅汝芳的學生,跟羅學道,讀“非圣之書”,后又與激進的禪宗大師紫柏交友,深受他們的影響。湯顯祖對激進的思想家李贄尤其敬仰,讀李贄《焚書》一文,十分傾慕。他說:“如明德先生者(汝芳),時在吾心眼中矣,見以可上人(紫柏)之雄,聽以李百泉(贄)之杰,尋其吐屬,如獲美劍?!崩钯棽粌H在品格上不愿與專制統(tǒng)治者同流合污,且在政治上鋒芒畢露。因為獨特的個性,他的作品和文學精神也別具一格。湯顯祖在《合奇序》中明確提出:“士有志于千秋,寧為狂狷,毋為鄉(xiāng)愿?!彼闹鲝埡屠钯椨性S多共同之處。李贄敢于批判舊說、提倡新說,提出了“童心說”,主要目的是批判“失去真心”的假道學。湯顯祖早年師承羅汝芳,所以其思想深受陽明心學,特別是泰州學派的影響。湯顯祖對后七子復古摹擬的文學思潮十分不滿。

      因為與袁中郎同時,湯顯祖的“士奇說”之論調(diào)與“公安派”相接近?!肮才伞币恢币蕴岢毷阈造`、不拘格套標榜于世。湯顯祖論文講究“奇”,強調(diào)創(chuàng)作者思想是否“奇”,直接體現(xiàn)其作品的價值和對后世的影響。袁宏道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也提出文學創(chuàng)作要“奇”,他的“奇”和一般所講的“奇”有所不同,并非人為造作之“奇”,而是符合人之真性情、不模仿前人而極其自然者的“奇”。袁宏道說:“文章新奇,無定格式,只要發(fā)人所不能發(fā),字法句法調(diào)法,一一從自己胸中流出,此真新奇也?!盵7]這種“新奇”,就在于它不師法前人,而師法自然,憑新而出,此乃為“新格”之高格。這一觀點與湯顯祖的“自然靈氣”的提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湯顯祖認為,文學作品中的深摯真情來源于作家的靈性,不僅是情生詩歌,而且詩行于神。湯顯祖在文學創(chuàng)作時,不僅講究“至情”,而且講究“神”。他在《耳伯麻姑游詩序》中曾這樣描述過“神”:“其詩之傳者,神情合至,或一至焉;一無所至,而必曰傳者,亦世多不許也?!边@里所謂的“神”,就是指作家的靈性。只有超凡脫俗的文學著作才可能流傳于世,為世人所認可。作者在創(chuàng)作上要神情并重,或者,至少要達到神情之一,才能有價值、有意義,否則,不宜流傳。湯顯祖《合其序》云:

      予謂文章之妙,不在步趨形似之間。自然靈氣,恍惚而來,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狀。非物尋常得以合之。蘇子瞻枯燥竹石,絕異古今畫格,乃愈奇妙。若以畫格程之,幾不入格。米家山水人物,不夠用意。略施數(shù)筆,形象宛然,正使有意為之,亦復不佳。故復筆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證圣自非通人,誰與解此。

      湯顯祖以蘇軾和米芾的畫為例,進一步說明文藝創(chuàng)作要靠靈氣,方能“入神”。不拘格調(diào)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靈性、有特點的作品。文學作品,如果模擬他人,失去自我,就會落入俗套,不能達到卓爾不群的效果。因而,文學作品要卓越就要脫俗,在創(chuàng)作上就要出奇制勝。

      湯顯祖曾以龍自喻,謂:“觀物之動者自龍至極微,莫不有體。文之大小類是,獨有靈性者,自為龍耳?!饼堉兓療o窮,龍之變化不可測。惟變化不可窮,變化不可測者,始為天下之至文,亦為天下之奇文。這是他論文所以“欲于筆墨之外,言所欲言”的原因。言所欲言,則“上下天地,來去古今,可以伸屈長短,生滅如意?!边@才見出奇士的心靈,這才能達到創(chuàng)作者與作品的完美結(jié)合,這是對“士奇則心靈,心靈則能飛動”的最佳詮釋。

      二、世總為情,情生詩歌

      自古文人皆多情,湯顯祖尤其如此。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他的“至情”。湯顯祖在我們的印象中,是個“情圣”。他的作品中有因情而生、因情而死的杜麗娘。湯顯祖不僅將“至情”表現(xiàn)在他的戲曲作品中,同時也注入到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上。

      湯顯祖認為“情”是人與生俱來的,喜、怒、哀、樂、惡、欲等種種情感都會隨環(huán)境遭遇的變化而在人的心靈中跌宕起伏,交織碰撞。詩文曲賦就是這些情感的外觀和宣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外向化。所以詩歌產(chǎn)生于情,情是詩歌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他說“世總為情,情生詩歌,而行于神,天下之聲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

      這一思想在湯顯祖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有最直接的體現(xiàn)。他在《十詠·魏王分香》一詩中寫道①湯顯祖. 問棘郵草[C] // 湯顯祖. 湯顯祖集: 第1冊. 徐朔方, 校注. 北京: 中華書局, 1962. 本文所引湯顯祖詩歌均出于此, 不再一一作注.:“事業(yè)易萎謝,恩愛難消沉。虞歌與戚舞,英雄同此心?!痹凇躲~雀伎》一詩中寫道;“吳起張巡總為名,到才識此中輕。若言銅雀分香假,泣向虞兮亦世情。”在《戚夫人》一詩中寫道:“后宮齊高唱,哀響入云翔。終日不能言,倚瑟涕合長。心知萬歲后,誰能憐趙王,千秋銅雀臺,婉孌為力香?!睖@祖在這里提到了兩種類型的人:殺妻求將的吳起,殺愛妾以饗軍士的張巡,這種人是無情的;對虞姬歌而泣下的項羽,為戚夫人作楚歌的劉邦,為諸夫人分香的曹操,是有情的。湯顯祖鄙棄無情之人,而崇尚有情者。

      湯顯祖本人的情感世界極為豐富,因而他的詩文也抒發(fā)了各種情感?!段魈燎f池上懷大父作》、《西塘煙渚憶大父征君》流露出對祖父的敬愛;《卻喜》、《忽忽吟》表現(xiàn)了對父母的孝順;《望鄉(xiāng)哭弟儒祖》等詩表現(xiàn)了對兄弟的友愛。他與妻子情愛篤深,吳氏卒后20年,湯顯祖還寫了《清明悼亡五首》表達對亡妻的深切懷念。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湯顯祖對晚輩和友人的情感。湯顯祖子女中多人早殤,他均有詩哭之,表現(xiàn)了作為父親的痛心感覺。如《哭女元祥元英》、《平昌哭殤女蟾秀、七女二絕》等詩。最讓他傷心的是兒子士遽的離世。湯顯祖有了三個女兒之后才有這個兒子,當時他年紀挺大了,加之,士遽生性聰慧,更得湯顯祖憐愛。不幸的是,士遽英年早逝,病逝時,年僅23歲。當時,士遽帶病應考,湯顯祖十分掛念,寫下許多詩文以表擔憂,如《庚子七月晦吳觀察得月亭舉燭沾酒,云各有子秋試,望之,悵然成韻八絕》,在詩中多流露出不安和自責。得知喪音后,在詩中寫道:“宋朝已死王元澤,直到明殂湯士遽。恨殺臨川隔江左,半山無路得乘驢?!蓖踉獫墒峭醢彩?,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青年。湯顯祖以王元澤比其兒子士遽,對士遽的評價是很高的。其后,湯顯祖又有多篇悼念士遽之作,真可謂“說這士遽即斷腸”。

      湯顯祖對知心朋友的情感也在詩歌中有所表現(xiàn)。如悼李贄《嘆卓老》:“自是精靈愛出家,缽頭何必向京華?知教笑舞臨刀杖,爛醉諸天雨染花。”悼紫柏禪師《西哭三首》:“三年江上別,病余秋氣凄。萬物隨黃落,傷心紫柏西?!崩钯棥⒆习囟U師的離去對湯顯祖而言猶如失去手足。他們是知音、是知心,而非一般朋友,故詩歌中的情感之深摯,非同尋常。

      湯顯祖有著對親友的深情,又多次經(jīng)歷親人的死亡和朋友的生離死別。他說:“人生而有情。思歡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嘯歌,形諸動搖?;蛞煌M,或積日而不能自休。自鳳凰鳥獸以至巴渝夷鬼,無不能舞不能歌,以靈機自相轉(zhuǎn)活,而況吾人?!保ā兑它S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他認為,人生來有情,這是人性所至。即便是動物,都能將情表之于行動上,何況人呢?

      優(yōu)秀的作品能夠做到無情者可使有情,無聲者可使有聲。湯顯祖強調(diào)一切皆有情,故其文能感人至深,故其筆下的文學形象也因情而生。《董解元西廂·題辭》云:“萬物之情,各有其志。董以董之情而索崔、張之情于花月徘徊之間,余亦余之情而索董之情于筆墨煙波之際。董之發(fā)乎情也,鏗金嘎石,可以如抗如墜。余之發(fā)乎情也。宴酣嘯傲,可以以翱而以翔。”

      三、情理統(tǒng)一的美學追求

      湯顯祖的創(chuàng)作是“至情”的,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用情至深。但這種情不是濫情,這種“情”是一種受理性節(jié)制、與理相統(tǒng)一的情。湯顯祖說:“為詩磨損調(diào)聲,……皆有意立言,久而后成。至于裁書敘心……自非內(nèi)足于理,外足于辯,學無余藩,品無留偽者,其書不工;雖工,而不可與千萬人共見也。”[8]他追求的是“情理統(tǒng)一”的審美原則。這種審美原則既不是對人的情感強行壓抑,也不是讓人的情感毫無節(jié)制地宣泄,它講求的是一種情理的和諧相融。這種情理統(tǒng)一的原則體現(xiàn)了中國古典審美理想的核心——中和之美。這種審美原則直接影響了后代詩歌的發(fā)展方向。因此,出現(xiàn)了一次又一次的詩歌運動,或要求復古,或提倡性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古典詩歌在不斷修正中維護了情理統(tǒng)一的審美理想,在波浪起伏中形成了莊正典雅的傳統(tǒng)。明代詩歌發(fā)展的主流是復古。復古的實質(zhì)就是要恢復包含“情理統(tǒng)一”在內(nèi)的古典詩歌審美特征,所以復古派并沒有忽略情感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

      湯顯祖處在明代的大潮中,在這一點上也深受影響。他追求的是情理統(tǒng)一的美學。首先,在理論上他強調(diào)情對于詩歌的作用,但不是無節(jié)制地、單純地宣泄情感,而是把握尺度、具有理性。他的詩歌作品表達了多元化的“情”,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努力體現(xiàn)“情理統(tǒng)一”這一古典詩歌審美特征。湯顯祖的詩歌多達兩千多首,與其風情搖曳、纏綿哀婉的《牡丹亭》不同的是,這些詩歌作品多反映詩人在儒家理想驅(qū)動下讀書、求仕、侍親、事君的心路歷程。湯顯祖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被載入《明史》的,他對國家社稷和百姓疾苦充滿了關切,并在政治生涯中堅守清高耿介的品性,不為名利所動、拒絕權(quán)相延攬,不惜批鱗碎首、大膽指摘朝政,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應有的氣節(jié)和品格,用他自己的話說:“某少有伉壯不阿之氣,為秀才業(yè)所消,復為屢上春官所消,然終不能消此真氣?!?/p>

      沈德潛曾說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盵9]湯顯祖“伉壯不阿”的人格決定了他慷慨深沉的詩歌格調(diào)。在詩中,他的忠君戀闕之情、仁民愛物之心觸目可見。對君主,他以“臣心似江水,長繞孝陵云”(《遷祠部拜孝陵》)表白自己的一片忠君報國之心如同悠悠長江水,深沉執(zhí)著而又綿延不絕。對于被權(quán)相張居正迫害致死的劉臺,他滿懷同情,并憤而寫下“江陵罷事劉郎出,冠蓋悲傷并一時。為問遼陽嚴譴日,幾人曾作送行詩?”(《甲申見遞北驛寺詩,多為故劉侍御臺發(fā)憤者,附題其后》)他還寫下了《錦衣鳥》、《感事》、《邊市歌》、《吊西寧帥》、《茶馬》、《疫》、《聞北土饑麥無收者》、《饑》等大量詩歌,表達對國計民生的深切關懷。

      在具體的創(chuàng)作形式上,湯顯祖同樣講究字法、句法、章法和用典。在體裁上,雖多作古體而少用律體,但講究音婉律諧、流轉(zhuǎn)自然。在用典方面,多用《史記》、《尚書》、《左傳》等隋唐以前典故,隋唐以后的典故則極少涉及,這使得詩歌古雅簡淡、厚重典實。湯顯祖的“至情”是理性的,在情感中融入了自己的理想抱負,人生追求和價值判斷,是受理性制約的。湯顯祖在審美上是追求“情理統(tǒng)一”的。

      四、結(jié) 語

      湯顯祖不僅留下了“臨川四夢”這樣的戲曲瑰寶,也留下了卷秩繁富的詩文創(chuàng)作和獨樹一幟的詩學思想。湯顯祖的詩文因強調(diào)靈性而入乎其神,因至情而感其之真,因知性而情理統(tǒng)一。湯顯祖的詩學思想,從發(fā)生論的角度,強調(diào)創(chuàng)作的“奇”;從構(gòu)成論的角度,注重文本的“情”;從審美論的角度,追求情理并存。縱觀湯顯祖的文學創(chuàng)作,這一詩學思想貫穿其整個文學歷程,他的詩文乃至戲曲創(chuàng)作都深受影響。

      [1] 程蕓. 也談湯顯祖戲曲與昆腔的關系[J]. 文藝研究, 2002, (1): 85-92.

      [2] 王卓. “臨川四夢”與湯顯祖后期思想的轉(zhuǎn)變[J]. 北方論叢, 2004, (4): 35-37.

      [3] 孫桂平. 論《牡丹亭》的人物格局和矛盾沖突設置[J]. 溫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0, 23(2): 79-83.

      [4] 安鮮紅. 莎士比亞與湯顯祖愛情觀之比較: 解讀莎士比亞喜劇和湯顯祖戲曲[J]. 名作欣賞, 2010, (14): 115-117.

      [5] 彭德偉, 錢貴成. 簡述湯顯祖詩歌藝術[J]. 江西社會科學, 1983, (4): 120-123.

      [6] 左其福. 湯顯祖的“唯情”文學觀[J].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3, 24(1): 68-70.

      [7] 袁宏道. 答李元善[C] // 錢伯城, 箋校. 袁宏道集箋校: 中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786.

      [8] 湯顯祖. 玉茗堂尺牘[C] // 湯顯祖. 湯顯祖集: 第2冊. 徐朔方, 校注.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3: 1536.

      [9] 沈德潛. 說詩啐語[C] // 葉燮, 沈德潛. 原詩 一瓢詩話 說詩啐語. 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89.

      Tang Xianzu’s Thoughts on Poetics

      WEI Qingq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 325035)

      Tang Xianzu, a famous playwright in the Ming Dynasty, not only was good at writing traditional opera, but had his own systematic thoughts on poetics. On the theory of genesis, his writing idea was that “a talented man is blessed with a sharp mind, which in turn produces creative articles”. On this issue, he firmly opposed the doctrine of restoring ancient proposed by “Qianhou Qizi” (the 14 famous poets, named Li Mengyang, He Jingming, Xu Zhenqing, Bian Gong, Kang Hai, Wang Jiusi, Wang Tingxiang, Li Panlong Wang Shizhen, Xie Zhen, Wu Guolun, Zong Chen, Xu Zhongxing and Liang youyu, in the Ming Dynasty)and advocated the idea of writing the soul instead of confining to the conventions and patterns. On the theory of composition, he insisted on the idea that the World is full of sentiment and it is sentiment that makes poetry.He thought that everything had its own sentiment and each sentiment had its own meaning. On the aesthetic theory, he pursued his aesthetic dream of the unity of emotion and reason.

      Tang Xianzu; Thoughts on Poetics; Theory of Genesis; Theory of Composition; Aesthetic Theory

      (編輯:劉慧青)

      I209

      A

      1674-3555(2011)03-0082-05

      10.3875/j.issn.1674-3555.2011.03.011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2010-06-25

      魏青青(1986- ),女,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book=86,ebook=268

      猜你喜歡
      情理湯顯祖詩學
      背詩學寫話
      湯顯祖
      心聲歌刊(2019年6期)2020-01-18 09:16:52
      湯顯祖墓園發(fā)掘的紛擾
      藝術品鑒(2017年9期)2017-09-08 02:22:48
      湯顯祖家族墓初考
      藝術品鑒(2017年9期)2017-09-08 02:22:46
      叔本華與黑格爾的情理之爭及現(xiàn)代啟示
      湯顯祖與明代理學家交游考略
      中華戲曲(2017年2期)2017-02-16 06:53:50
      第四屆揚子江詩學獎
      揚子江詩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11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歷史閱讀的情感培養(yǎng)為案例
      法外開恩:鄭繼成刺殺張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與政治
      法律史評論(2016年0期)2016-11-08 01:42:34
      論中國傳統(tǒng)情理審判中的調(diào)處和息
      和顺县| 沾益县| 浠水县| 凤翔县| 临西县| 麦盖提县| 饶河县| 三江| 泸水县| 东安县| 大渡口区| 马关县| 仁化县| 大冶市| 商水县| 铅山县| 康保县| 龙海市| 肇东市| 湖口县| 彰化县| 兴安盟| 潞西市| 沂源县| 招远市| 大城县| 武宣县| 宜兰市| 泗水县| 衡阳市| 灵武市| 旌德县| 余姚市| 西乡县| 双城市| 岳阳市| 云南省| 平定县| 光泽县| 临沭县| 竹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