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支敏
談?wù)勌骄渴綄W習的活與實
■彭支敏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能否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是探究式學習的關(guān)鍵。抓住課文中關(guān)鍵性的問題,語文教學才能搞活,語文教學的目標才能落到實處。現(xiàn)在,我僅以初中語文課本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談?wù)剛€人膚淺的認識。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中的百草園部分,有的學生在質(zhì)疑時,就準確地抓住了一些關(guān)鍵語言。如,“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薄爸挥幸恍┮安荨?,為什么把它寫成“樂園”?對于樂園,按詞語的本義,人們常常想到風景美麗、賞心悅目的地方。如果用成人的眼光,“只有一些野草”的地方不屑一顧??!因為,成人在視野開闊、閱歷豐富、生理成熟以后,對某些事物司空見慣或許早已產(chǎn)生“審美疲勞”。經(jīng)過同學們的討論,大家有了共識,產(chǎn)生了思想的共鳴:魯迅先生在這里是站在兒童的視角去寫的,一個涉世不深的兒童,他們對人世間的一切都覺得好奇有趣,即使只有一些野草,也能成為“我的樂園”。課文寫了兒童的生活情趣,事實上農(nóng)村學生的童年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語言嚼之有味,課堂就活起來了。
全文寫兒童的生活情趣,下文樂事就特多了。
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就是大煞風景的蜈蚣、斑蝥也很符合兒童的口味。在成年人心目中蜈蚣有毒,斑蝥放屁,不雅也不好玩,但文中的孩子把它當做天大的樂事。看看孩子玩斑蝥的細節(jié)描寫:“用手按住它的脊梁,便會啪的一聲,從后竅噴出一陣煙霧?!边@是多么刺激、多么新鮮、多么好玩的事。童年的美好就體現(xiàn)在天真、純良、頑皮、獵奇的方面。從兒童的視角去解讀課文,當同學們掌握了這種讀書方法后,對課文理解的難度就小了。這些語言是同學們進入作者和人物的內(nèi)在精神和情感的窗口。從百草園這個“我”的樂園,同學們似乎看的了現(xiàn)實生活中許許多多我的樂園。
教學過程實際是同學們的活學實用的過程。教師可因勢利導,提出了一個“我們學生小時侯有那些有趣的樂事”的問題,用以喚醒學生們兒童時期各自的一些生活體驗。就這一話題,教師可讓同學們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再篩選出有代表性的兒時趣事在班上交流。一石激起千層浪。當同學們的情感和記憶的話匣子打開后,課堂氣氛也就激活了。生活是豐富的,學生在進入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就會興趣盎然,言語就會滔滔不絕,這是順“趣”成章的事。課后,同學們都用“快樂的童年”或“童年趣事”為話題寫了短文。
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同學們大都能完整地口述。不管學生說這個它是迷信故事也好,還是說它是神話故事也好,還是說它是童話故事也罷,我都不去深究。無可置疑這個故事是適合兒童的。“這故事很使我覺得做人之險,夏夜乘涼,往往有些擔心,不敢去看墻上,而且極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樣的飛蜈蚣。”長媽媽荒唐的教訓好笑,“我”就如此輕易地相信了也好笑。這就有了問題,為什么作者要把長媽媽寫得“水”,把“我”寫得很“菜”呢?難道魯迅真的不知道長媽媽的這個教訓很荒唐嗎?圍繞這個問題,師生又展開了討論。經(jīng)過探究,同學們感悟到魯迅正是利用了語言的藝術(shù),才讓“美女蛇”的故事鮮活起來,才讓這個故事深入人心、捧腹好笑。
“當然睡不著”也是一個問題。為什么是“當然睡不著”呢?學生探究后得出答案:一是美女蛇吃人肉很可怖;二是對老和尚的小盒子是不是法寶很難信。因此那個書生睡不著也是“當然”的?!爱斎凰恢笔菙⑹抡咭粋€及時、準確、簡短、幽默的評語,它水到渠成,妙筆生輝。誰的童年沒有“當然睡不著”的經(jīng)歷?緊扣“當然睡不著”這一源頭,同學們又有了的可講的活水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在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也有很多值得同學們探究的問題。這一部分,魯迅仍以幽默的筆調(diào)寫“我”在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童心童趣。什么是“怪哉蟲”?先生不答,“臉上還有怒色了”。接下來有一段文字:“我才知道做學生的是不應該問這些問題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于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說?!弊x到這里,同學們知道這段文字是心理描寫,那么這段心理描寫好處在什么地方?通過探究,同學們明白了魯迅筆下的這段心理描寫是對私塾先生的諷喻,是對孩子的調(diào)侃,也是給讀者的笑料。
再次,文中私塾先生出神入化的讀書狀態(tài)也是同學們過目不忘的。“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是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考慮到先生所讀的語言和讀書的神態(tài)是適合學生表演的,我讓學生們進行了表演。在表演中,同學們感受到了私塾先生的形象捧腹好笑;在表演中,同學們再次感受到了魯迅語言藝術(shù)的幽默;在表演中,同學們能感受到了魯迅的寬闊胸懷。三味書屋到底是“苦屋”,還是“樂屋”?我引而不發(fā),沒有直面問題,同學們是學習的主體,那么,且由同學們?nèi)ハ陆Y(jié)論吧。
教師要允許、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但應該指出,教學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有的雖很活,但并不是都值得肯定。比如,在教學美女蛇的故事時,一位男生有意地問:“老師,有沒有美男蛇?”頓時,課堂上哄堂大笑。樂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wù),教學不是為樂而樂。針對這是個問題,我個人當時認為沒有必要去回答,也沒有必要在課堂上討論。于是,我建議同學們課后閱讀一些古今中外故事書,看看故事中有沒有“美男蛇”。如果有,那個“美男蛇”的故事能不能吸引讀者。
文本是一塊璞玉,每篇課文都有很多值得學生關(guān)注的問題,只要師生共同找到一些關(guān)鍵的問題,就能讓語文教學活起來,就能讓語文教學的目標落到實處。另一方面,只有語文教學活起來,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實在地挖掘課文中有價值的問題。
武漢市黃陂區(qū)灄口中學)
責任編輯 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