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蘇偉貞小說的時間意識

      2011-04-02 09:42:44李健
      關(guān)鍵詞:眷村記憶小說

      李健

      (無錫市文聯(lián)創(chuàng)研室,江蘇 無錫 214026)

      對于一個出身眷村并曾長期擔任軍職的新世代女作家而言,蘇偉貞的每一個身份都會吸引評論者的關(guān)注,她所創(chuàng)作的軍中、愛情、眷村題材小說都帶來許多爭訟不已的話題,在評論界持續(xù)延燒。因而對蘇偉貞小說創(chuàng)作的研究,也多側(cè)重其眷村情懷或爭議其女性意識。這些研究雖論證豐富各有創(chuàng)見,但也似有“塊狀”割裂之嫌,而似乎未能突出她小說中一以貫之的整體性。實際上如果拋開這些議題,細研小說文本,考察潛藏于這些文本中的時間意識,反倒能讓我們進入一個別樣的小說世界。

      蘇偉貞的小說中有比較明顯的時間意識痕跡,時間化身記憶,貫穿于她的軍中小說、愛情小說、眷村小說之中,成為一個反復(fù)敘說的話題。有評論這樣認為:“蘇偉貞的時間幻術(shù)如同絕望艱澀的招魂織法,從那些扁平倒影世界里重新豎起一則像淡黃色、美好、冷感的舊日照片的活生生立體人世。在追憶之瞬才啟動流光似水。”①而蘇偉貞談及她的眷村經(jīng)驗,“至于那里頭有什么使命,不如說是充滿一種恐懼。對一個生命大量依賴不斷新生直覺的人來說,記憶的選擇性衰退,毋寧是一件再殘忍、再無情沒有的事,我必須在我還記得的時候記下”②。時間的永恒性與其不可預(yù)知的變動性影響了作家的文學(xué)觀感,從而在作品中有所投射,但是這種影響又不是線性疊加的,更多的是以一種復(fù)雜糅合的方式糾結(jié)于作品中。就如蘇偉貞并不認同所謂“后期作品是對早期作品的總結(jié)”的說法,“我先前所寫的《陪他一段》、《舊愛》、《熱的絕滅》既不能說明《沉默之島》的情欲經(jīng)驗;《有緣千里》也不該說明《離開同方》。我們不到那樣的境域,不會有那樣的志氣與機緣。時間主要使我明白一些事,不像作品使我經(jīng)驗一些事”③。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對蘇偉貞而言時間的流逝和淘洗將見證或改變?nèi)藗兊挠洃?,時間化成記憶,曖昧糾纏,難以言說。這從她對作品的命名之中就可見端倪,有許多采用了與時間相關(guān)的詞語,如:《陪他一段》、《紅顏已老》、《舊愛》、《魔術(shù)時刻》、《日歷日歷掛在墻壁》、《時光隊伍》等。顯示出時間意識在她作品中的糾纏。

      我們可以遴選不同的小說,考察看似不相關(guān)聯(lián)的文本之間對于時間意識的共同書寫,發(fā)現(xiàn)掩藏在這些差異性之下的共同特征。如《陪他一段》、《紅顏已老》、《世間女子》等小說中男女主角們?yōu)橹V迷癲狂的都是過去之愛,即便明知愛情已是無可挽回,依然念念不忘往昔?!杜蹪伞贰ⅰ杜f愛》、《黑暗的顏色》等小說敘述的則是軍中袍澤之情、年少時的愛情、出獄青年的親情,都彌漫著感傷回憶的情緒。但是小說對回憶的敘述又不只是簡單的回溯過往,更著重于表現(xiàn)主角們對現(xiàn)時環(huán)境的極度不適應(yīng),借助他們對現(xiàn)狀的排斥來反述對過去的迷戀,蘇偉貞所要表達的恰是一種“以現(xiàn)在印證過去”的愴然。

      這些小說透露出一種時過境遷再回首的情懷,卻不是在故事結(jié)束之后的回憶,而是故事還在行進之中的懷舊。如她所說,“情感像一場旅行,沒有以前也沒有以后,所有的發(fā)生都是獨立時光?!眯惺鞘裁茨??我反復(fù)比喻,尋求可以安慰自己的答案——是以現(xiàn)在印證過去、是以你印證我。旅行的時候,未來是不存在的。情感也是”④?!杜蹪伞穼懧瞄L傅剛與士官長江龍的袍澤之情,敘寫出軍人間深沉的家國情懷。小說情深之處正是江龍與傅剛回味兩代軍人的經(jīng)歷,以現(xiàn)在感慨過去,再用記憶為逝去的歲月存證。江龍出身行伍隨軍來臺,而父親和妻兒留在大陸,“一個人身上背了兩代人的悲劇”。對他們而言“江龍那一代是停住腳步,望著前面,等待后來。他們則注定繼續(xù)要往前走,而且經(jīng)過江龍等等”。無情的時間之流,改變著他們的命運,而時間不會停止,它的意義又通過后輩的回溯浮現(xiàn)出來。這也成為江龍和傅剛兩代軍人故事的聯(lián)結(jié)點,也投射出蘇偉貞對軍中生活的觀照。

      而《舊愛》則寫眷村女孩程典青坎坷的愛情經(jīng)歷,牽涉出與之關(guān)聯(lián)的幾個男性馮子剛、易醒文、楊照,以及他們那無處安放的愛情。性格孤僻倔傲的典青,中學(xué)期間就混跡幫派,當她受到幫派分子威脅時,楊照只身赴險解救典青,卻不幸被人砍傷身亡。這個創(chuàng)傷也使典青愈發(fā)陷入孤絕的世界,形成一個自己的光圈,沒人進去過,直至多年以后當年的幫派老大化身易醒文重回臺灣,才揭開這層層迷霧。

      典青與易醒文的愛情當年不為易父所容,多年以后他們的過去依然為家人拒斥。易醒文將他們的重逢視為對典青的補償和交代,并期望有著新的開始,但是典青在歷經(jīng)多年的掙扎后,已明顯無法重拾前緣。典青只能躲在時間的背后,默默回味曾經(jīng)的年少輕狂,在回味中重復(fù)那平靜的絕望,他們彼此雖然勇敢堅強卻無法突破這個困局。馮子剛則是在典青生命的最后階段進入她的生活,走到絕處才謀面,仿佛人生翻過才回頭,但是那終究只是心情降至極限后那無關(guān)生老病死的撫慰。馮子剛和楊照、易醒文一樣在典青的生命中遞換陪伴,卻任憑誰也無法留住她,他們之間的愛情就像一艘駛錯了航線卻又無法轉(zhuǎn)向的航船,即便知道前路艱險,也只有將錯就錯,上演一出“情到深處無怨尤”的張狂狷介的“舊愛”。

      這兩部小說雖然題材不同,敘述語調(diào)各異,但是掩藏在題材、技巧之下的對時間之流的感慨卻是頗有共通之處。就如典青離家前的心情——“下午的眷村分外安靜,她突然覺得自己是孤兒,還在時間的流外。她慢慢收拾包袱,仿佛有意等什么,楊照嗎?或者等時間趕上來?!笨吹竭@樣的心情,我們似乎要驚嘆這與傅剛和江龍兩代軍人的命運感慨是何其相似!

      不同于以往小說的以愛情為主題,蘇偉貞在《黑暗的顏色》中改以親情為切入點,以一個刑滿釋放人員的口吻敘說對人、事的感慨。范先中年少時因參與斗毆被判刑十年,出獄后發(fā)現(xiàn)自己與家人(父母、兩個妹妹)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十分緊張。小說正是以出獄后的先中所面臨的人際關(guān)系的困局來指證他們曾經(jīng)親密無間的摯愛親情,而長期的牢獄生活的阻隔,將先中拋棄在時間荒原的后頭,他不像江龍停住腳步看傅剛走過,也不像典青站在時間的流外,等時間趕上來,他卻是個掉隊的孩子,奮力想揪住光陰的尾巴,趕上家人的時光列車。

      由于時間的隔離阻絕了愛與親情交流的渠道,他們之間已經(jīng)“完全是一種失敗的關(guān)系”。先中對于親情的記憶,還只是停留在年少時的影像中,似乎牢獄生涯是一段靜止的時光,封存了這些記憶,而對于家人而言,時光已逝人事變遷,曾經(jīng)的創(chuàng)傷必須拋棄,去面對新的更豐富的生活。正是由于這種認知的差異,導(dǎo)致先中與家人情感的交集越來越小,無奈而無助地陷入困境。如先中所說,“也許親情需要靠時間來培養(yǎng),我正好沒有;時間只加深了我們的間隙、陌生?!?/p>

      這或許可以解釋作者為何把這篇小說命名為《黑暗的顏色》,按常理這是一個刑滿釋放人員告別黑暗走向光明的故事。作者著意凸顯小說“黑暗”的顏色,顯然有意規(guī)避主人公“棄暗投明”的敘述模式,而是將它塑造成一個“光陰的故事”。在此,時間成為改變主人公及其家人際遇的命運轉(zhuǎn)盤。《黑暗的顏色》不同于蘇偉貞的《流離》集中的其他小說,似乎也不太為研究者所稱道。王德威就指稱:“蘇的原意或是要塑造一充滿怨憎矛盾的‘地下室人’,但她筆下的范先中太沒有棱角、太易引起我們的同情了。寫了這么多冷靜乖違的女性,蘇對她的范似乎母性大發(fā),憐意叢生。”⑤其實如果換個視角,則可提取出《黑暗的顏色》與《袍澤》、《舊愛》中時間意識的一致性:以現(xiàn)在印證過去的懷舊情懷。我們撥開蘇偉貞不同題材小說的花色背景,以時間意識進入蘇偉貞的小說世界,竟然發(fā)現(xiàn)這是蘇偉貞小說“持續(xù)”之外的另一種“必然”!

      如果說前面的這幾篇小說是著眼于以現(xiàn)在印證過去的縱向回望視角的話,那么《魔術(shù)時刻》、《日歷日歷掛在墻壁》、《時光隊伍》等則是有意打破時間固有的連續(xù)性,試圖表現(xiàn)時間模糊的不確定性,突出個體在時空變換中所感受到的錯愕與迷惘。

      “魔術(shù)時刻”是電影拍攝的一種搶拍手法,是抓住在日暮之前的幾分鐘時間,使拍攝出來的物體棱線清楚卻有黑夜的效果,從而達到混淆白天與黑夜的界限,營造出曖昧不明、幽微難測的藝術(shù)效果。小說以此為題,也是借助這個概念指稱人們之間那種同樣曖昧不明、幽微難測的情感糾纏。

      《魔術(shù)時刻》可謂是一個男版的三角戀愛故事,來自臺灣的經(jīng)濟學(xué)家鄭宇森和他的妻子言靜在大連參加一次兩岸間的學(xué)術(shù)會議。會議上表現(xiàn)突出的成群吸引著言靜的好奇心也激發(fā)起她的性格潛能。于是,在臺北“老于情感游戲”的女主角和“十四歲下放到長白山伐木,害怕一次愛都沒做過”的男主角開始了一段沒有時間表的戀愛,在充滿變數(shù)的情天欲海中浮沉。

      相較于蘇偉貞其他小說中歷經(jīng)時間考驗的愛情長跑,《魔術(shù)時刻》只能算是轉(zhuǎn)戰(zhàn)大連、臺北、香港的愛情轉(zhuǎn)移,縱向時間在這里也轉(zhuǎn)換成為斷面時間,就如日暮前幾分鐘曖昧不定的魔術(shù)時刻。幾次短暫的相聚和交媾,卻使言靜和成群更覺孤獨,他們不得不面對各自的婚姻現(xiàn)實和人情壓力,維持現(xiàn)狀的約定總是顯得不堪一擊。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一種不確定的‘茫然’與‘恐慌’,來源卻由‘空間動蕩’轉(zhuǎn)向‘時間’的壓縮緊繃,如‘蒙太奇’剪接后的愛情”⑥。言靜也不得不反問自己“是哪些元素組合他們快速成為戀人?現(xiàn)實世界失傳的一見鐘情嗎?教他怎么能相信?減省的中間流程又為什么讓她如此不安?她們沒有爭吵、適應(yīng)、價值觀或者生涯計劃問題,他們的問題難以言喻使她心里布滿悲哀,每每在激情中覺醒。是的,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性也不是終極的解決之道,他們不得不為愛遁走他方。

      《日歷日歷掛在墻壁》是一篇述說時間不定性的小說,馮老太太不甘心為丈夫拋棄,卻詭異地以在日歷上寫日記的方式記時記事,儼然家族編年史的撰述者,她寫出了自己的信仰之路,卻將所有人困在日記里。她借日記記事,卻逐漸耽于馮老爺在家的幻想,甚至虛構(gòu)出一個女兒馮馮,與她相生共存,最終陷入選擇性的遺忘,活著告別了現(xiàn)實世界。誠如有評論所說:“‘日歷’如鐘,時間的附屬物,卻成為敘寫一段虛構(gòu)家族史的‘媒介’、‘載體’,竟惹來全家人紛紛打算拋棄真實的時間寧愿以此虛構(gòu)的時間取代?!莘饡r間對她還有什么意義,一般人家以收冬衣什么區(qū)分四季;老太太是撕日歷?!艺J為這是另一種足以將時間的虛實整個攪動的‘拜物模式’……是否亦同時透露著老太太‘改寫歷史’‘變造時間’的企圖?”⑦過去在當下的意義亦不再是真實/再現(xiàn),而成為想象/虛構(gòu),這毋寧說是對歷史的反諷。

      之前我們分析的小說,尤其是情愛小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時間的流逝中承受愛情的煎熬,時間是作為順時的連續(xù)性存在,與人的情感經(jīng)歷保持同步,而在《日歷日歷掛在墻壁》中,時間不再具備確定性,代之以記憶可以重構(gòu),歷史可以改寫,一如借書寫構(gòu)筑自己的記憶王國。小說同時融入聚散流離、空間轉(zhuǎn)換的背景,寫出戰(zhàn)后來臺一代人及其后輩深含歷史興亡卻又無法融入現(xiàn)實的凄惶,他們轉(zhuǎn)而借助自足、偏執(zhí)甚至背反的家族記憶來對抗這個時空異常的現(xiàn)實世界。

      延續(xù)這個視角來看,《時光隊伍》更是一部時光飛度之中的流浪之書。與其說它是小說,不如說是在死亡的陰影下對至愛親人的悼亡之書,也是國家亂離時代流浪者的血淚之書。面對親人已然確定的死亡之路,作者試圖以豁達的姿態(tài)去書寫,以文字書寫夫妻情深的生活點滴,記錄生者理智堅強、桀驁不馴的生命風(fēng)格,也將其濃縮為從大陸流寓到臺灣的那一輩亂世流浪者的塑像。然而本書特別之處即是“人物情感全然真實卻被以‘偽’命名的回憶錄”⑧,書中明言“張德模,以你的名字紀念你”,書中人物情感全然真實卻又以“偽”命名,全書七章中竟有十七個章節(jié)條目借“偽”為題。作者似乎有意告訴讀者:這個真實的故事聽起來就像假的,個人乃至民族的故事竟是一幅充滿迷惑的流浪地圖。

      作者突破“真”與“偽”的界限,恰恰是要打破歷史、親情乃至生死的確定性,以不確定性的姿態(tài)模擬生存的虛幻。蘇偉貞曾經(jīng)坦言“《時光隊伍》就是流浪隊伍。那是一種宿命,天生的氣質(zhì)。……這些流浪族人以一種生物學(xué)上如真實再現(xiàn)的‘擬態(tài)’形式,比一般地球居民還像居民的活出譜系,但終究‘非我族類’。悲哀也就在這里,他們無法真正在地球上生根,但到底最后他們落腳何處,他們還有多少人口,成了一個謎”⑨。在國家戰(zhàn)亂頻仍時期為避戰(zhàn)火而飄零各地的流浪者們,把生命、財產(chǎn)、理想、信念熔鑄在流浪的腳程里,以近乎聽天由命的心態(tài)浪跡天涯,把身家性命交付于不確定的流浪譜系中,誠如薩義德說,流亡是最悲慘的命運之一。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承受著失去摯愛的人生悲苦,更使她陷于難以自拔的困境中,愈發(fā)在封閉的防護罩中與自己交談,也混雜了小說與散文、虛構(gòu)與真實的界限。小說對于時間的述說不是著意于時間的線性進程,而是把時間置于一個橫向壓縮的密閉空間內(nèi),附之以不確定性,在時空裂變中回望過往,讓人感慨唏噓又無可奈何。作為一個出身眷村的女作家,面對逐漸失落的族群記憶,蘇偉貞更執(zhí)著于在時間敘述中開疆辟土,反復(fù)說著纏繞于記憶中的話題,以書寫抵抗遺忘,經(jīng)由創(chuàng)作構(gòu)筑自己的記憶王國。

      閱讀蘇偉貞的小說,常常感念于她小說中的“時間”意識,這是一種不同于時間概念的意識,是作家對于時間永恒性與其不可預(yù)知的變動性所產(chǎn)生的文學(xué)觀感,既流露出一種唯恐記憶被時間所拋棄的恐懼感,又借助書寫反復(fù)回味,自我感傷。在這些小說中,時間給人們帶來的感慨雖然附著內(nèi)容不同,表現(xiàn)形式各異,但卻猶如一抹揮之不去的底色,籠罩在小說人物的心頭。以時間為媒介,以記憶為導(dǎo)引,帶領(lǐng)我們以別樣的方式進入蘇偉貞的小說世界。

      注釋:

      ①蘇偉貞:《魔術(shù)時刻》,臺北:印刻出版事業(yè)公司,2002年,封四。

      ②③蘇偉貞:《封閉》,《封閉的島嶼》,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25頁,第28頁。

      ④蘇偉貞:《單人旅行》,臺北:聯(lián)合文學(xué)出版社,2001年,第29頁。

      ⑤王德威:《持續(xù)之必然?》,《聯(lián)合文學(xué)》,1989年第10期,第188-189頁。

      ⑥⑦蔡林縉:《給時間以巫魔——論朱天文〈巫時〉與蘇偉貞〈魔術(shù)時刻〉的“時間概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2008年第14期,第179頁,第182-183頁。

      ⑧鄧安琪:《為流浪者塑像——簡介蘇偉貞的〈時光隊伍〉》,http://140.119.61.161/blog/forum_detail.php?id=2077,2011年6月10日訪問。

      ⑨范銘如、蘇偉貞:《范銘如對談蘇偉貞:強悍也是一種信仰》,《印刻文學(xué)生活誌》,2005年第8期,第38-39頁。

      猜你喜歡
      眷村記憶小說
      “眷村一代”和“眷村二代”身份認同的矛盾與變遷
      ——以《臺北人》與《想我眷村的兄弟們》為例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眷村濃縮著歷史
      記憶中的他們
      兒時的記憶(四)
      兒時的記憶(四)
      記憶翻新
      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 22:28:55
      臺灣老兵一枝畫筆“救”眷村
      海峽姐妹(2016年5期)2016-02-27 15:19:43
      眷村形象的媒介表達
      新聞世界(2015年9期)2015-09-10 14:39:44
      桓台县| 平阴县| 汝阳县| 靖州| 敦煌市| 兴义市| 桓仁| 阿坝| 和平区| 嘉祥县| 沛县| 曲沃县| 临猗县| 综艺| 鹤岗市| 温宿县| 武平县| 措美县| 保山市| 石台县| 拉孜县| 库伦旗| 新闻| 萍乡市| 綦江县| 浦城县| 仲巴县| 西吉县| 呼图壁县| 金门县| 青州市| 德惠市| 灵石县| 合水县| 城口县| 大冶市| 禹州市| 海南省| 聂荣县| 岳阳市|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