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禁忌詞語:塔布與語言監(jiān)控》評介

      2011-04-03 04:49:21田貴森
      當代外語研究 2011年8期
      關鍵詞:塔布詞語語言

      田貴森 袁 文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100875)

      Allan, K.& K.Burridge.2006.ForbiddenWords:TabooandtheCensoringofLanguag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ISBN: 978-0521525640.pp 306.

      1.引言

      在語言交際中,人們往往不愿意直接提及某些概念和事物。一定要提到它們時,就用比較委婉的詞語來代替。直接表述這些概念和事物的詞語被稱為禁忌語(linguistic taboo)。這些語言中的忌諱通常指的是:(1)因為神圣或崇高不能直接提及的人或事物的名稱;(2)因為不潔、不雅或不吉利而不愿直說的事物名稱。禁忌語,也作避諱語,以往研究對二者未做過嚴格區(qū)分,其具體使用既有重合,也有不同。簡單來講,禁忌語通常指在社會文化層面形成的語言禁忌,因受社會規(guī)范約束而不能直接使用;避諱語則通常指在個人監(jiān)控層面形成的語言避諱,由于個人心理監(jiān)控而不愿直接表述。

      古今中外,各種文化或社會都有不同類型的語言禁忌和避諱。西方禁忌語的研究與人類學和民俗學有密切的聯(lián)系。二十世紀以來,西方學者又從心理學角度、社會學角度、語用學角度,分別對禁忌語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1977年美國出版了專門的雜志(Maledicta),探討禁忌和避諱語言的范圍、發(fā)展和語用功能。我國有關禁忌語、避諱語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周朝,以后歷代都對禁忌詞語有過詳細記載和規(guī)定。由于禁忌詞語詞義大多不潔或不雅,語言學界常視禁忌語研究為禁區(qū),或退避三舍、或乍言又止。研究成果較少且零散。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陳望道教授在《修辭學發(fā)凡》一書中涉及到禁忌語和避諱語,并把這種現(xiàn)象確定為一種修辭格。陳垣教授的《史諱舉例》一書1928年初版,1956年修訂后重印,是一本專門研究禁忌語、避諱語的著作,主要分析了歷史文獻中的避諱語實例。2004年又被列入中華書局“國學入門”叢書,改為橫排格式出版。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際交流日益擴大,我國社會語言學研究迅猛發(fā)展。中國禁忌語的研究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對語言中禁忌語和避諱語的使用和發(fā)展做了有益的探討。這些研究從以下幾點說明了語言交際中的禁忌語現(xiàn)象是一個非常需要關注和研究的領域:(1)語言禁忌是社會禁忌的產物,只要社會有優(yōu)劣善惡之分,語言中就會有禁忌語、避諱語。語言禁忌不會因為語言拜物教或語言迷信的消失而消失;(2)社會文化層面上的禁忌詞語是有限的,但在語言交際中,因某人或某事而避諱某些敏感詞語的禁忌現(xiàn)象隨時隨地存在;(3)禁忌語、避諱語在特定場合的替代或使用,都有獨特的社會和語用功能,應該有一門專門研究語言交際中什么能說,怎么說,什么不能說,怎么替代(Dos and Taboos)的學科,即“語諱學”(Taboology)。這對跨文化交流研究尤其重要;(4)各種文化,尤其是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其語言禁忌的發(fā)展對語言、文化、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影響。文化、歷史的研究離不開語諱學的研究。

      2.主要內容

      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的Keith Allan和Kate Burridge教授多年來致力于禁忌語研究,探究禁忌語產生和發(fā)展的原因。他們曾于1991年合作出版專著《委婉語與貶責語:用于防衛(wèi)和攻擊的語言》(Euphemism&Dysphemism:LanguageUsedAsShieldandWeapon)。2006年兩人又再度合作,推出禁忌語研究新成果:《禁忌詞語:塔布與語言監(jiān)控》(ForbiddenWords:TabooandtheCensoringofLanguage)①,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從社會文化和語用的視角探討了一個語言交際中涉及面很廣,但學術研究中又很少探究的禁忌語現(xiàn)象。書中的語言清晰易懂,例證詳實,對我們認識禁忌語現(xiàn)象,以及開展禁忌語相關研究具有較強的借鑒作用和指導意義。

      在第一章,作者首先闡釋了塔布(taboo)的概念及范圍,在波利尼西亞語言中,塔布的意思就是“禁止”和“禁忌”,是早期社會保護心理的反映和實踐。為了安全,要抑制和禁忌某些日常生活行為或語言,如:與神圣或魔力有關的事物及語言,與疾病、死亡、以及骯臟等方面相關的語言(1)。人們認為,違反這些塔布,就會受到傷害,遵守這些塔布,有助于保護自己,維護社會秩序,共享塔布是和諧社會的標記。作者還介紹了與之有關的英國官方審查制度(censorship),檢查圖書刊物的出版,對官方不敬的圖書要禁止出版,但是被禁圖書會更受關注,政令禁止會有意想不到的促進傳播作用。作者討論了官方審查和個人監(jiān)控(censoring)的區(qū)別,指出人們自身對語言的監(jiān)控超出了社會塔布的范圍。作者從界定書名入手,重點闡述了對禁忌詞語的態(tài)度,以及本書的研究范圍和思路。作者認為塔布是在社會層面對人的行為、舉止和人際交往的約束;塔布不是永久不變的,消除語言中的塔布是不現(xiàn)實的。書名中的禁忌詞語(Forbidden Words),如本書副標題所述,包括由社會塔布形成的禁忌語言和由于個人監(jiān)控所涉及的避諱語言。

      第二章首先介紹了禮貌語言的概念,認為語言是否禮貌,會因人、因地、因時而異;會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禮貌的語言都是委婉、友好的,而攻擊性的語言都是不禮貌的。在多年研究禁忌與避諱語言的基礎上,作者提出分析這類話語特征的3-X語言模式(X-phemisms),并通過舉例和圖示對該模式加以演示,這是作者的創(chuàng)新之處,也是本書的亮點。依照講話者情感與態(tài)度的異同,人們日常使用的語言可分為三種類型:貶責語(dysphemism)、中性語(orthophemism)和委婉語(euphemism)。作者還討論了這三種類型的語言在運用中的隱喻變異形式,如:使用委婉詞語表達貶責攻擊的情感,以及使用貶責語表達委婉親近的情感。作者還分析了禁忌詞語發(fā)展過程中,由于諧音心理而產生的語言諧音禁忌現(xiàn)象,以及禁忌詞義的強式效應,如:gay原意為“艷麗、愉快”,但60年代以后,因為gay被用來指“同性戀”,很少人再用gay的原意。作者還具體分析了英語臟話的形成因素及三種主要類型(與性器官、與性行為和排泄行為、與人體排泄物有關的詞語),并指出臟話具有激發(fā)人們聯(lián)想,給人強烈刺激的功能。

      作者在第三章討論了四種被認為需要監(jiān)控的問題語言(bad languages)。首先是行話(jargon),行話具有行業(yè)內部使用,促進行業(yè)內部人際關系,排斥外界人的特征。雖然多數人認為行話具有貶責特征,應該監(jiān)控(censor)它的使用,但我們不宜對行話實行禁忌,更無法替代行話(55,67)。行話在使用時,需要解釋。有些行話并無固定的使用范圍。行話也在發(fā)展,如計算機語言,能展現(xiàn)人類豐富的語言想象力。第二個問題語言是俚語(slang),它與行話有不少共同特征,但俚語發(fā)展、更新的速度比行話快,俚語可用標準語替代,而替代行話卻不易做到。取悅讀者是俚語與委婉語的共同特征。可以使用俚語表達委婉的語言風格,或貶責的風格。第三、第四種問題語言為詈語(swearing and cursing)和侮辱言語(insults and maledictions),它們是人們用來攻擊、辱罵和宣泄憤怒感情的言語表達形式,內容不僅涉及人的相貌、智力、行為、信仰、人格、性別、民族、家庭和社會關系,還涉及身體器官、排泄物、性行為等。人們的大腦右部掌控情感,左部掌控語言,罵人是從小就具有的語言能力。語言文明、從不罵人的人也會罵人。在某些情況下,應該塔布和監(jiān)控這四種問題語言的使用,而在另外一些情景中,它們也常被用來表達委婉親近的情感(89)。

      到了第四章,作者認為與第三章討論的“問題語言”不同,政治正確語言(language of political correctness)旨在改善語言交際。本章首先解釋了政治正確語言的概念及其發(fā)展過程。盡管使用政治正確語言的主張引發(fā)一些人的誤解和敵意,但它并無貶義,這種主張旨在反映和強化社會變化,促使人們在語言表達時,對社會中不同人群或團體給予尊重。不因其種族、身體狀況、性別、工作和宗教之不同而產生偏見,不使用語言加以歧視,特別是在新聞報道中,應注意謹慎使用語言文字,避免語言不當,冒犯或傷害某些特定人群。作者還討論了政治正確語言與禁忌語、委婉語和禮貌語言的關系,認為政治正確語言在許多情況下,關注的不是政治,而是社交禮儀,特別是禮貌語言(94)。作者還指出,很多人認為政治正確語言具有委婉特征,當代委婉語詞典的詞條中就收入了政治正確語言的例子。但也有人對此有爭議,強調政治正確語言的目的不是委婉,而是要準確、正確地使用語言(96)。政治正確語言同委婉語有共同的特征,如果一些政治正確語言和委婉語用得久了,受所替代語言意義的影響,也會變成塔布。政治正確語言的不同于委婉語的特征是,它除了具有委婉的功能外,還有貶責的功能,這主要受語言使用場景、交際者態(tài)度和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作者認為人們對政治正確語言的關注比對委婉語的關注更多,一些與政治正確語言所替代詞語有關的同音詞、近音詞都受到影響。特別是當一個詞既有貶義又有褒義的時候,褒義往往容易被放棄。作者指出,政治正確語言促使人們監(jiān)控和校正語言用法,避免使用容易引起誤解的語言,這種自我監(jiān)控也是保證言論自由時大家都要遵守的。

      在第五章里,作者首先對語言純潔主義和言語文明進行了區(qū)分,然后指出需要設立語言規(guī)范。在談到確立語言規(guī)范的標準時,作者論述了兩個問題:一是復雜的語言社區(qū)要求語言必須能用來描述廣泛的社會行為;二是語言總是在不斷變化,使用語言的規(guī)范也會隨之變化。期望人人使用統(tǒng)一不變的語言規(guī)范只是我們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接下來,作者論述了不同群體,如詞典編撰者、編輯、教師等遵循不同的語言規(guī)范,其目的都是為了剔除問題語言。接著,作者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之所以不遺余力地對語言進行干預,只是試圖控制語言的使用,使語言標準化的目的是為了讓自然語言由無序變得有序。最后,作者闡述自己的觀點:問題語言不會因為我們的各種限制而消失,反而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本書前五章介紹了關于塔布的基本概念和相關話題,比如塔布的定義和起源,貶責語、中性語和委婉語的定義和功能,不同類別的問題語言,有爭議的政治正確語言以及語言規(guī)范。在后五章,作者討論了當代不同種類的塔布,其中包括名諱,與性器官、性行為和人體排泄物、食物和氣味、疾病、死亡和殺戮等相關的禁忌語。

      第六章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談論了名諱產生的原因以及取名的慣例;第二部分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討論了稱呼別人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則。在解釋名諱的起源時,作者指出由于名字與人的身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名諱的產生來源于人們心中對于名字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恐懼感,但是不同地區(qū)或部落因風俗不同而存在名諱的差異。在第二部分,作者指出,對別人的稱呼是否得體,由說話者在當下交談中設定的聽話者角色決定。作者在這部分主要討論了說話者如何使用不同的稱謂語,達到提升聽話者面子,或至少避免損害任何一方的面子的目的。本章還列舉了說話者可以采用的四種策略:(1)使用能提高聽話者地位、夸大他們重要性的稱謂;(2)使用雙方不對稱的尊稱;(3)在某些語言里,可以使用第三人稱來指代聽話者,從而增加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社會距離;(4)使用不是指代單個聽者而是聽者所在的某個群體的稱謂語。

      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別介紹了與“性行為和人體分泌物”及“食物和氣味”有關的語言表達。長期以來,絕大多數文化都認為談論性器官和性行為是一種粗俗的行為。在第七章,作者以界定“性”、“性別”和“性征”三個術語開頭,解釋了“性”與“性別”的區(qū)別。鑒于所有與性有關的行為或話題都是人們忌諱談論的對象,作者從共時的角度,系統(tǒng)而全面地介紹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不同時期對“自慰行為”、“同性戀”、“亂倫”等禁忌的態(tài)度,分別講述了人們談論這些話題或行為時使用的委婉語,以及它們的產生和消亡。隨后作者在討論人體分泌物時,提出人們對他人的分泌物表現(xiàn)出厭惡感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習得的,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小孩和動物并不覺得人的分泌物惡心。隨后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月經禁忌。他指出事實上人們都認為月經是“不干凈的”,所以對例假期間女性的行為也有諸多限制。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委婉語來代替“月經”,比如flowers,a woman’s thing(169)。作者還以此委婉語為例,討論了委婉語的兩面性特征。作者指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禁忌的東西,有時也有好的一面,或用途。人們在避諱和委婉提及“月經”的同時,還用經血來治愈疾病(171)。這點與委婉語具有“雙重思想”(doublethink)的特征相吻合。

      第八章詳細討論了我們如何談論食物,以及我們如何使用食物來談論我們自己。以強調飲食的重要性開始,作者認為,不同的食物代表著不同種族,比如意大利的面食(176);各民族都有自己忌諱的食物,例如穆斯林不吃豬肉(177)。作者還討論了講英語的人在談論食物時使用的委婉詞匯與表達,或使用食物名稱或動物名稱作為隱喻,委婉表達一些不愿意直接表述的意見,例如“紅色鯡魚”(red herring),過去人們用線把紅色鯡魚拴住,放在森林里來迷惑獵犬,從而訓練獵犬搜尋狐貍的能力,現(xiàn)在很少使用這個含義,多用來喻指講話者為分散對方注意力,而提出的不相干事實或論點,以達到掩飾或誤導的目的。作者還指出幾百年以來很多難以言表的菜肴,比如動物的某些部位,都是用法語來命名的。在后半部分,作者重點探討食物與性行為之間的關系。幾千年以前,中國圣人孔子就說出了“食色性也”的名言,從中就可以看出飲食和性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v觀英國俚語的整個發(fā)展史,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用食物來指代性器官的例子:white meat代替penis;butcher’s shop代替vagina(194)。談到飲食,我們就不可避免地要想到氣味。作者還提到與對人體分泌物的反應一樣,人們對體味的反應也是后天習得的。這種社會禁忌造成了表述氣味的詞匯極不穩(wěn)定,并且詞匯變化的典型方向是從褒義詞向貶義詞進化。長期以來,法語和拉丁語一直是這方面英語委婉語的豐富來源。

      對于表達兇險、厄運和不祥的詞語,中西方人都不愿直接提及,這一點在談論疾病和死亡時表現(xiàn)得最為典型。第九章主要分兩部分來論述這個問題。第一部分主要探討人們在談論各種疾病時所使用的語言以及表達的情感與態(tài)度。作者以人們在談論疾病時所表現(xiàn)的不安展開討論,然后轉移到人們對疾病的恐懼上,正是這種恐懼催生了如此多的委婉語來指代疾病。第二部分介紹了人們在談論死亡和殺戮時所使用的禁忌語和避諱語。雖然死亡是每個人最后的歸宿,但正因為死亡的不確定性,人們對死亡都有一種恐懼感,所以它成了禁忌。后來人們巧妙地將“睡眠”與“死亡”聯(lián)系起來,于是在這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了一系列委婉地表達死亡的說法,如將死亡比喻成人生旅途的結束(laid to rest)、新生命的誕生(called to a higher life)等。然后作者對殺戮禁忌展開論述,他指出在戰(zhàn)爭詞匯里,敵人總是邪惡的,而自己和同盟總是善良的,比如發(fā)動戰(zhàn)爭的一方會用救援任務(rescue mission)代替侵略(invasion),不免讓人感到帶有欺騙的嫌疑。在結尾部分,作者還簡要提及了幾個跟殺戮相關的充滿爭議的話題:墮胎、自殺和安樂死,解釋了人們如何通過采用選擇不同的語言表達來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與觀點。

      乍看第十章似乎是對整本書的總結,其實不然,其標題“塔布、監(jiān)控及大腦”已說明這一章是從心理學的角度探究和分析禁忌語。作者首先回顧了禁忌語的定義、個人監(jiān)控和審查制度的區(qū)別、委婉語、中性語和貶責語的定義及功能。接下來,作者簡單介紹了自然主義假說(naturalist hypothesis):名稱和其對應的人或事物之間是一種實在的關系。然后作者以修飾(titivate)和激起情欲(titillate)的詞義變化為例引出了艾倫-伯利奇語義變化規(guī)則(Allan-Burridge Law of Semantic Change)。簡單地說,該變化規(guī)則指不好的涵義驅走了好的涵義(243),促成貶責語、中性語和委婉語內部的不斷循環(huán)。然后,作者介紹了人們從心理學、生理學和神經學的角度對禁忌語的研究,結果表明禁忌語確實比非禁忌語更容易讓人情緒激動,更具煽動性。在從神經學角度研究禁忌語時,作者還發(fā)現(xiàn)一些精神病人失去了語言能力,之所以還能說出臟話,是因為禁忌詞匯在大腦里是跟其他語言分開儲存的。最后,作者指出使用禁忌語來詛咒、辱罵別人被認為是不友善的行為,但是有的時候使用禁忌語卻能讓擁有某種共同利益的團體更加團結。

      3.結語與簡評

      本書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對禁忌語的重要領域進行了系統(tǒng)而完整的論述,目前還沒有哪一部書能把禁忌語的各個方面介紹得如此詳盡、全面。在書里作者列舉了大量的禁忌詞匯和短語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除了當代英語的例子之外,還有來自歷史上不同時期、其他文化背景、其他語種的例子。這一點充分說明了作者研究的廣泛性和深刻性。重要的是,這部書并不像有的語言學專著那樣晦澀難懂,即使是沒有語言學背景的英語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樂趣。本書的主要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1)對社會塔布形成的禁忌語言和個人監(jiān)控所涉及的避諱語言做了區(qū)分和描述;(2)依照講話者人際意義(情感和態(tài)度)的異同,將禁忌語和避諱語的使用或替代歸納為三種類型:貶責語言(dysphemism)、中性語言(orthophemism)和委婉語言(euphemism)。

      以往語言研究中比較關注語言交際中的合作原則、禮貌原則和得體原則,旨在倡導和諧語言交際中的語用規(guī)范。但是,真實語言交際中大量的非禮貌用語現(xiàn)象,尤其是禁忌語的直接使用展示了語言使用的實際狀況,是語言研究關注較少的領域。禁忌語現(xiàn)象的不消失性彰顯了語諱學研究的必要性。錯綜復雜又紛繁多變的禁忌詞語現(xiàn)象是社會文化因素對語言影響的產物。研究和了解禁忌語產生的原因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不同社會和文化中禁忌語的種類和習俗、禁忌語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fā)展趨勢、人們使用禁忌語的原因和具體場合、制約使用禁忌語的因素、使用禁忌語的功能和效果等,對認識社會與語言相互關系及語言交際中的語用規(guī)律,倡導得體使用語言具有重要意義。

      附注:

      ① 下引此作僅注頁碼。

      Allan, K.& K.Burridge.1991.Euphemism&Dysphemism:LanguageUsedAsShieldandWeapon[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猜你喜歡
      塔布詞語語言
      容易混淆的詞語
      找詞語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長白山奇聞
      民間文學(2020年11期)2020-01-14 10:21:54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塔布曼:亮相美鈔的非洲裔第一人
      中外文摘(2017年22期)2017-11-01 13:48:41
      詞語欣賞
      關于昭蘇衛(wèi)拉特人的傳統(tǒng)游戲--塔布查(托忒文)
      累積動態(tài)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塔布曼:亮相美鈔的非洲裔第一人
      看世界(2016年10期)2016-05-24 21:03:05
      通许县| 嘉义县| 晋江市| 洛隆县| 长武县| 梓潼县| 宁明县| 潼关县| 望奎县| 茌平县| 东兴市| 澄江县| 南召县| 临洮县| 大港区| 潢川县| 九江市| 昆山市| 阿拉善盟| 上犹县| 龙井市| 友谊县| 馆陶县| 比如县| 镇原县| 鄢陵县| 平陆县| 甘肃省| 布拖县| 合山市| 凤山市| 商河县| 喀喇沁旗| 海晏县| 汝阳县| 衡南县| 香河县| 盐津县| 广水市| 罗城|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