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中俄石油合作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

      2011-04-03 12:41:53敏,桂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1期
      關鍵詞:中俄石油能源

      李 敏,桂 芳

      ( 大慶師范學院 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712)

      隨著經濟的持續(xù)高速發(fā)展,中國對石油的需求量猛增。但由于國內的石油儲量和生產能力有限,我國越來越依賴國際能源市場,石油供應壓力在不斷增大。要保障我國的經濟發(fā)展,除了要保持原有的石油進口渠道外,還要尋求新的途徑。

      俄羅斯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是能源輸出國,中俄兩國又互為鄰國,在很多方面存在著互補性。中俄石油合作有利于保障我國的石油安全,有利于俄羅斯經濟的發(fā)展和中俄經濟合作,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一、中俄石油合作的前提條件

      (一)中國對石油進口的依賴度在逐年增加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導致能源消費的迅速提高。而我國的石油生產增長緩慢,已暴露出供需之間的矛盾。從1993年起,中國由石油凈出口國向石油凈進口國轉變,當年進口量達到920萬噸。從1995年起,我國成為一個石油凈進口國。2002年,我國原油凈進口7680萬噸,2003年,我國進口原油9112萬噸,到了2008年,我國進口原油達到1.79億噸,2009年我國石油凈進口量達到1.99億噸,預計今年我國仍將維持2億噸的原油凈進口量。到2015年,我國石油消費量將達到4.5億噸,屆時我國石油消費的對外依賴程度將達到50%~60%。到2030年,我國石油消費的對外依賴程度將達到80%以上。今后的若干年,中國將是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石油進口國,隨著中國對石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中國的石油進口依賴度也將逐年增加。

      (二)中國在石油安全上存在著諸多隱患

      長期以來,中國石油運輸線路極其脆弱,除了中亞石油可經陸路運輸之外,其余全靠海運, 而且海上運輸線路也很單一,80%以上要經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中國?!?這條航線,但此線易遭到封鎖。[1]這種單一的石油進口途徑存在著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首先,中國石油以往主要是從中東進口,但美國不斷在此地擴張勢力,中國很難在這里發(fā)揮實質性的作用,特別是2003年的美伊戰(zhàn)爭之后。另外,石油運輸主要依靠長途海運,必經之路就是馬六甲海峽,而馬六甲海峽是美軍全球戰(zhàn)略中必須控制的六大海峽之一。一旦國際形勢有變,我國石油的海上補給線可能被切斷,過分依賴馬六甲海峽對中國的石油安全必然構成嚴重威脅。

      (三)新世紀中國實施新的能源戰(zhàn)略

      為了解決石油緊缺問題,我國政府一直在積極運作,尋求新途徑。其中包括建立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體系,以對付石油供應短缺,有效節(jié)制油價的上漲;實行“走出去”的戰(zhàn)略,鼓勵企業(yè)“走出去”,獲取國際資源,保障供應安全,在海外市場中實現(xiàn)了以“技術換石油”、“貸款換石油”、“市場換石油”等模式的創(chuàng)新;對內調整能源結構,減少高碳依賴;積極參與國際能源再分配,有效保障中國的能源供應,2009年下半年,中國企業(yè)海外并購就派出了4份15億美元以上的大單。[2]

      (四)俄羅斯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俄羅斯是世界上領土最大、油氣資源極其豐富的國家,已探明的石油資源大多分布在西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qū),俄羅斯有條件成為亞太地區(qū)的石油供應地。同時,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財政收入的40%來源于石油天然氣工業(yè),出口創(chuàng)匯的50%來源于油氣工業(yè)。

      歐洲是俄羅斯傳統(tǒng)的石油出口市場,俄對歐輸出的原油約占其出口總量的65%。近年來,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能源關系日益復雜,加強與中國的石油合作可以降低俄羅斯面臨的風險。[3]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使俄羅斯能源企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到2009年末,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分別需償還外債212億和77億美元。中俄兩國達成的250億美元的“石油換貸款”協(xié)議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兩家公司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使其長期戰(zhàn)略投資項目得以維系。與中國的石油合作有助于俄羅斯實現(xiàn)能源出口多元化,降低石油出口市場過于單一的風險。

      二、中俄石油合作的進程

      中俄兩國之間,從1993年開始進行石油合作,歷經十幾年的時間,雙方已達成了一定的信任和理解。關于兩國石油合作焦點主要集中在石油管線的鋪設問題上。

      (一)從“安大線”到“安納線”

      早在1994年,俄羅斯石油企業(yè)就向中方提出了修建從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地區(qū)石油管道的建議。1996年,兩國政府簽署了《中俄關于共同開展能源領域合作的協(xié)議》,預計在2010年正式投產,將在25年內總計向中國輸送原油7億噸,價值約1500億美元。這條輸油管線即“安大線”。

      就在中俄兩國的協(xié)議即將正式生效時,俄羅斯石油運輸公司突然聲稱要放棄“安大線”,改修一條從東西伯利亞經遠東地區(qū)到太平洋港口的石油管道即“安納線”。這一方案得到了日本的極大支持。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泉與俄羅斯前總統(tǒng)普京共同簽署了《俄日能源合作計劃》。俄羅斯決定改變初衷,與日本合作修建石油管道,也就是“安納線”,為了促成合作,日本承諾為俄提供高額貸款。

      然而對于俄羅斯來講,修建“安納線”就意味著放棄中國的大市場。2003年2月,俄能源部部長尤素福夫主持召開會議,最終出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將“安大線”和“安納線”兩條線合并為一條線。在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干線上建設一條到中國大慶的支線,其中到中國的管道線路將優(yōu)先開工。2004年12月俄羅斯政府正式做出鋪設“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泰納線)的決定。

      (二)“泰納線”的最終形成

      由于原油開采成本、管道建設費用的增加以及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變動,中俄在長期談判的過程中,對于油價問題始終僵持著。2005年6月俄羅斯以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為由下令停建泰納線輸油管線工程,借以威脅中國提高油價。2007年2月俄羅斯提高泰納線的要價,泰納線第二階段工程被無限期推遲。直至2008年底,中俄兩國總理第13次會晤,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雙方在莫斯科簽署了《關于在石油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中國將向俄羅斯提供總計25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采取固定利率,約為6%左右;俄羅斯則以石油為抵押,以供油償還貸款,從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萬噸的規(guī)模向中國通過管道供應總計3億噸石油,石油價格以俄石油運到納霍特卡港口的價格為基準,隨行就市。[4]

      2009年4月27日,俄羅斯舉行了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國支線俄方境內段的開工儀式,中國也于2009年5月18日舉行中國支線中方境內段的開工儀式。目前,俄羅斯境內部分已經建成。全部石油管道將于2010年竣工,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可行性,雙方還將進一步商討,以擴大進一步的合作。

      三、中俄兩國石油合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中俄石油合作有著廣闊的空間,但在具體合作中還會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中俄雙方須本著相互信任、平等互利的原則,克服這些問題,才能實現(xiàn)互利雙贏。

      (一) 中方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合作項目中去

      據(jù)調查,我國的石油企業(yè)普遍面臨資金缺乏的問題,而我國推行的“走出去”戰(zhàn)略,需要雄厚的資金做后盾。正因如此,我國的石油企業(yè)在海外一般都承擔規(guī)模較小的工程,因而獲得的利益也比較少。同時,由于資金缺乏,融資渠道狹窄,我國石油企業(yè)在承包海外石油工程的貸款及開具保函等方面也存在困難,國內銀行的資信又無法支撐起這片天地,有時不得不忍痛割愛,放棄一些投資巨大、效益很好的項目。[5]

      (二)來自俄羅斯內部的影響因素

      首先,長期以來中國投資者在俄境內的表現(xiàn),影響了中國人的形象,降低了中國的信譽度。加之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遠東移民潮,在俄流行的“中國威脅論”,成為雙方的敏感話題。另外,俄羅斯正處于轉型期,許多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并不健全,尤其是外貿方面的法規(guī)缺乏連續(xù)性。具體表現(xiàn)在,對外商的管理自1992年以來經常變動,使外商無所適從,而且外資企業(yè)還要承擔多種賦稅,達二十幾種之多,甚至占到所得利潤的80%左右。

      (三)來自第三方的干擾

      在“安大線”的合作過程中,導致“安大線”流產,使中俄之間的石油談判一波三折的直接原因來自第三國——日本的介入。日本也是巨大的能源消費國,同時資源又極度匱乏,因而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妨礙中俄能源合作的順利進行。2003年日本首相小泉同俄羅斯達成協(xié)議,每天從俄進口100萬桶石油,并向俄提供50億美元貸款以鋪設石油管線。在強大的美元攻勢下,俄羅斯改變初衷,致使中俄石油談判舉步維艱。

      由于這些原因的存在,使我國與俄羅斯石油合作的發(fā)展很不順利,這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障礙,同時也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四、中俄石油合作的前景及發(fā)展建議

      中俄兩國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有共同的合作基礎,雙方的合作前景是廣闊的。回首 15 年來中俄輸油管線項目的曲折進程,從輸油管線之爭的一波三折,到石油定價機制的艱難談判,每一次都是兩國為實現(xiàn)本國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的博弈。雖然由于雙方利益上的分歧造成了兩國相持不下的局面,形成了種種難以解決的困境,但基于中俄在能源問題上的利益一致性和互補性,兩國始終沒有放棄合作的可能性,并且本著雙贏的態(tài)度, 在不傷及本國核心利益的前提下,進行了合理的協(xié)調與妥協(xié) ,最終一一破解了重重困境。[6]

      展望中俄石油合作的前景,我們應該采取如下對策:

      (一)充分發(fā)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從國家層面給予多方面支持

      近年來,兩國高層會晤一再強調要加快經貿合作,使合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特別是自兩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確立以后,建立起經貿、能源、核能、運輸、科技、航天、銀行和信息8個分委會,經過幾年的實踐,不斷走向完善與成熟。石油合作已不是單純的企業(yè)行為,而是國家政府行為。因此,在合作中要加強與俄政府間的協(xié)調和磋商。

      (二) 雙方應制定長期的能源合作戰(zhàn)略

      目前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還處在小規(guī)模、低水平的階段,在具體項目的執(zhí)行上表現(xiàn)出不確定性和政策的搖擺性。要在對國際能源格局未來走向、中國能源安全保障體系、中俄雙邊政治經濟關系變化趨勢、俄羅斯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與對外政策選擇等諸多方面進行全面深入剖析的基礎上,制訂出長期能源合作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并以此作為指導和統(tǒng)籌中國對俄能源談判、合作、貿易、投資、開發(fā)等各方面工作的指南,這樣,雙方的能源合作才能持續(xù)穩(wěn)定地發(fā)展。

      (三)俄羅斯應健全經貿法規(guī),為中俄石油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

      投資風險大是制約俄羅斯吸引外資的瓶頸。俄國家杜馬為保護本國石油公司的利益,竟臨時抬出私有化法,迫使中石油退出競標。這說明在石油合作過程中,外國投資者在俄羅斯的權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護,俄政府缺乏與之相配套的立法保障。已進入俄羅斯的埃克森美孚、日本三菱等公司也對俄羅斯的政策法規(guī)不滿,聲稱將不再對俄進行大規(guī)模投資。面對這種狀況,如果俄羅斯的投資環(huán)境不改善,中俄石油合作的擴展同樣將受到制約。

      (四)加強中俄民間交流,增進了解和互信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中俄兩國在歷史上有過很多恩怨,但在新中國成立后也經歷了一段蜜月期。冷戰(zhàn)中由于復雜的意識形態(tài)差異以及國家利益分歧,兩國又經歷了漫長的對抗期,冷戰(zhàn)后的國際國內現(xiàn)實、共同的利益訴求使得兩國關系又變得密切起來。但當前也有很多俄羅斯人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現(xiàn)實情況缺乏了解。應加強兩國地區(qū)、經濟團體、民間團體、學術團體之間的交流,使俄羅斯民眾對中國社會狀況和對外政策加深了解,消除他們對中國的偏見和疑慮,擴大兩國互信的堅實基礎,為中俄石油合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繼2006年、2007年的中俄互辦國家年,以及2009年2010年中俄互辦語言年活動所取得的效果,更證明了中俄民間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俄兩國經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兩國政府都在積極采取措施應對危機。簽署一攬子石油合作協(xié)議和啟動石油管道中國支線項目,體現(xiàn)了雙方加強合作、共克時艱的意愿。筆者認為,中俄兩國同為世界大國,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石油合作關系需要雙方的耐心、信心和決心。我們希望兩國能在更廣闊的領域展開合作,以促進兩國經濟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孫攀.中俄石油合作的戰(zhàn)略意義[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09(19).

      [2] 中國新能源戰(zhàn)略:能源外交與能源技術雙管齊下[ON/OL]香港商報, 2010-02-26(A12). [2010-03-20].http://www.bizteller.cn/html/news/2010/03/02/71156204.html.

      [3] 馮玉軍.中俄能源合作的現(xiàn)狀與前景[J].中國戰(zhàn)略觀察,2009(12).

      [4] 新浪新聞中心.中國俄羅斯簽250億美元貸款換石油協(xié)議[EB/OL][2010-04-15].http://news.sina.com.cn/c/2009-02-18/002717234028.shtml.

      [5] 中國石化新聞網.我國油企參與國際石油合作面臨挑戰(zhàn)[EB/OL](2010-04-15)[2010-04-21].http://www.ccei.org.cn/ShowNews.asp?ID=67420.

      [6] 朱光強.困境與協(xié)調:探析中俄能源合作的博弈——以俄遠東輸油項目為例[J].俄羅斯研究,2009(4).

      猜你喜歡
      中俄石油能源
      中俄今起海上聯(lián)演
      石油石化展會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意外的收獲
      小學科學(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薛范:畢生譯配只為中俄文化交流
      伙伴(2019年10期)2019-10-14 03:26:57
      用完就沒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延長石油:奮力追趕超越 再鑄百年輝煌
      福能源 緩慢直銷路
      2016年中俄貿易有望實現(xiàn)正增長
      中亞信息(2016年1期)2016-03-07 01:00:42
      海底的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新郑市| 襄垣县| 鄂伦春自治旗| 射阳县| 涞水县| 涿鹿县| 博白县| 中阳县| 开封市| 依兰县| 镇康县| 洮南市| 洛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清水河县| 图木舒克市| 纳雍县| 正宁县| 阳高县| 阿坝| 故城县| 乌拉特后旗| 嘉祥县| 宝兴县| 扎囊县| 沙雅县| 新竹县| 牙克石市| 瓦房店市| 陆川县| 伊宁市| 榆林市| 罗江县| 嘉禾县| 鄢陵县| 义乌市| 阳高县| 洪泽县| 博湖县| 通城县|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