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本學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層次結(jié)構及其硬核
程本學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
層次問題一直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的難題,借用拉卡托斯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所提供的思路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通過分析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者之間的關系,用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的方法,把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起支撐作用的、“一以貫之”的內(nèi)容作為“硬核”剝離出來,以此明確馬克思主義的層次結(jié)構。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具有基本原理性質(zhì)的硬核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才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靈魂和精髓。
馬克思主義 層次結(jié)構 硬核
隨著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的建立,以及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的改革,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問題的研究,逐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然而,正是在這一問題上學術界遇到了困難。究竟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包括哪些內(nèi)容,學者們的看法還很不一致。出現(xiàn)這種情況并不奇怪,因為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多學科的理論體系本身是復雜的,其中任何一個問題的解決都與別的問題的解決密切相關。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問題也不例外,它牽涉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層次結(jié)構。因此,在基本原理問題解決之前,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層次結(jié)構及其硬核是有意義的。
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曾出現(xiàn)過各種不同類型的錯誤傾向,教條主義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教條主義者打著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旗號,總是使自己的言論與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保持一致,“不走樣”地照搬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具體結(jié)論。從表象上看,這似乎算不上是錯誤,但事實證明他們往往是錯的。如何理解這一現(xiàn)象?通常的解釋是: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不在詞句而在精神,不在具體結(jié)論而在基本理論。這一解釋當然是正確的。但問題是,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或基本原理?這個問題如果不搞清楚,上面的解釋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事實上,這正是一個處于爭論中的懸而未決的問題。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人們心目中的整體形象就不是層次分明的,而是籠統(tǒng)模糊的。于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應該堅持什么,揚棄什么,就只能眾說紛紜了。這正是教條主義產(chǎn)生的認識論根源。
因此,要避免教條主義傾向,必須對馬克思主義的層次結(jié)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但是,馬克思主義由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三部分組成,厘清這樣一個學說體系的層次結(jié)構無疑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學術界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和分歧就證明了這一點。為簡便起見,我們依其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不同界定,把學術界的觀點分成以下兩類。
第一類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界定為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類觀點又有不同的表述。例如,有學者從層次結(jié)構的角度提出①劉林元:《關于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一種認識》,載《學習論壇》2009年第7期。,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nèi)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要指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中世界觀包括歷史觀和價值觀,方法論包括唯物辯證法和歷史辯證法;第二個層次是經(jīng)典作家提出的一些重要觀點、重要結(jié)論,這些觀點是他們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任務而得出的結(jié)論;第三個層次是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提出的個別結(jié)論、個別觀點,這些個別的觀點和結(jié)論,是革命導師在特定的條件下,對于當時當?shù)氐臍v史事件做出的判斷和預測。也有學者從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的角度提出①楊筱剛:《馬克思主義:“硬核”及其剝?nèi) ?,?51—453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盡管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都是理論體系,都可以有其“硬核”和“保護帶”的劃分,但就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體系而言,它們都不是“硬核”而只是“保護帶”,“硬核”只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是歷史在先的,也是邏輯在先的,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只不過是馬克思將他的哲學“運用”于資本主義的結(jié)果。
第二類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界定為貫穿于三個組成部分中的“一以貫之”的理論。這一類觀點通常是從整體性的角度來論證的。例如,有學者指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一個綜合概念,不是個別存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政治經(jīng)濟學基本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也不是這些不同學科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簡單相加。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指作為獨立學科而存在的,在內(nèi)容上既包含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時還包含其他學科的基本原理。它打破了傳統(tǒng)學科劃分的界限,特別是打破了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組成部分”的界限。②梁樹發(fā):《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與基本原理體系的建構》,載《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11期。持這類觀點的學者中,有的還進一步將基本原理劃分成不同的層次。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僅包括世界觀、方法論,而且還應包括用這種世界觀、方法論去解決現(xiàn)實問題而作出的具有普適性的理論概括??梢园咽澜缬^、方法論作為基本原理的第一層次,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精神實質(zhì)和核心內(nèi)容。第一層次的基本原理與人類社會普遍實踐相結(jié)合,形成了第二層次的基本原理。第一層次的基本原理與人類社會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形成了第三層次的基本原理。③張雷聲:《論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載《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7期。
以上兩類觀點都贊同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組成部分,其區(qū)別僅在于要不要把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內(nèi)容納入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范疇中來。這一分歧表明,馬克思主義三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地位如何,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因此,解決這一分歧的突破口,還是要從分析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著手。
如果撇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立場,僅從真理的角度看問題,那么馬克思主義無疑應該屬于科學的范疇。既然是科學理論,那么理應用科學哲學的邏輯來進行解讀。科學哲學的歷史是從十九世紀中葉才開始的,迄今還不到兩百年,但有關這一領域的理論建樹卻是學派林立、蔚為大觀。在眾多有影響的科學哲學理論中,匈牙利出生的英國哲學家拉卡托斯(Imre Lakatos,1922-1974)的“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或“精致的證偽主義”值得關注。
拉卡托斯是英國哲學家波普爾(Karl Popper,1902-1994)的學生。波普爾在科學哲學上的主要貢獻,是提出了科學劃界的證偽主義學說。波普爾認為,科學之為科學而區(qū)別于偽科學的獨有特性,就在于它具有可證偽性,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衡量一種理論的科學地位的標準是它的可證偽性或可反駁性或可檢驗性。”④[英]波普爾:《猜想與反駁》,第52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年版。
波普爾以兩個著名的理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例來闡述他的這一思想。波普爾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可以與任何情形的經(jīng)驗事實相一致,不管遇到怎樣對自己不利的情況,弗洛伊德學派都可以找到合適的理由為自己的理論開脫從而逃避被證偽的命運。也就是說,這一理論永遠不會被經(jīng)驗事實所駁倒。因此,弗洛伊德的理論不能稱之為科學——它們只不過是偽科學。波普爾接著指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也存在同樣問題。馬克思曾經(jīng)預言,在全世界的工業(yè)化社會中,資本主義將讓位于社會主義并最終走向共產(chǎn)主義。當這一預言沒有變成現(xiàn)實時,馬克思主義者并不承認這一理論是錯的并最終拋棄它,而是提出種種解釋來進行挽救。例如,有人這樣解釋:社會主義沒有出現(xiàn)在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因為二戰(zhàn)以后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福利政策,正是這些政策“軟化”了無產(chǎn)階級并削弱了他們的革命熱情,從而使得走向共產(chǎn)主義的進程暫時減緩了速度。經(jīng)過這樣的解釋,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就逃過了證偽而變得無從反駁,這就違背了可證偽性標準而與弗洛伊德理論一樣了。
應該承認,波普爾的證偽主義學說在邏輯上是明晰的,它依據(jù)的是證實與證偽的不對稱性原理:觀察到成千上萬只白天鵝,也不能證實“凡天鵝皆白”這個命題,但只要發(fā)現(xiàn)一只黑天鵝,這一命題就被證偽了。這就是形式邏輯中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是一個有效的邏輯推理。然而,正是這一有效的演繹推理,卻被發(fā)現(xiàn)不符合科學史的事實??茖W史上有太多的例子證明,科學家并不是一遇到反例就立即放棄他們的理論,相反,他們總是力圖找到某種解釋來證明“反?,F(xiàn)象”與他們的理論其實是一致的。牛頓的理論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當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天王星的軌道與牛頓理論的預測不一致時,他們并不懷疑牛頓理論的正確性,并沒有想到要拋開這一理論去尋找新的理論。他們只是想:是不是有一顆沒有發(fā)現(xiàn)的行星在圍繞天王星旋轉(zhuǎn),是這顆行星的存在干擾了天王星的運行,使它的軌道出現(xiàn)了攝動現(xiàn)象。順著這個思路進行觀察,天文學家果然發(fā)現(xiàn)了這顆行星,這就是海王星。
這個例子暴露出波普爾證偽主義學說的局限性:它把科學理論簡單化地等同于“凡天鵝皆白”的孤立命題,是一個認識上的失誤。事實上,科學理論是由諸多命題組成的龐大系統(tǒng),具有十分復雜的內(nèi)部結(jié)構。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結(jié)構可以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并由此投射出系統(tǒng)內(nèi)容的邏輯等級。也就是說,理論系統(tǒng)內(nèi)部的各個內(nèi)容,其邏輯地位是不一樣的,其中有一些是基本的、起決定作用的,有一些則不是。如果把理論系統(tǒng)中起決定作用的、不能輕易修改的基本原理叫做“硬核”,那么,其他不具有決定作用、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調(diào)整和修改的輔助性假說就叫“保護帶”。例如,哥白尼天文學的硬核,就是下面的這一原理:地球和其他行星沿著軌道繞靜止的太陽運行,且地球每天自傳一周。牛頓物理學的硬核,就是牛頓的三個運動定律及其萬有引力定律。
不難看出,硬核具有“少而精”的特點,就像公理系統(tǒng)中的公理一樣。但硬核之外的保護帶則不一樣,它是“多而雜”的:對硬核具有補充作用的明確表述的定律、初始條件以及觀察試驗結(jié)果中隱含的假定等,都屬于保護帶的范疇。很明顯,保護帶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缺少了這一部分,僅憑基本原理是無法得出具體結(jié)論的。正如邏輯推理不能光有大前提一樣,還必須具備小前提??茖W推理的“小前提”正是這些或隱或現(xiàn)的輔助性假說或曰背景知識,它們和作為“大前提”的硬核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相互牽連的有機整體即科學研究綱領??茖W研究綱領才是科學評價的基本單位?!霸u價任何科學理論都必須同它的輔助假說、初始條件一起評價,尤其是必須同它的先行理論一起評價,以便看出該理論是經(jīng)過什么變化而出現(xiàn)的?!雹伲塾ⅲ堇ㄍ兴?《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第36頁,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版。也就是說,我們評價的是包括背景知識在內(nèi)的一系列理論,而不是孤零零的硬核。因此,當反常出現(xiàn)的時候,不能簡單地把責任歸罪于硬核,還要考慮保護帶即背景知識是否有問題。事實上,當理論與觀察結(jié)果不一致時,科學家在信念的支配下通常會把修改的矛頭指向保護帶而不會指向硬核——他們堅信硬核是不會錯的。這樣,作為理論體系之靈魂的硬核就得到了保護,基本的理論框架因此而幸存下來,不會因為一個反常的出現(xiàn)而遭到否定。牛頓的理論沒有因為天王星軌道的攝動現(xiàn)象而被證偽,馬克思的理論沒有因為社會主義運動在西方的衰落而被拋棄,昭示的正是這一符合辯證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哲學新理論——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
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也叫“精致的證偽主義”,它的發(fā)明者正是波普爾的學生拉卡托斯。拉卡托斯意識到波普爾證偽主義的困難,通過吸收美國科學哲學家?guī)於鳉v史主義學說的某些洞見,發(fā)展了波普爾的理論,使得證偽主義從“樸素的”階段上升到“精致的”階段。精致的證偽主義優(yōu)越于樸素證偽主義的地方,從現(xiàn)象上看是更貼近科學史的實際,從本質(zhì)上看是更準確地揭示了科學理論自身固有的層次結(jié)構及其辯證發(fā)展規(guī)律。因此,這一理論對于科學的哲學探討具有普遍的方法論意義。
如果說僅憑感性經(jīng)驗我們難以厘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層次結(jié)構,那么,在有了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這一理論工具之后,我們便進入到理性的層面并獲得了某種新視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nèi)在結(jié)構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得以展現(xiàn)。當然,我們需要借用拉卡托斯創(chuàng)造的兩個新概念:“硬核”和“保護帶”。毫無疑問,這兩個概念也適用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只不過,要明確馬克思主義硬核,我們需要歷史與邏輯的雙重維度。
眾所周知,馬克思理論生涯的起點,是在“消滅哲學”的口號下發(fā)動的一場哲學革命,這場革命終結(jié)了笛卡爾以來的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哲學,實現(xiàn)了哲學領域的重大轉(zhuǎn)向,創(chuàng)立了以實踐為基礎的唯物論和辯證法相結(jié)合的嶄新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是在這種新世界觀的指導下,馬克思開始了長達四十年的對資本主義的政治經(jīng)濟學解剖,獲得了包括剩余價值論在內(nèi)的眾多理論成果,這些成果以“經(jīng)驗事實”的形式扮演著“小前提”的角色,它們與唯物史觀這一普適性的“大前提”相結(jié)合,構成了一個類似“三段論”的推理模式,科學社會主義結(jié)論就是在這個“邏輯通道”中“推演”出來的。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三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著嚴密的邏輯關系: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大前提,政治經(jīng)濟學是小前提,科學社會主義是結(jié)論。由于大前提是邏輯先在的,于是,在整個馬克思主義體系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歷史先在的又是邏輯先在的。歷史先在性與邏輯先在性的統(tǒng)一,正是科學研究綱領之“硬核”的本質(zhì)特征。據(jù)此,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看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硬核,是十分合理的。
除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之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內(nèi)容,能不能納入硬核之中?答案是否定的。硬核之所以是硬核,不僅因為它在時間上是先在的,更重要的是它貫穿于整個理論體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是整個理論體系的靈魂。正因為如此,充當哥白尼理論之硬核的,只能是“太陽中心說”;充當牛頓理論之硬核的,只能是牛頓運動三定律及其萬有引力定律。類似地,充當馬克思主義理論之硬核的,只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辯證法,因為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其辯證法才是貫穿整個馬克思主義體系的靈魂,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都不是。我們能從《資本論》中看出辯證法的影子,而不能從辯證法中找到《資本論》的痕跡??梢韵胂?,如果沒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沒有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哲學還沉浸在思辨的形而上學夢靨之中,滿足于抽象地“解釋世界”而不關心實際地“改變世界”,那么,像《資本論》這樣對資本主義世界具有破壞和摧毀作用的鴻篇巨著,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也就不可能產(chǎn)生。
我們還可以從反面進行思考論證。如果一定要把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原理塞進馬克思主義硬核之中,我們就不能解釋這樣一個事實:在馬克思主義產(chǎn)生之后的一百多年時間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保持著相當?shù)姆€(wěn)定性;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則沒有這種“韌性”,相反,它們表現(xiàn)出很大的“彈性”——當“反?!背霈F(xiàn)的時候,它們成為首當其沖的調(diào)整對象。事實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自產(chǎn)生以來變化是明顯的,很多原理相繼被修改甚至被放棄,并不斷有新的內(nèi)容充實進來。可以設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的展開,“反常”還會出現(xiàn),消除反常的理論創(chuàng)新活動將不斷地進行下去。當然,在“常規(guī)科學”時期,人們不會去觸動理論體系的硬核,需要對“反?!背袚熑蔚?,往往是那些附著在硬核之外的厚厚的保護帶。這層保護帶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深處,就是政治經(jīng)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及其它背景知識。
總之,在馬克思主義體系中,起支撐作用的、“一以貫之”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結(jié)論與前面所述“第一類”觀點顯然是一致的。不過這里存在一個邏輯問題:既然硬核就是基本原理,而馬克思主義硬核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那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自然也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這一結(jié)論顯然是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因為它至少不符合我們的直觀:一講到馬克思主義,人們馬上想到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社會主義的展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竟然不包括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內(nèi)容,這似乎是說不過去的。所以,高等學?!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科書在講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內(nèi)容之后,緊接著就介紹馬克思主義政治經(jīng)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內(nèi)容。這一安排無疑是恰當?shù)摹=鉀Q這一邏輯關系的關鍵點在于,必須也應該把教科書體系理解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其運用”。
On the Hierarchy Structure of Marxist Theory and Its Hard-core
(by CHENG Ben-xue)
The issue of levels has been a hard problem in the study of Marxist theory.To solve this problem,an effective way is to borrow 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arxist philosophy,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tific socialism,with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approach to Marxist theory,we can take as the“hard-core”those ideas that play a supportive role and are quite consistent in Marxist theories,so as to clarify the Marxist hierarchy.Through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in the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the basic hardcore principle is just Marxist philosophy.It is only the Marxist philosophy that is the soul and essence of the whole Marxist theory.
Marxism;hierarchy;hard-core
程本學(1963—),男,湖南常德人,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2011-08-01
A8
A
1000-5455(2011)05-0010-04
【責任編輯:王建平,于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