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書生
月影姍姍,
潮起無瀾。
憑高望、萬籟猶酣。
品茗吟詠,
詞淡香含。
正風兒輕,
花兒靜,
蟲呢喃。
神思渺渺,
忽到江灣。
念南塘、寄寓纏纏。
人生百代,
何計珠簪?
愿情由人,
意由我,
放歌還!
最是梅開三兩枝,
個中滋味有誰知?
群芳艷處春無寄,
應(yīng)笑癡懷勝我詩。
舊例于今懶續(xù)承,
癡兒心底憶花燈。
當年多少街前影,
哪得半分忘卻曾。
客寄姑蘇,忽接友人短信:“依然漁火對江楓,勾起悠悠思古情。果有寺鐘清入耳,請君寄我兩三聲”。玩味良久,成詩以復。
故人千里問江楓,
一片詩心亙古情。
我欲芒鞋尋舊跡,
為君探夢寄清聲。
江邊何處覓朱楓?
千載空傳不老情。
料是雙橋憐月冷,
漫天濁氣掩蕭聲。
歸鄉(xiāng)擬去看紅楓,
一樣風光別樣情。
綺夢已隨春事老,
閑云伴我踏秋聲。
故鄉(xiāng)老宅,因當?shù)匾?guī)劃拆遷將不復存在矣。留守老宅之三姐,亦將遠遷。生于斯長于斯,太多之記憶與夢繞魂牽,唯化一聲嘆息。
猶記當年建此房,
獨輪車底碾晨霜。
兒童不解爹娘苦,
鞭炮聲中幾斷糧。
多年漂泊已平常,
黑發(fā)如今更染霜。
誰憐夜夢時時起,
又見門前菜花黃。
未語先流淚兩行,
老宅風雨幾滄桑。
今留寸影同兄弟,
一木一磚心底藏。
莽莽寒流裹白沙,
難尋穿燕柳絲斜。
踏青猶恨東風弱,
把酒空嗟此物華。
野陌有憐昔照影,
高樓非復少年家。
依稀夢里陽春景,
應(yīng)是人間二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