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勇
(許昌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許昌461000)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英語人才需求層次的相應提高,英語寫作作為比較高層次的英語語言技能愈來愈受到重視。最近幾年,在教育部對本科院校開展評估以來,各高校教學改革取得很大進步,英語寫作課程改革在此背景下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這些成效和提高都是基于宏觀層次的,在微觀方面特別是跨學科的心理因素對英語寫作的影響研究卻很少涉及?;谶@種大的社會背景和改革現(xiàn)狀,自主學習視角下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就是自主學習模式下的學習者自我學習興趣、動機、態(tài)度、學習環(huán)境等影響到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的因素成為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自主學習又稱為 “學習者自主”,這一概念最初是由Hollec1980年提出。他認為自主是“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學習者具備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意味著學習者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內(nèi)容、材料和方法,能夠確定學習時間、地點和進度,并對學習進行評估。[1]Hollec的這一理論受到眾多學者的推崇和發(fā)展。Little(1991)認為,自主學習 “從本質(zhì)上說是學習者對學習過程和學習內(nèi)容的心理關系問題,即一種超越、批判性的思考、決策、以及獨立行動的能力”。[2]國內(nèi)學者針對自主學習的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并且逐步得到發(fā)展,比如束定芳(2004)認為自主學習應該包括學習者的學習態(tài)度、能力和環(huán)境等幾個方面。程曉堂認為自主學習有三方面的含義:一方面自主學習是學習者以態(tài)度、能力和學習策略為綜合因素的主導學習的內(nèi)在機制;第二方面他認為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法以及使用學習材料的控制權;第三方面他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模式。[3]縱觀過去的文獻,自主學習實際上指學習者自主確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進行學習監(jiān)督、評價學習結(jié)果的過程。[4]
自我效能也稱為自我效能感,屬于心理學范疇,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1977年提出,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進行的推測與判斷,自我效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目標的確立、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付諸努力的程度等,會影響學生的認知調(diào)控、情緒反應、活動效率、思維能力、潛能開發(fā)等。[5]自我效能感理論提出以來受到心理學界的極大關注,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我效能感理論引入教育領域,并引起極大興趣,眾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比如,盧潔(2005)認為學習者自我效能和學習策略呈顯著正相關。[6]王毅敏 (2006)指出自我效能和形式操練策略對學習成績有明顯正向預測作用。[7]翟旭閣 (2008)提出提倡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促進其全面發(fā)展為宗旨,改變學生單純地、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shù)闹R,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8]康建東 (2010)認為自我效能受學習者自身因素的影響較小,而學習策略則明顯受到學習者自身因素的影響。[9]自我效能感在現(xiàn)代生活、工作、學習以及各種活動交際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主學習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者認為學習應該是個主動發(fā)現(xiàn)的過程。自我效能是影響學習者在完成工作、學習、任務過程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在自主學習視角下利用自我效能促進英語寫作學習模式之中,自我效能感對英語寫作的影響有其明顯特點。(1)學習者興趣影響學習者的寫作動機;(2)寫作者對寫作環(huán)境的認知對學習者自我效能感也存在很大影響;(3)評價模式對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會產(chǎn)生不同影響;(4)學習者的性別、自身水平對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的認同也存在影響。在此背景下探討如何利用自我效能這一非智力因素促進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十分重要。
1.激發(fā)學習者寫作的興趣
學習者個體寫作興趣受到其本人已經(jīng)習得的知識影響。這種習得知識會直接作用于學習者的寫作興趣。班杜拉曾指出:“在擁有了相應的知識、技能和目標 (強化、誘因)時,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為的決定因素”,[10]也就是說已經(jīng)獲得的知識在對英語寫作者的自我效能中的興趣方面會產(chǎn)生極大影響。在自主學習模式中,如何激發(fā)學習者積極利用已習得的知識,進而喚起學習者對寫作的興趣,讓其已習得知識在興趣中得到運用十分重要。例如,在布置習作題目過程中,盡可能地向大部分學習者所處水平靠近,寫作材料盡可能是學習者熟悉的內(nèi)容。在選題方面,選一些與英語專業(yè)相關且是社會熱門話題、流行元素,能激發(fā)大部分學習者創(chuàng)作話題的熱情。促進學習者寫作的專業(yè)寫作,首先要學習者對其產(chǎn)生興趣,才能促進學習,進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
2.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習者寫作的環(huán)境
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會影響人對環(huán)境的選擇,一般來講個體會選擇能夠控制的環(huán)境而回避不能控制的環(huán)境。[11]寫作環(huán)境包括物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兩個方面。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下,寫作的物理環(huán)境也就是教室的選擇會影響到寫作者的自我效能感,在大的空曠的空間,比如會堂教室或者多媒體教室是不利于學習者進行寫作的,溫馨緊湊的小教室則會增強學習者創(chuàng)作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寫作水平。對于寫作的人文環(huán)境而言,主張與同學建立和諧的伙伴關系,同教師建立平等的益友關系,這對寫作的提高來講十分必要。和諧的同學師生關系對同一件寫作任務可以通過,探討共同提高,不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則會影響學習者對待困難的態(tài)度和完成任務的努力程度。比如,在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里,師生對待寫作任務的態(tài)度是積極合作提高的,而不和諧的關系下,這種態(tài)度則要大打折扣。因此,從自我效能的角度看,良好的物理環(huán)境、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對寫作者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3.采用多種評價模式,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班杜拉認為自我效能感的來源主要有言語勸說、情緒反應和生理狀態(tài)。[11]也就是別人的評價、勸說或者自我評價、勸說都會影響寫作者的效能感。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下,開展多種評價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十分重要。目前的英語寫作評價模式多采用終結(jié)性評價,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寫作水平。在評價過程中適時引進其他評價模式,比如檔案袋評價、自我評價、同伴評價等評價模式利用全面、客觀、發(fā)展的眼光去評價學習者的寫作。比如,采用檔案袋評價學習者的寫作材料,在評價過程中始終采取欣賞、贊許的態(tài)度對學習者進行鼓勵,面對這樣的評價模式,學習者的情緒反應是積極的,對面臨任務的生理狀態(tài)潛能也是能被激發(fā)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不僅獲得了很高的自信和成就感,也增強了學習者對英語寫作的興趣,提高了他們對英語寫作的水平。
4.找準著力點,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
班杜拉認為個體會根據(jù)自己的自我效能感確定生活目標,并在自己認為可能成功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采取行動,而可能導致失敗的行為則會被避免。[12]對于不同的學習者個體,自我效能的自我認同感不同,不同性別自我認同感不同,不同基礎的學習者自我認同的程度也有所差別。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下,如果提高英語寫作水平就要不斷強化學習者的自我認同感,強化學習者的自信心,也就是進而增強學習者的自我效能感來促進學習者的寫作能力。研究表明,自我認同感越高,自我效能也就越高,當個體具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時,對比較困難的任務會盡量完成。而自我效能較低時,則會影響到學習者完成任務的努力程度。對不同性別的個體,強調(diào)忽視性別的差異性;對于不同水平的個體,針對不同的個體特性,通過找準著力點贊揚鼓勵學習者,增強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來促進他們的英語寫作水平。
英語寫作是一門復雜的語言技能,在自主學習模式下,不斷增強學習者的自我認同感,增強學習者的自我效能對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能力有著獨特的作用。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是復雜的過程,很多學習者具有很好的基礎,但是缺乏自信,自我效能感低,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會受到阻礙。在自主學習的模式下,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習者的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習者寫作興趣,采用多種評價模式,增強學習者的自我認同感和自我效能的寬松環(huán)境,促進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
[1]胡勝高.課堂教學與自主學習相結(jié)合的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yè),2009(6):103-104.
[2]何蓮珍.自主學習及其能力的培養(yǎng)[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35(4):287-289.
[3]徐忠勇.教師在檔案袋自主學習中的角色定位[J].教學與管理.2011(2):32-33.
[4]熊蘇春,施錦芳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及教學策略 [J].教學學術月刊,2008(2):94-95.
[5]張恩秀.新教學模式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自我效能調(diào)查[J].教育與職業(yè),2010,33(11):189-190.
[6]盧潔.外語學習自我效能和學習策略關系研究報告 [J].山東外語教學.2005(5):83-87.
[7]王毅敏.自我效能、動機、觀念和策略對英語成績的影響 [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4(3):51-53.
[8]翟旭閣.大學生網(wǎng)絡自主學習影響因素研究 [D].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9]康建東.理工科大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效能、學習策略與語言水平的關系研究 [J].中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16(2):103-108.
[10]Bandura.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Freeman.1998.
[11]張慶宗.自我效能理論對外語學習策略教學的影響 [J].山東外語教學,2004(6):20-23.
[12]王林燕.運用網(wǎng)絡教學提高口語學習自我效能感 [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9,26(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