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哀悼文學(xué)與潘岳的文學(xué)成就

      2011-04-12 22:40:01李景奇
      關(guān)鍵詞:祭文潘岳文學(xué)

      李景奇

      (河南大學(xué) 出 版社,河南 開 封 4 75001)

      中國哀悼文學(xué)產(chǎn)生于先秦時期,到魏晉時已經(jīng)過了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國哀悼文學(xué)作為一種文學(xué)類型、文體形式在潘岳時代趨于成熟,潘岳的文學(xué)成就也主要體現(xiàn)在哀悼文學(xué)方面。本文試對中國哀悼文學(xué)及潘岳對哀悼文學(xué)的貢獻作一分析。

      一、中國哀悼文學(xué)的產(chǎn)生及其文化審美價值

      中國古代哀悼文學(xué)產(chǎn)生的源頭在春秋時代。《詩經(jīng)》中已有此類作品,如《邶風(fēng)·綠衣》、《唐風(fēng)·葛生》等。哀悼文學(xué)能成為中國古代文學(xué)的一個重要部類,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哀悼文學(xué)的產(chǎn)生是生活的需要。古代中國以農(nóng)耕為主,家國一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社會制度,這種制度重視等級,講究血緣,在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構(gòu)筑起了中國濃郁的倫理精神,如贍養(yǎng)父母,扶育子女,以及血濃于水等思想。而生命對于每個人都是唯一的,一旦失去,就意味著主體的完全毀滅。“愛之愈深,恨之愈切”,其“恨”其實不是對“愛”的對象本身所存在的“恨”,而是對他(或她)不能滿足主體的要求,或是主體失去了他(或她)而產(chǎn)生的“恨”。所以,中國古人一旦遭遇親朋好友,或妻子兒女死亡,就會陷入很深的痛苦之中,產(chǎn)生憾恨難平之感?!氨跤谏?哀莫大于死別”[1]。人們把其憾恨、悲傷、哀痛之情訴諸文字,或為詩、或為文,這樣,隨著生活中情感表達的需要產(chǎn)生了哀悼文學(xué)這一文學(xué)類型。

      其次,哀悼文學(xué)是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符號化的一種表現(xiàn)。儒家注重“慎終追遠”[2],如《荀子·禮論》中言:“禮者,瑾于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盵3]在中國儒家文化的長期浸染下,古人特別注重喪葬禮儀,如有的地方死人要停放七天后才能埋葬,而埋葬時還要有各種陪葬品,至親還要為其守孝,有的一年,有的三年等等。種種習(xí)俗反映在情感上,就強化了人們對死者的情緒反應(yīng),以及對生命失去的關(guān)注和痛惜,而哀悼文學(xué)反映的正是這種感情。

      最后,哀悼文學(xué)具有審美的價值。任何文學(xué)作品都必須擁有一定量的讀者,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如果哀悼文學(xué)有了產(chǎn)生的情感基礎(chǔ),又具備了發(fā)展的文化精神,但其作品或是沒人讀,或是讀之讓人感到痛不欲生、萬念皆滅,那就很難繼續(xù)涌現(xiàn),進而變化發(fā)展。哀悼文學(xué)作品雖然令人哀惋、凄惻,但并不會使讀者消沉、頹廢、厭世,相反,卻能使讀者的思想情感得到洗滌凈化甚至提高,有時還會激起其奮發(fā)拼搏的精神,這就是哀悼文學(xué)的審美意義。

      二、先秦兩漢魏晉哀悼文學(xué)的發(fā)展狀況

      先秦時期,以詩的形式寫哀悼之情的作品主要見于《詩經(jīng)》、《楚辭》。

      《詩經(jīng)》中除個別篇章無法確定外,后人多認為《邶風(fēng)·綠衣》、《唐風(fēng)·葛生》及《小雅·蓼莪》是悼亡詩。其中《綠衣》是鰥夫悼念亡妻之歌,《葛生》是寡婦為悼念亡夫而作,《蓼莪》則是征人還家后悼念父母雙亡的哀歌,其“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附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fù)我,出我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等詩句字字含淚,如泣如訴,令人為之動容。這些詩以樸素?zé)o華的語言唱出了人民悲愴的心聲。

      《楚辭》中屈原的《九歌》、宋玉的《招魂》和景差的《大招》等祭歌,纏綿悱惻,流播江南。在《招魂》中哀喚“魂兮歸來”,東西南北四方之地皆不可“止”,以使“魂來歸兮,反故居些”。這些祭歌伴隨著一定的祭祀活動而和唱,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除哀悼詩外,先秦時期哀祭文也開始產(chǎn)生。哀祭文中最早的形式是“誄”。最早的“誄“,據(jù)《檀弓》載為魯莊公之誄縣賁公、卜國,“誄”這種文體就開始于此,但該記載有其事而無文辭?,F(xiàn)存最早的誄辭是《孔子誄》,此誄中的“嗚呼,哀哉!”等呼號語,被以后的哀祭文廣泛套用。

      到兩漢時,誄辭盛極一時,而哀詩則發(fā)展緩慢,所存數(shù)量不多。其哀詩中最為有名的是漢武帝劉徹的《李夫人歌》,在這首詩中,有著三宮六院的漢武帝為已亡夫人作歌,表達了其深厚真摯的情感。兩漢時還出現(xiàn)了“臨終詩”,如孔融、歐陽建等有作品保留。另外還有《薤露》、《蒿里》等挽歌,前者送王公貴人,后者送士大夫庶人,這些作品都屬哀悼文學(xué)。“誄”雖產(chǎn)生于先秦,但真正得到發(fā)展卻是在兩漢時期。兩漢時期誄文很多,如揚雄《元后誄》、卓文君《司馬相如誄》、蔡邕《濟北相崔君夫人誄》、杜篤《大司馬吳公誄》、傅毅《明帝誄》、盧梢《酈文勝誄》,以及張衡《司徒呂公誄》、《司空陳公誄》、《大司農(nóng)鮑德誄》等。其體制為前列小傳,記敘死者生平,以寓頌揚之意;后四言誄辭,寫出死者榮耀,而托哀悼之思。前者多為散體,后者多為韻體。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誄碑》中所言:“選言錄行,傳體而頌文,榮始而哀終?!盵4]213

      同時,在兩漢時期,碑文也大量涌現(xiàn),其中許多碑文亦屬于哀悼文學(xué)范圍。蔡邕在哀悼性碑文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比如他的《伯夷叔齊碑》、《陳寔碑》、《郭泰碑》、《大尉喬玄碑》等,數(shù)量很多,其碑文總體而言,敘事全面扼要,詞采雅正潤澤,文詞清晰卻又變化無窮,新義巧出又超然卓立。劉勰曾言:“自后漢以來,碑碣云起。才鋒所斷,莫高蔡邕。”[4]214其體制是以傳體作序,以銘體為文,突出敘述死者的功德,表現(xiàn)其業(yè)績。

      另外,哀辭、吊文也在此時期相繼出現(xiàn),在文辭上哀吊要求“情主于痛傷,而辭窮乎愛惜”[4]240。一般是前用序文記死者生前德才、死因,后用韻語、四言、六言或騷體句來抒發(fā)作者惋惜哀傷之情。但早期哀辭主要用于幼弱兒童,“幼未成德,故譽止于察惠,弱不勝務(wù),故悼加乎膚色”[4]240。吊文的對象則較廣泛,如賈誼《吊屈原文》,借悲悼屈原以抒發(fā)自己受貶被冷落的憤懣之情;漢武帝《悼李夫人賦》則觸景生情,深深寄托著對李夫人的懷念。

      班捷妤的《自悼賦》,顧影自憐,衷惋凄惻,是后世“自祭文”的開端,而漢光武帝《臨吊侯霸詔》,在簡練地敘述其生平功業(yè)中寄托哀痛之情,是散體祭文的源頭。此后曹操《祭橋公文》開始正式以“祭文”命名,內(nèi)容以悼死者為主,其結(jié)尾中“尚饗”成為后代祭文的基本形式。

      總而言之,兩漢是哀悼文學(xué)發(fā)展史上的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哀悼詩繼續(xù)發(fā)展,哀悼文則出現(xiàn)新形式,并初步形成各自的體制特征,在哀悼文學(xué)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作用。

      到魏晉時期,哀悼文學(xué)進入了興盛期。在詩歌方面,有陸機的挽歌詩、挽歌辭,潘岳的《悼亡詩》等佳篇流傳后世,但此時哀悼文學(xué)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哀悼文方面。

      這一時期名篇迭出,誄辭有曹植《王仲宣誄》、阮籍《孔子誄》、潘岳《馬汧督誄》等,哀辭有曹植的《金瓠哀辭》、陸機《吳大司馬陸公少女哀辭》等,吊文有王粲《吊夷齊文》、陸機《吊魏武帝文》等,祭文有王殉《祭徐聘土文》、陶潛《自祭文》、顏延之《祭屈原文》等,還有辭賦體的哀悼文,如曹植《慰子賦》、潘岳《悼亡賦》、江淹《傷愛子賦》等。魏晉文人還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文體——哀策文。自曹丕《武帝哀策文》后,有曹?!墩缁屎蟀Р呶摹贰埲A《元皇后哀策文》等,其實此文體是古“誄”與哀辭的混合體。

      三、潘岳哀悼文學(xué)的成就

      潘岳是西晉中期的著名文人,他的文學(xué)成就與其哀悼文學(xué)作品是分不開的。劉勰說:“觀其慮贍辭變,情洞悲苦,敘事如傳,結(jié)言摹詩,促節(jié)四言,鮮有緩句;故能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金鹿》、《澤蘭》莫之或繼也?!盵4]240

      西晉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險惡的時代,文人名士在紛亂的政治漩渦中慘遭荼毒,使得“悲”成為那個時代的氣候與情緒。而潘岳又是一個“情深之子”,當他接連不斷地遭受親人故友不得壽終而離去的變故時,一篇篇含淚帶血的詩文便在他的筆端寫成。正如《文心雕龍·才略》所言:“潘岳敏給,辭自和暢,鐘美于《西征》,賈余于哀誄,非自外也。”[4]700

      潘岳現(xiàn)存的哀悼作品很多,據(jù)《全晉文》計,潘岳有誄13、哀辭8、哀吊4、碑文3、哀賦2,共計30篇。逯欽立《先秦漢魏南北朝詩》錄有潘岳哀詩6首。以上共36篇,這個數(shù)字在其同代人中可謂是首屈一指。而在蕭統(tǒng)《文選》中錄有潘岳哀文1、哀賦2、詩3、誄4,共10篇,顏延之居其次只有4篇。

      潘岳是個很有才氣的作家。他“少以才穎見稱,鄉(xiāng)邑號為奇童”[5]。但潘岳的才氣更突出地表現(xiàn)在哀悼文學(xué)的成就上,他的三十多篇哀悼作品不僅多種文體兼具,而且各體都有名篇為人稱道。比如他的《悼亡詩》三首,情景結(jié)合,刻畫細膩,把心中對亡妻的深厚感情抒發(fā)的淋漓盡致;而《哀永逝文》把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被稱為“哀詞絕調(diào)”;《寡婦賦》以極其凄涼的筆調(diào)刻畫了一個沉浸在永恒悲哀中的寡婦形象;《楊荊州誄》把哀痛與對死者生蒙重恩而死不能載奔的愧疚之情相結(jié)合,寫出了一種更為深刻的哀痛之情;《金鹿哀辭》則被劉勰稱為“莫之或繼”之作。在潘岳的哀悼詩文之中,其哀悼對象都是自己身邊的至親、朋友。《楊氏七哀詩》等悼亡妻,《楊荊州誄》等悼岳丈楊肇,《楊仲武誄》悼內(nèi)侄仲武,《母辭》、《哭弟文》、《從姊誄》、《妹哀辭》、《傷弱子辭》、《金鹿哀辭》分別悼其母、弟、姊、妹、子、女,還有《夏侯常侍誄》悼其友。骨肉親朋一個個地離去,使他陷入了一種刻骨銘心的哀傷悲痛之中不可自拔,在西晉動亂不定的社會里,潘岳只有在這些用真情實感寫出的哀悼文字里,以對死者生前的美好回憶,以及不幸早逝的深痛哀悼的形式,曲折隱晦地表達他對社會、對政治的種種不滿與痛恨。

      潘岳的哀悼作品按其所悼對象可大致分為四類:一是慟悼妻子弟妹,如《思子詩》、《悼亡詩》、《哭弟文》、《妹哀辭》等;二是傷親悼友之作,如《楊荊州誄》、《懷舊賦》、《為任子咸妻作孤女澤蘭哀辭》等;三是吊古傷今之制,如《吊孟嘗君文》、《馬汧督誄》;四是代筆應(yīng)時之作,如《太宰魯公誄》、《世祖武皇帝誄》等。在這四類中,除第四類帶有逢場作戲,有采乏情外,前三類全是潘岳滿含真情之作。《文心雕龍·體性》篇說:“夫情動而言形,理發(fā)而文見;蓋沿隱以至顯,因內(nèi)符外者也?!盵4]505讀潘岳哀悼詩文(指前三類),我們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蘊涵的真摯淳厚之情?!爸^原隰兮無畔,謂川流兮無岸;望山兮寥廓,臨水兮浩汗;視天日兮蒼茫,面邑里兮蕭散。匪外物兮或改,固歡哀兮情換”[6]172?!栋в朗盼摹穼懫拮拥氖攀朗顾X得山河慘淡,日月無輝,周圍的景物變得空曠蕭條,這種以主觀“情換”導(dǎo)致外物在感覺上的改變,若不是對妻子擁有一片癡情,是寫不出來這樣的文字的。文中還有“昔同途兮今異世,憶舊歡兮增新悲”、“戶闔兮燈滅,夜何時兮復(fù)曉;歸返哭兮殯宮,聲有止兮哀無終”[6]172等詞句,讀來令人“情往會悲,文來引泣”[4]240。

      潘岳不僅對妻子情深意長,從他的《思子詩》、《哭弟文》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他對子女、兄弟的一片真情。《思子詩》中,他思念夭折的幼子,深深長嘆“一往何時還,千載不復(fù)生”;《哭弟文》中他以“視不見兮聽不聞,逝日遠兮憂彌殷,終皓首兮何時忘,情楚惻兮??嘈?”來感嘆其弟的早逝。而在《寡婦賦》序言中,則以“良友既沒,何痛加之,其妻又吾姨也,少喪父母,適人而所天又殞,孤女藐焉始孩”幾句平實樸素之語,讓人感覺到了其內(nèi)心深處的沉痛哀思。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篇中說“安仁輕敏,故鋒發(fā)而韻流”[4]506。潘岳確實是以他文人的敏感與脆弱去感受那一次次真實的生死別離,并以滿含真情的詩文,去傾訴他對親朋好友的無限深情。

      潘岳的哀悼文學(xué),除了其情感上的真摯深厚外,還以其文辭的清麗曉暢、風(fēng)格的凄惋自然而獨樹一幟?!兜客鲈姟穂6]284三首,是潘岳哀悼文學(xué)的代表,也是其歷來為人稱道的作品。

      第一首“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6]284以物換時遷,引發(fā)傷逝情懷,妻子永歸黃泉,而已則朝命難違,將要遠任,睹物思人,不禁哀嘆:“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折?!盵6]284思而哀,哀而思,在聲聲的哀訴中,抒發(fā)著對亡妻的憂思之情。第二首“皎皎空中月,照我室南端”[6]286不同于第一首,是以空間由遠及近抒情,以感覺的由此及彼敘悲,秋夜冷月,凜凜涼風(fēng),衾單卻無人能“同歲寒”,此時應(yīng)是最思念亡妻的時刻吧,于是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長吁短嘆,涕淚沾襟。此詩所造的意境空寂孤冷,以最為悲凄的心情抒發(fā)了作者對亡妻的無盡思念。第三首“曜靈運天機,四節(jié)代遷逝”[6]288,嚴寒的冬日里,站在亡妻墳?zāi)骨懊?妻子的音容笑貌浮現(xiàn)于眼前,實在無法相信妻子已逝去一年,他的心靈還完全沉浸在妻子亡故的悲痛之中,而身體卻不得不遵朝命,去赴任。于是“徘徊墟墓間,欲去復(fù)不忍;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躕”[6]288。這三首《悼亡詩》在構(gòu)思上時空結(jié)合,語言親切自然,怨思哀情在清詞麗句間,回環(huán)反復(fù),綿綿不斷,得以淋漓盡致的抒發(fā)。

      潘岳的哀悼詩文,情真意切、凄惋自然。這種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的形成是由那個悲劇的時代,個人不幸的人生際遇和哀美的時代風(fēng)尚等多種因素決定的。潘岳哀悼詩文的出現(xiàn)標志了中國哀悼文學(xué)的成熟,此后梁朝江淹有《悼室人十首》,唐元稹悼妻之作等,都無不受他的影響。因此,潘岳的文學(xué)成就,也只有放在哀悼文學(xué)中,才能給以更為客觀、公正的評價,才能顯現(xiàn)出其創(chuàng)造性的價值。

      [1]單明壽.古代哀祭文發(fā)展簡說[J].文學(xué)遺產(chǎn),1985(5).

      [2]楊柏俊.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6.

      [3]王森.荀子白話今譯[M].北京:中國書店.1992:231.

      [4]劉勰.文心雕龍[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8.

      [5]房玄齡.晉書潘岳:卷5[M].北京:中華書局.1974:1500.

      [6]王增文.潘黃門集校注[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祭文潘岳文學(xué)
      我們需要文學(xué)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xué)溯源
      蘇軾所寫墓志銘與祭文里的人生觀
      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祭拜戲祖唐明皇之祭文簡釋
      中華戲曲(2017年1期)2017-02-16 07:10:16
      望塵而拜
      我與文學(xué)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美男子潘安是誰
      喚醒祭文的抒情氣質(zhì)
      文學(xué)
      如皋市| 海南省| 财经| 高台县| 眉山市| 朝阳市| 临朐县| 南宫市| 来安县| 修文县| 永丰县| 成都市| 自治县| 泸州市| 青龙| 上犹县| 江西省| 夏邑县| 隆德县| 同仁县| 北安市| 依安县| 曲阜市| 平定县| 宜宾市| 长岛县| 新晃| 涟水县| 鹿泉市| 中方县| 绥化市| 库伦旗| 石景山区| 收藏| 广昌县| 山东| 雷州市| 聊城市| 天祝| 高安市| 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