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成英
(浙江省衢州市圖書館,浙江 衢州 324000)
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列寧曾說過:“圖書館員是圖書館的靈魂”。著名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也認為:“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還是在于圖書館工作者”。無數事實證明,在圖書館所有的資源中,館員的作用是第一位的。績效管理在圖書館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中處于核心的位置。它把人力資源的各項功能整合為一個內在聯系的整體,并通過為圖書館個體設定個人目標進而與組織的整體目標和戰(zhàn)略相聯系。同時績效管理為個體的薪酬制定、培訓、晉升、工作安排、為來年的目標設定提供依據;為圖書館人員招聘和選拔提供參考。所以績效管理是實現人力資源開發(fā)的前提,鼓勵圖書館個體與組織一道確立個人的開發(fā)計劃,是掌握獲得和提高所需知識和技能的有效途徑。
績效管理最初由比爾和魯于1976年提出,是指通過改善員工的運作和提高團隊和個人的能力使公司不斷獲得成功。績效管理的思想精髓是以人為本,讓員工充分參與組織的管理過程,重視員工的發(fā)展,在完成組織目標的同時,實現員工個人價值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績效管理又是一種持續(xù)更新過程,包括績效協定、個人發(fā)展計劃、年度績效管理、績效評估等。績效評估是績效管理過程的主要活動,也稱績效考核、績效考評,即按一定程序、方法及指標定期對組織成員的工作績效進行評價。就圖書館而言,“績”是指圖書館的各級管理者在一定時間內經營圖書館所取得的成績,“效”則是指圖書館在一定時間內提供各項服務中所獲得的效益。簡言之,公共圖書館績效是指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效能以及資金和資源在提供服務中的效率的有機契合。公共圖書館績效管理概念可以表述為:通過對圖書館戰(zhàn)略目標分解和業(yè)績評價,將績效成績用于圖書館日常管理活動中,以激勵員工業(yè)績持續(xù)改進并最終實現圖書館戰(zhàn)略目標的一種管理活動。
黨的十七大提出“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這對于加快圖書館管理體制建設,完善公共圖書館服務支撐體系,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隨著信息技術和城市化建設的加快發(fā)展,公共圖書館無論在資源結構、服務方式還是服務理念上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前,只有變革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滿足圖書館不斷發(fā)展的需要。
2.1 引入員工績效管理。公共圖書館不僅可以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明確員工的工作目標和組織目標,促進圖書館員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提升,而且通過績效管理,圖書館明確了薪酬、晉升、培訓、紀律、職業(yè)發(fā)展等的績效考核體系,促使圖書館員工自覺學習,努力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期望值,促進員工工作態(tài)度的改善和工作技能的改進,激勵員工積極進取并取得優(yōu)異業(yè)績。各種獎勵機制的建立,能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挖掘員工潛力和特長,鼓勵他們?yōu)閳D書館貢獻才華和智慧。
2.2 績效管理對圖書館的各項工作也起到檢查和控制的作用。不僅對工作人員起到揭示當前工作效率和挖掘未來工作潛能的作用,并能調動個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強化圖書館的凝聚力,增強各部門之間的交流。
2.3 績效管理還能塑造民主化管理的圖書館文化。通過明確的績效標準對員工的業(yè)績進行對照考評,形成客觀、公正的評價氛圍,通過建立在業(yè)績基礎上的分配機制促進分配的公平性,構成圖書館透明的組織文化氛圍,促進圖書館集體形成公正、公開、公平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的形成便于員工與組織建立起心理契約,形成契約化的管理氛圍。在設定績效目標的過程中,員工參與設定自己的業(yè)績目標,客觀上起到了自我激勵、自我約束的作用,滿足其自我價值實現感的需要。這對于圖書館形成追求高績效的氛圍,塑造高績效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2.4 公共圖書館員工績效管理是利益分配和人力資源管理決策的基礎。傳統圖書館管理實行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干好干壞一個樣,嚴重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冃Ч芾硎菆D書館利益分配體系的重要基礎。通過員工績效管理活動可以加深對員工的了解,為組織對員工的管理決策如薪酬、職位升降、辭退、轉崗等提供依據,也可以解決員工的培訓、職業(yè)規(guī)劃等問題,有助于館員個人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更好地促進圖書館人力資源的開發(fā)。
2.5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運行效率、發(fā)展方向。公共圖書館只有在一整套科學合理的員工績效管理體系下運行,使圖書館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減少人治,增強法制觀念,各項工作和個人行為都有了規(guī)范的尺度,才能提升圖書館的服務績效,管理者才能敏銳地發(fā)現、解決問題;員工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潛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績效;公共圖書館也才能在信息社會中獲得更大的發(fā)展。
2.6 公共圖書館的績效管理是一項科學管理的系統工程,通過系統內各環(huán)節(jié)的運作和實施,可以及時、準確了解圖書館發(fā)展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和判斷,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解決。績效管理系統的良性運行,可以促進圖書館事業(yè)整體的運行和發(fā)展,保障圖書館有計劃完成短期和長期發(fā)展目標,使其創(chuàng)造最大的社會效益。
圖書館的績效管理是圍繞提高績效這一目標而實施的一整套管理活動和技術。它是把個人目標和圖書館及各部門宗旨、戰(zhàn)略目標和規(guī)劃整合起來以支持圖書館整體事業(yè)目標。這是評估圖書館內部管理效益的一方面。通過績效管理,圖書館員對自己的工作目標確定了效價,也了解自己取得一定的績效后會得到什么樣的認可,他就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期望值,如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提高自己勝任工作的能力,取得理想的績效。
3.1 文獻資源建設缺乏管理職責。圖書館在文獻資源建設中,館長、文獻采訪部門、采訪人員及其他有關部門對文獻資源建設承擔哪些責任,往往沒有給予明確規(guī)定,加之文獻資源建設被等同于文獻采集,沒有給出藏書結構的科學模式,只憑采訪人員的知識水平、個人經驗、習慣偏好進行抉擇,而館藏質量如何,滿足讀者對文獻需求的水平、程度、數量和質量如何,也無人進行分析和評價。這種無責任制的管理體制,無疑對文獻資源建設造成嚴重的影響。
3.2 服務效益難以量化。由于圖書館是公共服務機構,文獻資源建設績效評價缺乏市場價格,難以評比。比如:人人都知森林有凈化空氣功能,但要評估一棵樹最終凈化多少立方米的空氣卻難以衡量。假使圖書館今年圖書經費增加了100萬元,理論上,館藏增加以后對于研究型讀者的研究應有幫助,但如何看出其成效?發(fā)表的論文篇數增加多少才能看出這100萬元的成效?因為難以量化,評估指標只好忽略該因素,另以其它因素取代,這就造成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績效管理實際操作上的困難。
3.3 讀者對圖書館服務質量屬性重要程度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別。不同類型的讀者對圖書館服務質量屬性的重要性看法是不一樣的。比如:公共圖書館的研究型讀者群認為最重要的服務指標可能是服務科研的文獻保障率、館藏新穎性。而一般普通讀者群認為最重要的服務指標可能是館藏多樣化、設備現代化、空間舒適度。并且,讀者對圖書館服務質量的好壞認定上也是相當主觀的,難以量化,這使得圖書館績效管理在實際操作上同樣相當的困難。
3.4 績效管理體系不完善。績效管理過程以及績效指標的不完善,是圖書館績效管理效果滿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指標體系建立過程不嚴謹,往往會帶來考核結果的不公平,而考核結果的不公平,又會直接影響到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對圖書館的認同感以及后續(xù)的績效表現。
3.5 績效管理過程缺乏持續(xù)的績效溝通??冃贤ㄊ菆D書館績效管理的靈魂。如果圖書館管理者強制性地向館員分配任務或向讀者制定服務規(guī)則,讀者就會對圖書館產生不滿情緒,降低到館次數,從而降低圖書的利用率和滿意度;館員也會將其當作一種強制執(zhí)行的制度,產生逆反情緒,工作不主動不積極,從而降低工作績效,績效管理也失去其積極作用。
3.6 績效管理成了獎金分配的手段。績效考核的結果一定要和激勵系統相結合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但我們應該認識到,績效管理決不只是單純地為獎金分配服務的,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決不局限在獎金的分配上。圖書館績效管理并不是把讀者對圖書館的利用、館員的績效分為三六九等,然后兌現不同的獎懲措施。而是要著眼于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館員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績效的改善。通過管理者、館員與讀者之間持續(xù)開放的雙向溝通,不斷地對讀者、圖書館的利用以及館員工作能力進行績效指導,及時解決讀者在利用圖書館過程中、館員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4.1 績效管理體系建立實施要規(guī)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冃Ч芾砉ぷ饕涞綄嵦幈仨氂辛己玫闹贫缺WC,要針對績效管理的實施流程、目標指標及標準的設定、績效反饋跟蹤的方式方法、績效考核及結果應用等制定具體明確、公平公正、操作性強的績效管理辦法,并嚴格控制過程實施。
4.2 績效管理既有結果導向性,也具有行為導向性。它并不僅僅是績效結果的管理,同時也是對過程、行為的管理。因此,要建立階段性的績效評估與反饋機制,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對員工的工作指導,及時提出績效改進計劃,既是提升圖書館價值的過程,也是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的過程。
4.3 績效管理的實施必須以崗位分析、職責描述為基礎,必須有先進的管理信息系統支持和合理的薪酬管理體系支持。
4.4 績效管理是一個持續(xù)提高的過程。一個績效管理周期的結束是另一個績效管理周期的開始,因此,要通過績效分析,找出前一階段績效管理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水平,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運行效率、發(fā)展方向。圖書館只有在一整套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下運行,管理者才能敏銳地發(fā)現、解決問題;館員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其潛能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創(chuàng)造高績效。提高員工的權責意識、價值創(chuàng)造意識和收入風險意識,營造績效優(yōu)先的良好氛圍,公共圖書館才能更加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信息時代、知識經濟中獲得更大的發(fā)展。
[1] 蕭鳴政.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 張軍華.圖書館績效管理述略[J].中國科技信息,2007(18):25-26.
[4] 張曉彤.績效管理實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6] 黎剛.淺談以人為本視野下的圖書館績效管理[J].活力,2007(7):21-22.
[7] 黃建銘.人本觀視野下的高校圖書館績效評估研究[J].圖書館論壇,2007(8):26-27.
[8] 范敏.論公共圖書館績效管理[J].圖書館學刊, 2009(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