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術光 齊海鵬 (山東省諸城市社區(qū)學院昌城分院 262216)
?
雛雞白痢的預防和治療
郭術光 齊海鵬 (山東省諸城市社區(qū)學院昌城分院 262216)
本地一雞場飼養(yǎng)6000只肉仔雞,2日齡開始有雛雞死亡,6日齡時雞只死亡率升高。獸醫(yī)診斷如下:
雛雞精神不振,羽毛蓬亂,雙翅下垂,離群蹲伏,打盹,食欲降低,排白色粘稠糞便,并沾污肛門周圍的羽毛,干后堵塞肛門,致使排便困難,腹部鼓脹。急性病例不見下痢就死亡。有部分雞表現呼吸道癥狀。
剖檢病死雞,可見肝臟呈土黃色,有的肝臟可見白色點狀壞死灶,腹內卵黃比正常雛大,個別雛脾臟腫大,有的有腹膜炎癥狀。
(1)全血平板凝集試驗:刺破病雛雞冠或靜脈,采血一滴或一環(huán)在載玻片上與一滴雞白痢凝集抗原混合均勻,在1~3min內凝集,呈陽性反應。(2)采取病死雞只心臟、肝臟、肺臟、脾臟等病料進行微生物學分離培養(yǎng)為沙門氏菌陽性。革蘭氏染色:菌體不運動,無芽孢和莢膜,呈革蘭氏陰性小桿菌。
通過以上癥狀與實驗室診斷確診為雛雞白痢。
(1)預防:從無雞白痢病源的種雞場進雞雛;入雛前雞舍要進行嚴格消毒;飼料中投入抗菌藥物預防。如金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淘汰病弱雛,集中焚燒以防病菌擴散。(2)治療:對已發(fā)病雞群全群投藥治療,可用鹽酸左氧氟沙星可溶性粉、硫酸新霉素、乳酸環(huán)丙沙星、硫酸粘桿菌素、阿莫西林、頭孢噻呋鈉等藥按廠家說明書用量投藥治療。
(2011–06–21)
S858.31
B
1007-1733(2011)09-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