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東, 楊 琦, 王景杰, 秦 明, 張 超, 黃裕新 (第四軍醫(yī)大學唐都醫(yī)院消化內科, 西安710038;通訊作者,E-mail:jingjie@fmmu.edu.cn)
大量的臨床實踐和動物實驗證實電針足三里穴對胃運動具有雙向良性調節(jié)作用,促進病態(tài)胃運動趨于正常,對治療各種胃疾病療效滿意。電針的影響因素繁多,確切機制尚不明確。電針足三里對正常大鼠胃電的調節(jié)作用方面存有爭議,本實驗旨在通過研究電針正常大鼠足三里穴對胃電的影響,探討電針足三里穴對胃動力的調節(jié)作用。
1.1 材料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體重(200±20)g,由第四軍醫(y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6805-A型電針儀(上海醫(yī)療儀器廠),RM6280多導生理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成都儀器廠)。
1.2 方法
1.2.1 動物分組 所有大鼠均喂養(yǎng)于安靜、空氣流通、溫度(25±2)℃及相對濕度60%的動物房,自由飲水進食,飲用水每天更換。將大鼠隨機分為3組:足三里組、非經非穴組、正常對照組,每組10只。
1.2.2 穴位定位及電針條件 足三里組選取大鼠雙后肢腓骨小頭外下5 mm處,非經非穴組選取大鼠雙后肢足三里穴旁開5 mm處。電針參數(shù)為斷續(xù)波,頻率2 Hz,強度2 V,以大鼠雙后肢輕微抖動為宜[1]。電針時將大鼠固定于特制的有機玻璃籠內,清醒狀態(tài)下,于足三里穴或非經非穴點直刺7 mm,連續(xù)刺激30 min(期間每10 min提插捻轉一次),1次/d(上午8:00),持續(xù)5 d。正常對照組大鼠在每天同一時間固定30 min,但不行電針。
1.2.3 胃電實驗 所有大鼠均在上述電針或非電針處理的第5天做胃電圖。實驗前12 h禁食、6 h禁飲(1周前停止一切對胃腸有刺激或抑制作用的藥物)。腹腔注射10%烏拉坦(1 g/kg)麻醉,起效后固定大鼠,將參比電極固定于鼠尾,打開腹腔,在胃距幽門0.3-0.5 cm處漿膜面上埋置引導電極,隨后用37℃生理鹽水紗布覆蓋,連接導線,采用RM6280多道生理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對大鼠進行胃電描記,實驗參數(shù)如下:采集頻率400 Hz,掃描速度2 s/div,靈敏度25 mV,時間常數(shù)直流,濾波常數(shù)10 Hz,示波開,描記時間1 h。檢測指標:胃電波幅,放電頻率[2-6]。使用RM6280多導生理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讀取,保存胃電波數(shù)據(jù)。
足三里組與正常對照組和非經非穴組比較,胃電波平均波峰絕對值及放電頻率顯著增加(P<0.05,見圖1,表1),而非經非穴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胃電波平均波峰絕對值及放電頻率無明顯改變(P >0.05)。
圖1 電針對大鼠胃電圖的影響Fig 1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rats
表1 電針對大鼠胃電圖的影響(±s)Tab 1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rats(±s)
表1 電針對大鼠胃電圖的影響(±s)Tab 1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gastric electrical activity in rats(±s)
與正常對照組和非經非穴組比較,*P<0.05
?
針刺足三里組大鼠胃電波呈雙向改變,胃電數(shù)據(jù)整理后分為促進胃電組的胃電波幅為(47.13±0.44)mV,放電頻率為(0.19 ±0.06)Hz;抑制胃電組胃電波幅為(-43.41±0.62)mV,放電頻率為(0.17 ±0.03)Hz。
多項實驗表明,電針足三里穴能使紊亂的胃電及胃運動趨于正常,對胃電及胃運動具有雙向良性調節(jié)作用。針刺足三里穴可使過緩的胃電圖主頻上升[7-8],使亢進的胃運動降低[6],能使病理狀態(tài)下的胃電及胃運動趨于正常。電針的這種調節(jié)因受多因素的影響而呈現(xiàn)很大差異,尤其是在正常胃電及胃運動方面。劉桂蓮等[9]報道電針足三里穴對正常家兔胃運動主要表現(xiàn)為以抑制為主的單向調節(jié)作用;陳慧群等[3]報道電針足三里穴對正常大鼠胃運動主要表現(xiàn)為以抑制為主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常小榮等[10]報道電針大鼠足三里穴可使胃電活動增強。
電針足三里對胃電及胃運動的調節(jié)作用究竟是單向,雙向,還是雙向調節(jié)中某一調節(jié)方向占主導作用?電針調節(jié)作用的影響因素眾多復雜,中醫(yī)針灸學注重子午流注的時間操作,辰時(早上7:00-9:00)胃經最旺,此時針刺足三里較其他時間收效明顯[11,12],針灸效果與刺激量成正比,針刺后不再給穴位一定的刺激,其效果降低。單純留針數(shù)分鐘針感便會消失[4,5],本實驗采用傳統(tǒng)的電針方法,按照子午流注的時間操作,嚴格控制電針時間及效果,最后采用RM6280多導生理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檢測胃電,研究發(fā)現(xiàn)電針足三里使大鼠胃電波放電頻率增快,波幅增大,平均波峰的絕對值增大,進而促進或抑制雙向調節(jié)胃的運動,但本實驗尚不能證明在雙向調節(jié)中促進或抑制的單方向占主導作用,這與多數(shù)研究電針足三里能使胃運動趨于正常,雙向良性調節(jié)胃運動的研究結果吻合[2,3]。電針足三里穴為何會產生雙向調節(jié)胃運動的作用,調節(jié)點究竟在哪,調節(jié)機制究竟是怎樣,這些問題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研究。
[1] Wingo PA,Tong T,Bolden S.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1995,45:8-30.
[2] 蔣全德,王景杰,劉琳娜,等.白蘿卜提取物對大鼠胃腸動力影響的實驗研究[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06,15(3):292-294.
[3] 陳慧群,楊琦.電針足三里穴對胃電的影響[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9,9(5):854-855.
[4] 賈萍,陳剛,陳日新.電針“足三里”穴對家兔胃電節(jié)律紊亂調整的時間效應關系研究[J].四川中醫(yī),2007,25(3):12-13.
[5] Suzuki H,Kito Y,Hashitani H,et al.Factors modifying the frequency of spontaneous activity in gastric muscle[J].J Physiol,2006,576:667-674.
[6] Chacón M,Curilem G,Acu? ± a G,et al.Detection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applied to their electrogastrogram [J].Braz J Med Biol Res,2009,42(12):1203-1209.
[7] 陳莉.針刺運針與否對胃電圖影響的觀察[J].中國針灸,2004,24(3):189-190.
[8] 楊廣印,許金森,李來興,等.不同激發(fā)方式和激發(fā)時間對傳感效果的影響[J].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11(2):28.
[9] 劉桂蓮,劉芝敏,徐秋玲.中縫大核和藍斑在電針“足三里”穴調節(jié)胃運動的作用[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06,27(1):8-10.
[10] 常小榮,嚴潔,易受鄉(xiāng),等.電針“足三里”對大鼠胃電及腦腸肽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4,24(2):124-126.
[11] 張連城,張升堂,孫彥榮.辰時針足三里治療慢性胃炎[J].四川中醫(yī),1994,12(2):49.
[12] 單德紅,王德山.電針足三里對健康家兔胃電圖晝夜節(jié)律的影響[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1997,18(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