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苑二剛
中國經濟半年報
穩(wěn)定物價先看豬?
□ 本刊記者 苑二剛
今年6月,57.1%的價格漲幅,使豬肉成為日用品中的“奢侈品”。讓百姓吃得起,是“穩(wěn)定物價,保障民生”的第一步。
中國經濟的“健康度”需要階段性數據分析,普通民眾對經濟“健康度”的看法,多是從自身物價體驗、收支預算,做出的感觀評判,2011中國經濟半年報則帶著數字背后的理性、經濟工具下的專業(yè),向我們展示中國經濟半年來的種種。我們希望,這些數字不止是結果,更是啟示。
7月13日上午, 2011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044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6%;其中,一季度增長9.7%,二季度增長9.5%。6月工業(yè)增加值更達到15.1%,創(chuàng)去年5月以來最高。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41元,同比增長13.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上半年CPI同比上漲5.4%。
權威人士表示,在“經濟增長硬著陸”的的顧慮被打消后,維持物價的穩(wěn)定,保障生活穩(wěn)定成為政府的首要任務。作為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肉類--豬肉的價格穩(wěn)定則成為關鍵。
增長數據吹散了之前籠罩在市場上的“硬著陸”陰霾,粉碎了此前甚囂塵上的中國經濟或“硬著陸”的猜測和傳言,表明受城市化進程的強勁拉動及新產業(yè)發(fā)展政策的持續(xù)刺激,中國經濟繼續(xù)保持“自主增長”態(tài)勢依然具有堅實的市場基礎。
多家預測機構紛紛維持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氨M管從PMI數據下滑、商品進口減少以及相關政策導致房屋、汽車銷售下降等方面來看,中國經濟確有一定減速,但經濟活動仍然十分強勁,這包括非汽車零售銷售活躍、城鎮(zhèn)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穩(wěn)定以及薪資增長保持上行趨勢等方面。預期年內國內生產總值將繼續(xù)按類似速度增長?!?摩根大通中國區(qū)全球市場業(yè)務主席李晶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開始關注經濟運行的宏觀數據,因為這些數字和圖形背后,是事關我們每個人的住房、就業(yè)、收入、物價的各項民生指標,而物價指標則成為重中之重。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分析,收入增幅明顯偏低??鄢浺蛩兀忻袷杖朐龇?.6%,農民收入增幅13.7%。這兩個偏低的數據中,已包含有農產品價格上漲和勞動用工工資較大增長的“積極因素”——百姓收入增幅之所以依然偏低,通脹無疑是主要的“直接殺手”。
數據顯示,物價連續(xù)三個月維持在5%的漲幅以上,6月份更是創(chuàng)下了36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為6.4%,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豬肉價格同比增長了57.1%。
而食品價格大漲,豬肉價格成為眾矢之的,進入夏季尤其是6月中旬以來,豬肉價格更是一飛沖天。截至目前,零售市場的豬肉價格依然不穩(wěn)定。一頭出欄的生豬價格,則從往年的11元每公斤上漲到23元每公斤。
豬肉作為中國人食用量最大的肉類,其價格波動,不僅在統計學上影響CPI指標的走勢,更是在事實上影響居民的物價體驗。豬肉是物價傳導鏈條的極重要一環(huán),對宏觀經濟及政策的影響很大。謂之事關大局,亦不為過。
物價一邊連民心,另一邊關乎社會穩(wěn)定。豬肉價格的飛漲成為政府高層的心頭之憂。在十天的時間里,溫家寶總理三次過問豬肉價格。就在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的前一天,由溫總理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研究豬肉生產問題。會議制定了加大生豬生產扶持力度,加強生豬公共防疫體系建設等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政策措施。
這些政策措施發(fā)出了明確的信號:保障供給,保障民生,穩(wěn)定物價。
在13日上午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統計局盛來運表示,下半年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是治理通脹,保持物價穩(wěn)定。
從影響物價的因素來看,國內面臨著成本長期上升的壓力,物價調控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盛來運認為,維持物價穩(wěn)定的有利條件在增加:第一是今年夏糧繼續(xù)豐收,有利于降低通脹預期;第二是絕大多數工業(yè)品供過于求的格局沒有變化;第三是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我國工業(yè)品出廠價格(PPI)和工業(yè)品購進價格環(huán)比指數已經連續(xù)兩個月回落;第四是我國實施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連續(xù)收縮流動性的積極作用正在顯現;第五是翹尾因素的影響在下半年會逐月縮小。
“7月應該是物價上漲的高點,之后開始逐步回落。按我們的估計,大概在四季度,CPI可能回落到4%左右,全年物價漲幅將控制在5%以內?!敝秀y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預測。
□ 編輯于俊霞□ 美編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