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煒明
1974年,劉慶棠擔任文化部副部長,分管電影。當時,毛澤東得了白內(nèi)障,醫(yī)生和秘書都希望他減少看書看報看文件。但毛澤東非常喜歡看書看報,少看文件他可以接受,讓他不看報紙不看書,他就不同意了。毛澤東晚年脾氣很大,受到限制非常不高興,會罵人。
身邊的工作人員知道毛澤東喜歡看電影,為了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就建議他多看一些電影,少看書報。毛澤東喜歡看的電影有幾類:一是獲得國際大獎的影片;二是傳記類影片,《林肯傳》、《拿破侖傳》他特別喜歡;三是園林風光影片,最喜歡英國片。毛澤東聽說有好電影,就會把看著的文件放下,馬上看電影,非常高興。
華國鋒知道毛澤東喜歡看電影,考慮到他已經(jīng)看過很多外國電影,就叫劉慶棠想辦法弄一些香港影片回來,看看毛澤東喜不喜歡。
當時,內(nèi)地和香港沒有文化交流,劉慶棠帶著華國鋒的條子,坐飛機到廣東,找到廣州軍區(qū)政委、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韋國清。華國鋒的條子上,沒有說明是毛澤東要看香港電影,上面寫著:“劉慶棠分管電影,他要看一些香港的電影,希望韋國清同志幫忙解決?!表f國清看了條子,不相信是劉慶棠要電影,就試探著問:“是不是你看?你看要華國鋒批示?是毛主席要看吧?”劉慶棠說:“你說是誰看就誰看吧。”當時要搞香港電影,確實非常難,韋國清一時也沒有門路,只好帶著華國鋒的條子,把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梁威林叫到廣州商量。正好,梁威林的一個律師朋友是香港邵氏電影公司老板邵逸夫的好朋友,梁威林就通過他向邵氏電影公司借影片。
這位大律師帶著劉慶棠開列的毛澤東喜歡看的電影清單,到邵氏電影公司的片庫里挑影片。當時,李小龍的電影在世界上已經(jīng)引起轟動,但內(nèi)地一點都不知道。劉慶棠知道李小龍的影響,也知道李小龍電影很風行,就特別交代梁威林轉(zhuǎn)告那個大律師,李小龍的影片也要借幾部。
當時,邵逸夫和內(nèi)地沒有什么聯(lián)系,聽說內(nèi)地要借影片,非常緊張,以為內(nèi)地要批判他的電影。律師朋友安慰他說:“怕什么啊,現(xiàn)在尼克松都到了北京,你為什么不能夠以電影為紐帶,和北京搞好關(guān)系呢?”最終,邵逸夫接受了這個朋友的建議,同意把影片借給內(nèi)地。
當時借到的李小龍主演的電影有三部:《精武門》、《猛龍過江》、《唐山大兄》。影片從香港到北京,一路快件,誰都不準攔。到北京后,劉慶棠先看,看完馬上送給毛澤東看。給毛澤東放電影的放映員姓康。每次來文化部取影片,都由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親自出馬,張玉鳳、毛遠新和8341部隊的政委都來過。
劉慶棠后來問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毛主席喜不喜歡看香港電影。張玉鳳說:“喜歡。凡是來了好電影,他往往文件都不看了,馬上看電影。特別是看李小龍主演的影片,一個人一邊看,一邊鼓掌,還不停稱贊功夫好、打得好。”
劉慶棠說,一般借香港的電影,毛澤東要看十幾天,斷斷續(xù)續(xù)地看,每次看幾分鐘。而李小龍的電影,毛澤東要留一個月,反復看。正是因為毛澤東喜歡,中國當年就引進了李小龍的大片《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
邵逸夫也因此和內(nèi)地的關(guān)系慢慢升溫。他先后到大慶、大寨和上海等地秘密參觀。劉慶棠以文化部的名義親自打報告,向中央請示要請邵逸夫回來。中央因為毛澤東看過幾部李小龍電影的關(guān)系,很快就批了下來。改革開放以后,邵逸夫回內(nèi)地辦學校,幾乎遍及每個省,這一切,都與毛澤東先前看過邵氏電影公司拍攝的李小龍電影有關(guān)。
“李小龍的電影,成為邵逸夫了解內(nèi)地和進入內(nèi)地的第一個腳步。”劉慶棠說。
(摘自《羊城晚報》圖/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