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讀史,發(fā)現(xiàn)古今許多事情情同一理,有的甚至如出一轍,所不同的是其“形式”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有了新的變化,而其“內(nèi)容”仍與古時相差無幾。就像那“神鞭”,“鞭子”沒了,“神”還在。比如大夫或諸侯豢養(yǎng)“門客”之事,當今有些地方仍有其“神似”之處。
戰(zhàn)國時期,一些大夫或諸侯為了培植黨羽,增強勢力,大批豢養(yǎng)“門客”,有的也叫“食客”或“賓客”。最著名的有齊國的孟嘗君田文,他養(yǎng)有“門客”三千多,其中有各種各樣的人才;還有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養(yǎng)有“門客”數(shù)千,名人毛遂就出自他的門下。孟嘗君和平原君都曾官至宰相,權傾一方,名滿天下,其中不乏“門客”們的功勞。今天一些“大夫”或“諸侯”繼承了戰(zhàn)國時養(yǎng)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其門下也有一大批“門客”或“食客”,他們相互之間關系密切,互相依存,互相幫助,不是兄弟勝似兄弟。“大夫”、“諸侯”需要“名聲”時,“門客”們會大力宣傳;“大夫”、“諸侯”需要“選票”時,“門客”們會全力拉票;“大夫”、“諸侯”有難時,“門客”們會傾力相救。這些做法與過去沒有多大區(qū)別。所不同的是,過去叫“養(yǎng)士”、“延攬賓客”,現(xiàn)在叫“培養(yǎng)”、“選拔干部”;過去叫“問話”,現(xiàn)在叫“考核”;過去叫“才士”,現(xiàn)在叫“人才”;過去叫“跟隨”,現(xiàn)在叫“保持一致”;過去養(yǎng)“門客”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作用,成就一番事業(yè);今天養(yǎng)“門客”是為了在位時說話有人聽,遇到麻煩時有人解決,退休時有人照顧。一句話,過去的“養(yǎng)士”之風在今天不但沒有失傳,而且“發(fā)揚光大”了。
過去“養(yǎng)士”的“大夫”、“諸侯”們對“門客”大都優(yōu)待有加。孟嘗君在接見“門客”時,他會問“門客”親人的住址,他的屏風后有位書記作紀錄。“門客”走后,他就派人到“門客”親人家中,專程問候,贈送禮物?,F(xiàn)在的“孟嘗君”對“門客”也很優(yōu)待,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有什么好事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門客”,提拔時不管群眾有多大意見,也不管有沒有位子,就是“力排眾議”,或是把別人調(diào)走,也要把“門客”提起來。
過去的“門客”有下客、中客、上客之分,在孟嘗君那里,下客住“傳舍”,中客住“幸舍”,上客住“代舍”。下客“食無魚”,中客“出無車”,上客既有魚吃又有車坐。當今的“門客”則有“一環(huán)”、“二環(huán)”、“三環(huán)”之說,“一環(huán)”內(nèi)是最親近、最貼心的,是可以無話不說、無事不辦的,“二環(huán)”次之,“三環(huán)”再次之。與此相對應,對“門客”的安排便有局級、處級、科級之分,級別不同,權力、待遇則不一樣?!叭h(huán)”的沒“魚”吃,“二環(huán)”的沒車坐,“一環(huán)”的又有魚吃又有車坐。所不同的是,這個“魚”是魚翅,這個“車”是奔馳、皇冠,比孟嘗君的魚和車好得多。
過去的“門客”有雞鳴狗盜之徒,甚至有犯罪逃亡之人,他們有“前科”,但又有一技之長,關鍵時能為主人排憂解難。當今“門客”中也有雞鳴狗盜、吃喝嫖賭之徒,也具有“闖紅燈”的特長,也有幸靠上了大樹,在關鍵時刻也發(fā)揮了作用。好多“大夫”、“諸侯”不方便出面的事情,比如找小姐、敲老板的竹杠等都是由具有雞鳴狗盜特長的“門客”們?nèi)ジ愣ā?/p>
無論過去還是今天的“門客”,都有一個本質(zhì)的特征——只對主人負責。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端人家的碗,就得歸人家管?!甭杂胁煌氖牵^去是孟嘗君的“門客”就直言對孟嘗君負責,是平原君的“門客”就直言為平原君服務。現(xiàn)在呢?不管是誰的“門客”,都信誓旦旦“向組織負責”、“為人民服務”??伤麑嶋H做的又是向個人負責,為個人服務。這種情況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也不無道理。因為他的“碗”是個人給的,不是組織給的,他憑什么對組織負責?
【原載2010年第18期《法制博
覽》】
插圖 / 各有所用 / 阿薩迪·賈
比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