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艾禾
時至今日,趙汝蘅仍然總在做著芭蕾舞的夢。
“我怎么找不到我的腳尖鞋了呢?更衣室、以前的宿舍都找不到我鞋包里的鞋怎么都沒有了?我要把這段舞整個再重跳一遍”離開舞臺已經快40年了,趙汝蘅依然無法將自己從芭蕾舞中拔出。
趙汝蘅,1955年進入北京舞蹈學校,到1972年因傷徹底告別舞臺,這中間除去搞運動、下基層鍛煉、養(yǎng)傷等等,真正跳舞的時間只有十幾年。但是,芭蕾卻影響并永遠鎖定了趙汝蘅的一生。
白家莊的世外桃源
1955年,趙汝蘅11歲,從天津小學畢業(yè),正是個愛美愛跳舞的小姑娘。一天,小學老師叫她去參加一個面試,她和兩個同伴一起去的。
那是北京舞蹈學校的招生考試。
“招生的老師對那兩個同學說,‘你們回去吧,說她們將來身材會發(fā)胖。而留下了我,說我的腿長?!壁w汝蘅對《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回憶說。
后來還有幾輪復試。孩子們只穿背心褲衩,老師從身前身后看。不但要量身材比例,還要做踢腿、下腰等動作。趙汝蘅記得,老師問她:“你是小資(后來才知道指舞蹈家資華筠)的妹妹嗎?你的鼻子墊過嗎?”她被問得莫名其妙。是否被錄取,也全然不知。
直到有一天,北京舞蹈學校的王連城老師到她家去家訪,商量入學用品的準備,趙汝蘅才知道,自己被錄取了。
媽媽根本不愿意讓她去學芭蕾舞。在她心目中,讀正規(guī)學校、將來上大學才是正道。何況當時,趙汝蘅已經準備進一個非常好的中學了。
趙汝蘅為此賭氣,跟母親好久不說話,她一心一意要去。11歲的小女孩,已經進入了逆反期,她朦朦朧朧覺得,去舞蹈學校,第一,可以學跳舞,自己特別高興;第二,可以到北京,從此離開家,獨立生活!
此時,北京舞蹈學校剛剛成立一年。學校建立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在中國搞芭蕾舞。
在此之前,中國大地上鮮有這種源于歐洲的典雅舞蹈。除了極個別舞蹈家外,只是在上海和天津的租界中,有流亡的白俄芭蕾教師,教授一些富家女孩跳這種舞,算是一種藝術熏陶。
趙汝蘅小時在天津看過一張?zhí)璧恼掌?,是一個小女孩穿著白色的芭蕾舞紗裙在劈叉,她覺得很漂亮。那是她去北京舞蹈學校之前對芭蕾舞的唯一認識。沒想到后來,她和照片里的這個小女孩竟成了同學和好友。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蘇聯是世界芭蕾舞強國,而中共的領導人們,很多又是芭蕾藝術的愛好者和傾慕者,請?zhí)K聯專家來幫中國建立芭蕾舞藝術殿堂,就成為順理成章之事。
蘇聯專家首先幫助中國培訓出了第一批芭蕾舞教員和芭蕾鞋制作師傅。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1954年,北京舞蹈學校在京東白家莊的一處平房院里成立了。
白家莊,這個今日毗鄰CBD的繁華鬧市,當年完全是荒郊。趙汝蘅入學第一天的感受,就是被蚊子咬。冬天時,學校沒有暖氣,生的是大煤爐。但在當時,那里的生活條件優(yōu)越得已經遠非尋常百姓所能想象。
“早上喝豆?jié){,看到高班同學在那里撈雞蛋,原來豆?jié){里面甩了很多雞蛋。或者是發(fā)煮雞蛋,最多時一次發(fā)四個,吃不了就在雞蛋上畫小人。每天下了課都發(fā)水果。還發(fā)黃油、果醬。每周伙食都是有搭配的。”趙汝蘅回憶道。
當時學校是蘇聯專家治校,學員的營養(yǎng)保證,是專家們提的要求之一。在國家還是百廢待興的年代里,這里簡直是個天堂:不但提供高標準伙食,而且發(fā)練功服裝及各種生活用品,第一年入學的同學連棉衣都發(fā)。學費當然是全免的。
一切的保證,就是為了讓學員們能承受芭蕾舞訓練的嚴酷。
在“紅舞鞋”上立腳尖
趙汝蘅開始上芭蕾課后,才知道學芭蕾之苦。
芭蕾舞在民間又稱為腳尖舞,這種起源于意大利、成熟于法國的高雅舞蹈,以立于腳尖的姿態(tài)將人體的挺拔之美展現到極致。在文革期間中國大陸只有八個樣板戲可看的時候,不知有多少小女孩看了《紅色娘子軍》后悄悄在家里練習過踮腳尖——當然,踮不起來。
“沒有經過訓練的人踮不了腳尖。即使你穿專用的腳尖鞋也不行?!壁w汝蘅說。
當年她們練習立腳尖,先經過半腳尖,再到腳尖,第二年才可以真正踮起腳尖來。而這個過程的那種疼痛,是沒練過的人根本沒法體驗的?!拔覀冞@些人腳趾感染啊,得甲溝炎啊,有時指甲翻了掉了。那時候,只有用紗布再纏上,再去‘跺、跺、跺,繃腳尖”直至腳上積累起足夠的老繭和力量。
訓練的日子在外人看來單調枯燥。每天一早醒來,就是想著老師的要求,怎樣一招一式把這些要求實現得完美。是不是胳臂像天鵝般柔美?是不是有手指尖能滴下水來的感覺?蘇聯老師非常嚴厲,動作不符合要求不但會罵,而且會打。
有一次趙汝蘅的姐姐來看課堂訓練,看到此情景說要去上告,趙汝蘅急忙阻止,說老師打我們就是愛我們。老師要是老不管你,說明你這孩子沒人注意?!拔覀兲貏e期望別人注意我們。在課堂上老師要是老管你,這一天都覺得舒服?!?/p>
上五年級的時候,趙汝蘅就被蘇聯專家選做《吉賽爾》里的第二女主角,演“鬼王”?!爱敃r排練了很久,最后到首都劇場彩排。一上臺,燈光一打,我在轉圈時就找不到方向了。彩排完后,蘇聯專家把我拉到臺上,別的話都沒說,就是要求我把要跳的所有變奏,一段段全部重跳一遍。我是一邊哭,一邊穿著布鞋跳的。這些經歷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p>
但是,很奇怪,訓練得越艱苦,趙汝蘅們反倒對它越迷戀。
“芭蕾舞是什么呢?你可以把整個身體從手指頭尖到腳趾尖,全身都拉到一個最漂亮的線條上。你感覺你是在享受。另外,你不是在枯燥地跳舞,要聽音樂。你還要記住老師對你的要求。手要放在胸前,頭在哪兒,呼吸是什么細節(jié)很多可能一下子消化不了,所以回到房間里還會想啊想啊,你的生活和舞蹈就纏在一塊了。”
記得當初舞蹈學校來招生時,趙汝蘅看著那些隨老師來的已經訓練過一年的學生,覺得他們身上有種說不出的美。后來她明白了,這種舞蹈就是能讓人變得挺拔,變得美。
上一年級時,趙汝蘅在更衣室里偷偷去摸上一班同學的腳尖鞋,偷偷地試穿。雖然按要求她們要第二年才正式開始立腳尖,但她迫不及待,扶著墻就想試著站起來。后來,她回家一定要帶著腳尖鞋?!敖o他們立腳尖看,算是‘臭顯吧。用我伯父的話說,家里‘回來個小洋人了!”
“老天爺在每個人身上總不會給你那么完美。你可能跳芭蕾的條件不夠好。也許你長得夠好了,但跳轉的能力又不夠但是我要求我做得最漂亮。這是我每天都希望去做的,這種東西就讓你無止境地去追求。所以芭蕾舞這東西在你心目中就是一個宗教?!壁w汝蘅說。
曾經有一部電影《紅菱艷》,片中的芭蕾舞劇說的是穿上了紅色舞鞋的女演員如同中了魔法,會一直不停地跳下去直至力竭。11歲的趙汝蘅也一樣,在偷偷試穿腳尖鞋后,這雙紅舞鞋就再也脫不下來了。
“末代天鵝”的絕響
1958年6月30日,中國版《天鵝湖》在北京天橋劇場公演。這是北京舞蹈學校的孩子們的輝煌亮相,也是芭蕾舞藝術在中國的空前啟蒙。當時劇中領舞的白天鵝,就是著名演員白淑湘。
一年半后,1959年12月31日,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成立,這是中央芭蕾舞團的前身。
那時,這群跳芭蕾的孩子們集三千寵愛于一身。
趙汝蘅記得,上世紀50年代,幾乎每個周六,他們中都有人被團領導指派,到北京飯店七樓跟中央領導人跳舞。這些領導人,包括周總理、劉少奇、朱德、陳毅、李先念“跳舞間歇他們會和我們聊天,關心我們的生活,囑咐我們要多喝豆?jié){保持身材他們很親切,沒架子,后來都認識我們了,叫得出我們的名字?!?/p>
《天鵝湖》是中央芭蕾舞團在那個年代的巔峰之作。一部歐洲芭蕾舞的經典,直接拿到了毫無芭蕾文化傳統的中國觀眾面前,許多中國人——包括從朝鮮前線回來的志愿軍戰(zhàn)士,面對著穿著短短白紗裙的小天鵝們,根本不敢正眼去看。
“他們當時那么窘,你們是什么感覺?”
“我們就是覺得挺好笑挺好玩的。我們這些芭蕾演員,實際上在演藝界中是最樸實的一群。我們整天就想著怎么玩命把舞跳好,沒什么別的想法?!?/p>
還是在舞蹈學校讀三年級時,趙汝蘅已開始參加《天鵝湖》的排練,1963年,她也成了《天鵝湖》中的白天鵝?!澳菓撌恰┐禊Z了,到1964年就不讓跳了?!?/p>
那時,中國的政治氛圍越來越緊張,蘇聯早已變成“蘇修”,蘇聯人帶來的《天鵝湖》自然也在批判之列。中央芭蕾舞團不再是備受優(yōu)待的特區(qū),他們像全中國人民一樣,深深卷入到政治風云之中。團員們上山下鄉(xiāng),奔赴廠礦農村為工農兵演出?!?0天里,徒步背著行李,走到一地就搭臺演出,那對我的腳傷害得挺大的?!壁w汝蘅回憶說。
這是全世界芭蕾舞界都沒有見過的奇景:冰天雪地里,芭蕾舞演員們在腳幾乎凍僵的情況下,在露天土臺上跳著腳尖舞。
這個時候的中國芭蕾,已不見了王子公主,柔弱的天鵝都變成了堅強的女兵。
1967年6月15日,中央芭蕾舞團在民族宮禮堂上演《紅色娘子軍》,趙汝蘅出演瓊花。她的腳趾關節(jié)在演出中突然錯位,倒下了。趙汝蘅永遠忘不了這一刻?!耙幌伦泳蛿嗔四愕膲粝?,一下子就不能跳了?!?/p>
接下來,是手術,休養(yǎng),又是手術。周恩來親自過問了趙汝蘅的治療。但到了1972年,《沂蒙頌》彩排的時候,她發(fā)現自己站不起來了。骨頭錯位,每站一下,就聽得骨頭響一聲?!拔矣形迥瓴荒芴徇@個情景?,F在也不愿提?!?/p>
趙汝蘅從此再沒上過舞臺。那年,她28歲。
受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在農村演出時受到的傷害,也有訓練和自己身體上的原因。對于趙汝蘅來說,受傷給她最大的打擊是:如果不跳舞了,該干什么,還能干什么?
芭蕾是終身信仰
趙汝蘅曾經一度想去報考剛組建的電視劇制作中心,聽說可能是在劇組當場記。但是當場記需要跟著到處奔波,她的腳不行,跟不上。她又去外語學院旁聽,學了外語將來有什么用,她也不很清楚。
1980年,她的老師石圣芳介紹她去香港參加一個舞蹈營,跟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老師學舞譜?!袄蠋熃o我起個名字叫Sonia,這個名字挺像俄羅斯人的名字。那次舞蹈營回來,我的人生臺階上了特別大的一步——讓我覺得天外還有天。”
趙汝蘅開始越來越多地參與中央芭蕾舞團的管理工作。開始,她給大家打雜,像保姆一樣地照顧著一線的年輕演員們,到90年代初,她擔任了中央芭蕾舞團的團長。在團里年輕人的眼中,她是領導,也像是媽媽。
這個時候的中國芭蕾舞,開始重新走向世界,排演了《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劇作,與世界最好的芭蕾團交流。
到了今天,雖然已經從團長的任上退下,但趙汝蘅每天所做的一切仍然與芭蕾舞有關。她研究芭蕾的歷史,參加芭蕾的評選,組織芭蕾的演出芭蕾對于她成為了一種終身信仰?!罢l也拖不走我了。”
中國芭蕾舞團成立50周年的時候,在中央電視臺的節(jié)目現場,有年輕的芭蕾舞演員表示,可能老一輩的藝術家都覺得芭蕾是她的生命一樣,但我們都會覺得這是我們的工作,會很認真地對待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它。我們熱愛這個藝術,但只能說它是生活的一部分。
趙汝蘅對此很理解?!拔矣X得就是時代變了。你說他們不喜歡這藝術嗎?他們也喜歡得要命。但他們很現實。我們當時一腦門子只有跳舞,根本不想以后干不了了怎么辦。但是他們要考慮,他們要為將來的生活積累知識,攢足了錢?!?/p>
趙汝蘅11歲就離開家投入到芭蕾舞中,所以她說,自己對家的感情遠比不上對學校和同學們的感情。而與她一起長大的芭蕾伙伴們,其實和她一樣,直至今日,仍不斷地在夢中重回芭蕾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