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
我們從小就這么教育孩子:你功課好就理由當然地擁有一切??上У氖?,功課好的未必日后會成功。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看到不少了
孔子自稱“述而不作”。這次我也不妨效法一下,先“抄襲”一段。
一個工程學院的大學生畢業(yè)后拿到年薪6萬美元左右的工作,但欠下18萬美元的債務。如今美國經濟仍在谷底,大學畢業(yè)能找個3萬的工作就算謝天謝地。所以他算是幸運的。可惜的是,這18萬的債務,每月還貸的賬單高達1800美元。6萬年薪扣除醫(yī)保、社安、還有各種稅后,一個月就3千多塊。這意味著除了房租水電和吃飯外,幾乎什么都剩不下。他的悲慘自述在CNN財經專欄中公布后,引起網友的一系列反應。
我過去曾說過,美國嚴肅網站的網友回帖質量相當高,經常比正式的文章更耐看。其中一大原因是普通人直抒胸臆,不受四平八穩(wěn)的“政治正確”的語言模式束縛,且有更多的真實生活素材,雖然經常極端一些,但有著主流媒體所缺乏的“片面的深刻”。不信的話,就請看看下面這段:
“二十年前,我在一個相當好的州立大學讀完了四年書,靠業(yè)余打工和夏天的工作支付了一切費用。畢業(yè)時我沒有欠任何學貸。我馬上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但那不是因為我的學位,而是因為我從13歲就開始工作:到餐館跑堂、當修理工、在商店站柜臺……啥都干,干啥都很努力。
我大學畢業(yè)后申請的第一份工作,是出口公司的管理職位。那年我年僅21歲,但已經有了七年的工作經驗,六份前雇主的過硬推薦信,當然還有各種艱苦奮斗的故事細節(jié)。
雇我的人說:‘你年輕,在這行里沒有任何經驗,大學里學的也不是這個。不過,任何像你這樣從那么小就努力工作的人,都應該能勝任。孩子,我給你90天,你要在這段時間內贏得我的心。
我做到了。十年后,我成為那里的副總裁。后來整個公司上市,我富得簡直能開個銀行。
如果讓我一年花3萬塊讀大學,我是不干的。那意味著一個學位要12萬!孩子,如果你有12萬,拿你就不妨拿出兩萬來,然后到一家好的公司,告訴人家:“這是兩萬塊,我倒貼給你,為你免費工作四年?!蔽冶WC,這四年里你比大學里學得要多得多。這里唯一的困難是:那個公司不知道在財務上怎么處理你給他們的那兩萬塊!”
我略微交代一下相關的社會背景。美國大學學費越來越高。過去可以輕松支付的大學學費,如今越來越讓中產階級感到鞭長莫及。各種譴責高學費的聲音,也充斥于媒體。另外,美國的代際沖突或者說代溝也比較深刻?,F在高中或大學畢業(yè)的這代人,經常被老一代稱為“理所應得的一代”(entitlement generation)。意思是說,他們從小成長環(huán)境太好,什么都得到了,漸漸養(yǎng)成了什么都是理所應當的心態(tài),覺得別人有的自己也應該有,什么都不能錯過。
那位年薪6萬美元的年輕人,就是這么一個典型。他選擇上了私立學校,學費高達29000美元,比普通的州立大學貴一倍多。上私立學校酷,大家趨之若鶩,他不甘落后。另外,他不喜歡邊上學邊打工,一切費用全用學貸支付。即便背了這么大的債,他還不緊不慢,未能四年內完成學業(yè),讀了五年,大概是不愿意錯過校園派對吧??傊?,他相信自己高中畢業(yè)理所當然應該上好大學。過去幾年,家長、老師、媒體也反復灌輸,大學文憑帶來了較高的收入。于是,他覺得自己畢業(yè)后理所當然地應該擁有高薪工作,輕松支付所欠的債務?,F在眼睜睜地看著這“理所當然”生活前景要落空,他又來抱怨:“我的工作是設計豪華車,可惜我自己卻買不起一臺?!痹诶弦惠吙磥恚@仿佛是參與修建白宮的建筑工人覺得自己理所當然應該住在里面一樣。也難怪,這位二十年前大學畢業(yè)的成功者會跳出來說:孩子,你昏了頭!我們的一切,都是自己從小干出來的。
我贊同他的話嗎?當然不。這倒不是因為我是一個靠學生的學費維生的大學教授,而是我不會倒貼兩萬、讓女兒不上大學去公司白干四年。但是,這是一個成功者的一己之見,誰也不能視而不見。我倒是希望作點補充:美國的一些研究資料揭示,越早開始打工的人,一生的工作總收入就越高。道理很簡單,早開始打工,自幼養(yǎng)成了良好的工作倫理,不介意從最低層干起,對生活有理性的預期,知道一切來之不易、自己必須付出努力。我們這些中國家長,則千方百計地督促孩子讀書,甚至連干家務都要為之代勞,以求孩子能集中精力,就更不用說打工了。幾年前的大學生招聘會,有位自稱是“什么都能干”的女生在被招聘單位問及能否掃地時突然發(fā)飆,斥責招聘人員“不尊重人才”。我等“過來人”看了,也只有唏噓了。
這是典型的應試產品。我們從小就這么教育孩子:你功課好就理由當然地擁有一切??上У氖?,功課好的未必日后會成功。這樣的例子,我們已經看到不少了。
(作者為美國薩??舜髮W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