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草案)擬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規(guī)定,“家庭成員不得在精神上忽視、孤立老年人”,并且特別強調“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贍養(yǎng)人,要經??赐蛘邌柡蚶先恕?。一石激起千層浪,社會的熱議再次把婚姻家庭的道德倫理問題推向了法制建設的層面。
據統(tǒng)計,全國1.67億60歲以上老人中,有一半過著“空巢”生活,不與子女居住在一起,或者沒有子女。從人口結構和年齡層次分析,我們面臨的未來,不僅“未富先老”,還多半“老而空巢”,且愈演愈烈。
網友熱議:“?;丶铱纯础?/p>
入法,聽上去很美
方芳(醫(yī)院宣教部職員):將法律強加于道德之上,懸!
回家看父母是道德的事,法律的摻和只會讓一項溫馨的家庭行為變質!愿意回家看父母的人,只要有時間,都會回家,那還要這部法律干嗎?不愿意回家的人,就算他們懾于法律的威力回了家,也只是走走形式,做做表面工作,對于父母,這樣的看望能有多少慰藉?能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子女的關愛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孝敬是兒女的責任,但絕不是法律的強行介入就能夠“規(guī)范”出來的行為準則。
孫元明(社會學家):愿望美好,作用未必明顯,難!
把“?;丶铱纯础睆牡赖铝x務上升到法律責任,其中的法理對錯、是否會讓道德與法律相沖突,我們暫不討論,但這樣一部初衷善良的法律,出臺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必須謹慎,否則很難保證不出現(xiàn)愿望美好、作用有限的現(xiàn)實困境。
試想,經常回家看看,究竟多長時間為“經常”,是一周,一個月,還是一年?不與父母住在一起,是否也應排除眾多的情非得已的情況?所以要把一種道德行為由法律去規(guī)范,除了必須謹慎外,更多的細則需要去規(guī)范,否則這樣的法規(guī)就不具可操作性,極易流于形式。
朱萬里(心理學家):用法律為道德畫上底線,好!
把子女看望父母納入法規(guī),無疑將營造一種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更重要的是,會對人們的道德感起到一種引導和匡正的作用。
2009年4月9日,一位住在北京市通州區(qū)張家灣鎮(zhèn)張辛莊村的八旬柴姓老人被兒子遺棄后餓死在家中,去世10到15天后才被其孫子發(fā)現(xiàn)。2010年4月27日,柴姓老人的4個兒子中,除了小兒子,都已經被通州區(qū)人民法院以遺棄罪判處3年到兩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面對這樣的情況,法律其實與道德并不相抵觸。只能說,在道德無法約束人的行為時,法律就是道德的底線。而法律畫上的這條底線,除了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引導作用。相信法律出臺后,更多的人會從最初的受約束、不自然,逐漸形成一種自覺的社會行為。因此,我認為,該法律出臺的積極意義更大。
一位“空巢”老父的家書
吾兒如鑒:
又一年春節(jié)將至,窗外的鞭炮聲又將把我們壓縮進清冷的家居之中。德國的緯度比我們這兒高,聽說還降了大雪,一定很寒冷吧?西方是沒有春節(jié)的,也不會放假,但是你們幾個東方人在除夕夜小聚一下,總是會有這樣的安排的吧?
除了遙遠的回憶,我和你媽媽似乎已經沒有什么更溫馨的談資了。家中的一切,還如同十四年前。我的床頭,還擺放著你兒時的黑白照片,那是你小時候我們一次次帶你上玄武湖留下的印跡。記得還是你一歲多的時候,還墊著尿布,就抱著你滑滑梯了,兒童樂園成了你的最愛。以后,只要是星期天,我們都會花上五分錢一張的門票,一家三口到玄武湖來玩。進了公園,你就像出籠的小鳥,在草地上邁著歪歪扭扭的步子戲耍,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好奇。還記得嗎?我們教你如何沿著公園開闊地上的兩個圓圈形成的8字奔跑,把你放到花壇上學習平衡。你媽媽勞作慣了,一邊看著你玩,一邊手中還戳著毛線,為你編織出一件件漂亮的毛線衣。說到穿衣,你小時候幾乎每一件衣服都是你媽媽在縫紉機上做出來的。你很依戀媽媽,我經常看到的一個情境是你站在媽媽和縫紉機之間,像一只小雞一樣環(huán)繞在她的胳膊間,她一邊踩動著踏板,一邊教你唱著兒歌。啊,那臺熊貓牌老式縫紉機至今還在發(fā)揮作用。
在你上一年級的那個夏天,我們和外婆一道去了普陀、杭州。杭州的美景無數,我們都玩得很開心。到了岳廟前,你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執(zhí)意要我為你在岳飛像前、精忠報國刻石前和岳云墓前照相。外婆和我們都為你志存高遠而高興。
十四年前,你離開了溫暖的家,去了北方讀書。從送別你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到了你的獨立性,該是放飛的時候了。不過兒行千里,我和你媽媽無時無刻不在為你取得的每一點點成績而暗自高興,也為你遇到的每一個溝溝坎坎而擔憂。
現(xiàn)在有了互聯(lián)網,我們可以隨時聯(lián)系了。我們知道你是一個很孝順的孩子,每到節(jié)日、生日你都會專門打電話來問候。但是,也許是我們的心情所致吧,總覺得還想得到你更多的信息。知道你學習很緊張,你不必介意,我只是釋放一下心情而已。
我和你媽媽一切均好,還是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每天簡單生活。過年了,我們這兒少不了要團聚幾次,想到每次聚會,好多次都獨獨缺了你一個,不免有些惆悵。
好了,這次就寫到這兒吧。祝愿你今年秋季歸來時,有個好的收獲,你的收獲就是我們最大的欣慰。祝平安快樂!
父
2011.1.30.
調查:空巢生命質量低
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空巢老人的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情感等評估明顯低于非空巢老人。7.8%的空巢老人存在焦慮情緒,非空巢老人僅2.7%;15.6%的空巢老人存在抑郁情緒,非空巢老人僅9.4%。
“由于子女不在身邊,失去相應的社會支持和情感交流對象,常感到孤獨和寂寞,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表示懷疑,容易陷入無趣、無助的狀態(tài),這些負面情緒長期存在,易引發(fā)空巢綜合征。”有關專家指出。
據調查報告分析,空巢綜合征可以導致內分泌、中樞神經的紊亂、免疫功能的下降,易誘發(fā)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壓、支氣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一些空巢老人還容易患老年癡呆癥。此外,心理健康也容易出問題。
編后:
一個月前,“常回家看看入法”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個月后,春節(jié)返鄉(xiāng)大軍作為“回家”的一個典型樣本,再次讓“入法”的荒謬一覽無余。
誰不想回家?看看騎著摩托頂風冒雪、千里單騎往家趕的農民工,看看因買不到火車票怒極裸奔的小伙兒,你就知道回家的心有多么迫切。但再來翻翻我們的賬單,你也會發(fā)現(xiàn)回家有多么昂貴:一項調查顯示,有接近30%的網友,春節(jié)回家一次要花掉6000元的費用。6000元,在一個中等城市,你要多久才能賺到?
回家,就像一場平民的戰(zhàn)爭,大多數人像堂吉訶德一樣揮劍而上,卻弄不明白敵人是誰,在哪兒。究竟是什么潛伏在我們和親人之間,讓回家變得如此艱難?
過去的這30多年,正是中國經濟翻天覆地變化的30多年,也是無數農民前赴后繼背井離鄉(xiāng)的30多年,他們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財富,合力托起了“中國制造”閃亮的標簽,巨變的城市,卻始終吝嗇于給他們一個名分,任他們候鳥一般南來北往。
越來越多的GDP由外來人口創(chuàng)造,但這些外來人口卻無法分享到更多的GDP紅利,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各項保障不到位,就算是看似光鮮的“白領”外衣,也同樣裹著一顆脆弱的心。
“?;丶铱纯慈敕ā钡幕闹?,不在于親情需要法律保障的尷尬,而在于建議者的語焉不詳。需要保障的不是 “?;丶铱纯础?,而是一個更合理的配置方案。金字塔形的社會結構注定是焦灼的,更多人擠在塔底,被壓得喘不過氣。難以跨越的不是萬水千山的回家路,而是橫貫在不同社會階層之間堅硬如鐵的重重壁壘。
我家門口有家飯店,最近推出一款“孝心菜”,若帶父母去吃飯,飯店便送一盤菜。老板在推出這種親情營銷前,必然有成本和收益的考慮,卻也無形中對于搭建社會倫理提供了一個小小的支架,一盤菜背后,藏著小生意人的智慧和良知。
有人在這個問題上懷念父慈子孝的古代,但我們總不能坐上時光隧道去尋找牧歌田園,那就只能寄望于這個時代,有更大的智慧和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