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1998年,畢淑敏考取了心理學博士研究生。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學習,2003年7月,離拿到博士學位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但她考慮再三,最終決定放棄。許多人為此感到意外和不解。
畢淑敏冷靜地回答:“如果要拿博士學位,就必須考外語、寫論文。我已經(jīng)年過50了,每一分鐘時間都很寶貴,不值得拿出半年時間專門去念外語,去應(yīng)對考試。我也擔心一個幾十萬字的心理學博士論文寫下來,我可能就不會寫小說了,因為風格不一樣,思維的訓練也不一樣,我害怕打亂我的思路。”
畢淑敏放棄爭取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后,在北京西四環(huán)外開設(shè)了一家心理咨詢中心,結(jié)果前來咨詢的人絡(luò)繹不絕,點名找畢淑敏咨詢的人更是要提前很長時間才能預約到。最多的時候,要等上幾個月。
面對這巨大的信任,畢淑敏在感動的同時也感到了苦悶。因為整天這樣超負荷地工作,她完全沒有了寫作的時間。面對咨詢和寫作不能兩全的難題,她猶豫了很久,最終選擇了放棄診所,從事她最喜愛的寫作事業(yè)。
放棄了博士學位與心理咨詢中心的畢淑敏迎來了寫作的井噴,出版了若干經(jīng)典作品,多篇文章被選入新版中學和小學課本中。如今,畢淑敏已成為最紅的女作家之一。
人的一生要面對許多機遇,沒有放棄就沒有收獲,很多時候放棄是收獲的重要前提,大放棄才能帶來大收獲。畢淑敏清醒地認識到:“生命原來是有長度的。在這有限的過程里面,首先就要珍惜,要為你的生命確立一個意義,要有一種終極的價值觀,知道什么是自己所要的,什么是可以舍棄的?!?/p>
曉曉竹摘自《風流一代·青春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