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舞
泰勒來了。
與“藍精靈”齊名的漫畫形象“巴巴爸爸”,就是從美國移居法國的漫畫家泰勒與其法國妻子安娜特·緹森共同創(chuàng)作而成的。1970年代初,該系列的第一本《巴巴爸爸的誕生》甫一出版,即受到權(quán)威評論家贊譽,并在國際兒童書展上廣受好評,其后迅速風靡歐洲。1975年,聯(lián)邦德國改編和制作了“巴巴爸爸”同名動畫片,并于1981年在美國首播,其后40多個國家的觀眾通過電視結(jié)識了“巴巴爸爸”。迄今為止,“巴巴爸爸”圖畫書系列已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總銷量超過1億冊。
早在8年多前,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就瞄準了“巴巴爸爸經(jīng)典系列”,幾經(jīng)曲折,2009年最終談妥簡體中文版的出版授權(quán),去年分兩批出版了“巴巴爸爸經(jīng)典系列”的兩輯10冊,上市一年多即銷出100余萬冊;第三輯的12冊即將出版,其中將會出現(xiàn)中國的動物。
無關(guān)政治,熱愛自然
這個夏天,泰勒收獲了來自中國官員、明星主持人、記者和小讀者等各方面的無限崇敬。遺憾的是,年初去世的妻子安娜特無法分享泰勒的這份喜悅??苫仡欉@個家庭作坊式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團隊時,泰勒總是將頭功歸于妻子,“我實際上是協(xié)助的”,“安娜特非常喜歡大自然和動物,由于受她環(huán)保意識的影響,‘巴巴爸爸一開始創(chuàng)作就對環(huán)保很感興趣”。
1968年巴黎“紅五月革命”爆發(fā)前后,安娜特是位建筑師,泰勒是位生物和數(shù)學教師,1970年左右他們經(jīng)常在巴黎14區(qū)寓所附近的著名咖啡館Zeyer會友,這家咖啡館完整保留著20世紀初“美麗時代”的風情,“鋪著五顏六色的馬賽克瓷磚”。有一天,妻子在Zeyer陪朋友聊天,當時法語不夠純熟的泰勒就在咖啡館一角隨手畫畫。恰好看到一位媽媽牽著一個孩子進來,孩子手上舉著一個粉紅色的法國棉花糖,它看起來像“爸爸的胡須”(與法語中“Barbapapa”一詞諧音)。受此啟發(fā),泰勒在餐桌的紙巾上勾勒出一個粉紅色棉花糖式卡通圖案的雛形來。
“安娜特也在紙上畫給我看,我們就互相畫著玩。就在這一次互相交流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巴巴爸爸,但是當時也沒有意識到?!碧├栈貞浀?,“直到兩三個月后,我們討論,想出一本書,這個元素才從紙巾上的靈感里跳出來。”
“巴巴爸爸”流行40余年,至少有這樣幾個因素:泰勒、安娜特夫婦成功地運用了赤、橙、黃、綠、青(英語中,青色即黑色,中國傳統(tǒng)中也認為青即黑)、藍、紫七種明亮的光譜色——它們隱喻了7個巴巴寶寶的自由天性和獨一無二的個性。“巴巴爸爸”還極大地滿足了兒童對變形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這點可比擬中國傳統(tǒng)中的孫悟空形象。
除了上述成功因素外,“巴巴爸爸”的世界風行還得益于它對親情與環(huán)保、自由、多元等現(xiàn)代價值的推崇與弘揚。泰勒、安娜特早在三四十年前,就開始通過“巴巴爸爸”宣揚現(xiàn)代環(huán)保理念,其前瞻性在《巴巴爸爸建新家》、《巴巴爸爸回到地球》和《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等書中體現(xiàn)得最為顯著。甚至,你還能在《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這樣的小冊子中開掘出維護生物多樣性和尊重原生態(tài)、尊重地方性知識與文化等現(xiàn)代文明理念,而且它居然是以青少年完全能夠輕松接受的方式實現(xiàn)的。對此,泰勒表示:“‘巴巴爸爸沒有政治傾向,但是有一些社會責任。從一開始,‘巴巴爸爸的社會責任就是要保護地球。我也覺得很驕傲,我們從一開始堅持到現(xiàn)在?!?/p>
親近中國的理由
環(huán)保是“巴巴爸爸”40余年來不遺余力宣揚的理念,泰勒來北京第一天就發(fā)現(xiàn)了“中國獨有的”電動自行車,“這個主要是環(huán)保,比歐洲國家更先進一點”,“‘巴巴爸爸喜歡藍天,在美國和歐洲,很多城市都被污染了,尤其是洛杉磯?!?/p>
泰勒向白冰贈送了一幅“《詠鵝》的中國記憶”:紫色的巴巴貝爾變成了一只鵝,頂著一小撮頭發(fā)的7歲詩人駱賓王正晃著手,醞釀著詩意;巴巴爸爸在巴巴媽媽的黑衣服上寫下“詠鵝”二字;黑色的巴巴伯留著爆炸式發(fā)型,正用毛筆在白紙上聚精會神地寫著“白冰”——這兩個漢字筆畫簡單,便于泰勒書寫,但他在創(chuàng)作草圖上也練過多次。
泰勒推崇《詠鵝》,因為“這些都是他(駱賓王)自學的”,這首詩的簡約、靈動與“巴巴爸爸”的風格也一致。它所傳達的教育理念,更與《巴巴爸爸的學?!芬粫鲝埖囊虿氖┙?、人盡其才有一致性:“很重要的是讓孩子們學他們自己想學的東西。我認識很多人,他們學的時候是一樣?xùn)|西,結(jié)果變成出名的人才的時候,卻是因為另外的一項才能。對他們來說,學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在學習?!?/p>
無論在北京還是上海,泰勒像個老小孩兒一樣見縫插針地用漢語點菜、叫出租車,但更多時候還是得求助中文老師思靜:“我的詞匯量很少。我也很想認識中國字,學習書法,她是我的老師,教我筆畫,哪畫先,哪畫后。”
泰勒與中國尤其是上海有著很深的淵源:“二戰(zhàn)”期間,其父作為運河專家被派往上海工作。青少年時期,泰勒經(jīng)常聽父親描述淪陷中的上海如何照樣跑馬,“所有的娛樂業(yè)還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繼續(xù)進行著。日本人以為他們已經(jīng)控制了中國,但是他們并沒有”,“中國已經(jīng)走了幾千年了,不管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還是會繼續(xù)走下去”。父親也為小泰勒講解諸如“庖丁解?!钡戎袊腔郏八麖拈_運河的那些人身上學到了比專業(yè)知識還多的東西”。
對上海,泰勒有著額外期待。他半個多世紀前就開始收藏介紹18世紀中國船舶的畫冊,“能告訴你中國古代船舶10種以上不同的功能”。當聽說北京很難看到古船博物館后,他把希望寄托在了上海。
吸收更多中國元素是“巴巴爸爸”繼續(xù)拓展的一大趨勢。畢竟,二三十年前,就有中國動畫公司向泰勒寄贈動畫樣片、表達合作意向。近些年來,“因為有網(wǎng)絡(luò),每個星期都有好幾百封從中國寄來的讀者來信,他們很想多知道一些‘巴巴爸爸的事情”。
3D不是必需的
年事已高的泰勒下決心長途飛行來到中國——這個他粉絲最多的地區(qū),同行的還有他的兒子托馬斯。
“我爺爺在中國學到很多,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可能我回去以后,會做一集‘巴巴爸爸,就是根據(jù)我在中國學到的一些東西?!?975年出生的托馬斯近年開始和姐姐艾麗斯一起繼承父親的衣缽。
無論走到何處,托馬斯都會被世界各地的熱心讀者問到同一個問題:在7個巴巴寶寶中,你最像誰?“巴巴爸爸”注定成為托馬斯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這個高智商法國男青年對父母的感念,對“巴巴爸爸”的熱愛,隱藏在他偶爾涌現(xiàn)的簡短而幽默的句子里。
父母當年用泥巴捏各種人物造型及手工品,托馬斯無意中在地下室發(fā)現(xiàn),一度誤以為“巴巴爸爸”只是他們姐弟獨享的玩具,在外面他也不太告訴別人自己的父母就是“巴巴爸爸”的制作人。如今,當年的兩人團隊已擴充至十人,但托馬斯仍堅持手工作坊式的藝術(shù)生產(chǎn)方式?!昂玫碾娪安恍枰?D來包裝?!?6歲的托馬斯對新科技了如指掌,但他并不認同好萊塢流水線式的藝術(shù)工業(yè),他完全認同父親所言:“巴巴爸爸之所以能夠感動人心,是因為我們小團體很用心地在制作。如果是大團隊做的話,就沒有那么深的感情。我們是從頭到尾一步一步地做的,市場上一定還有空間留給小型制作團隊發(fā)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