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鶻
這是美國給年輕人看的勵志短片中顯示的一組組驚人的數據,它告訴美國年輕人:信息時代,時不我待。而我們又能從中看到什么?
你知道嗎
在中國,如果你是百萬中取一的精英,仍有1300個和你勢均力敵的競爭者。
世界上說英語人數最多的國家,很快就將是中國。
在印度,智商排名前25%的人,比全美國的人還多,也就是說,印度天資聰穎的小孩比美國所有的小孩還多。
你知道嗎
2010年需求最迫切的10種職業(yè),在2004年的時候根本都不存在!
你知道嗎
2010年美國有1/8的新婚夫婦是通過網絡認識的。
社交網站MySpace有超過2億人注冊。如果MySpace是一個國家,它將是世界第五人口大國(介于印尼和巴西之間)。
寬頻網絡覆蓋率最高的國家是百慕大群島,美國排在第十九名,日本排在第二十二名。
你知道嗎
達到5000萬客戶群規(guī)模所需要的時間:收音機,38年;電視機,13年;互聯網,4年;iPod,3年;Facebook,2年。
1984年,全球可上網的設備只有1000臺;到1992年的時候,有100萬臺;到2008年的時候,已達到10億臺。
你知道嗎
現今的英文單詞約有54萬個,為莎士比亞時代的5倍。
據估計,《紐約時報》一周的內容,比18世紀的人一生所接受的資訊量還要多。
新科技的資訊量每兩年就增長一倍,這對于四年制理工科學生的意義是:一年級學的知識,有一半到三年級就過時了。
你知道嗎
日本NTT公司已成功測試了一種光纖,每條每秒可傳輸14兆位元。這容量每6個月便增長3倍,而且預計接下來的20年皆是如此。到2013年,便可造出超過人腦運算能力的電腦。
預測到2049年,一部1000美元的電腦,可超越全球人腦運算能力的總和。
你知道嗎
就在你觀看本段短片的時間內,美國有67個嬰兒誕生,中國有274個,印度則有395個嬰兒呱呱墜地。這些都代表了什么?
(李莉摘自《羊城晚報》201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