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金霞 張喜銳 劉玉文 李佃貴 王彥剛
(河北省中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應用濁毒理論對消渴患者的辨證護理※
景金霞 張喜銳 劉玉文 李佃貴△王彥剛1
(河北省中醫(yī)院內分泌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目的 觀察應用濁毒理論為指導對消渴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100例消渴患者隨機分為2組,常規(guī)護理組50例應用常規(guī)護理;中醫(yī)辨證護理組50例在常規(guī)護理組護理基礎上應用濁毒理論指導辨證護理。結果 中醫(yī)辨證護理組總有效率96%,常規(guī)護理組總有效率78%,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醫(yī)辨證護理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2組護理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P<0.05),且中醫(yī)辨證護理組較常規(guī)護理組降低明顯(P<0.05)。結論 應用濁毒理論對消渴患者進行辨證護理,能有效改善消渴癥狀,排除體內濁毒,從而能夠平穩(wěn)控制血糖,有效減少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消渴;濁毒;辨證;護理
消渴現(xiàn)代醫(yī)學稱為糖尿病,是一組常見的代謝內分泌病,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以煩渴、多飲、多尿及消瘦等為主要表現(xiàn),且發(fā)病率高,并發(fā)癥多,致殘率高。無論是發(fā)達國家或發(fā)展中國家,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都在逐年增加,因此防治糖尿病已是迫不及待的重要任務[1]。當代醫(yī)家認為,消渴的發(fā)生與濁毒內蘊或毒邪外侵有關,認為消渴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日久則陰損及陽而致氣陰兩虛,脾腎虧乏,久成濁毒內蘊。有時在糖尿病相應的階段中,濁毒作為病變的主要矛盾主導著病機的變化,并影響和決定著糖
尿病病理變化的規(guī)律[1],加之久病入絡,氣虛血瘀,濁毒、瘀血相搏結而使經脈受阻,并發(fā)眼底病變、糖尿病腎病、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足等慢性并發(fā)癥。2008-01—2010-12,我們在采用常規(guī)降糖藥及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以濁毒理論為指導,對50例消渴患者進行中醫(yī)辨證施護,并與常規(guī)護理50例對照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100例均為我院內分泌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中醫(yī)辨證護理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30~60歲。常規(guī)護理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齡31~60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實用糖尿病學》[2]標準,納入病程在5~15年者。
1.3 護理方法
1.3.1 常規(guī)護理組 采用臨床常規(guī)護理。
1.3.1.1 建立良好的飲食行為習慣。盡量避免進食煎、炸食品,避免狼吞虎咽式進食,盡量減少外出飲食或宴會,每日3餐按照定時、定量及定營養(yǎng)要素,不定食品的飲食療法。早餐要吃好,至少達到總熱量的35%;晚餐避免過飽,不超過總熱量30%。保持標準體質量對控制血糖在理想的范圍和預防并發(fā)癥有重要意義。
1.3.1.2 建立良好的運動行為習慣。避免久坐少動,增加運動。運動治療的原則是適量、經常性和個體化。運動強度應該是漸進式的。研究顯示長時間低強度的運動有助于瘦身,減少體內脂肪堆積。運動頻率開始每周2~3次,以后逐漸增加5次以上。運動時間選擇在餐后60~90 min[3]。同樣的運動和強度,下午或晚上要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所以運動時間最好選擇下午或晚上。建議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能減輕體質量,降低肥胖者的血脂水平,提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常見的有氧運動有快走、爬樓、騎自行車、慢跑、跳繩、各種球類運動及游泳等。
1.3.1.3 指導監(jiān)督合理用藥、自我血糖監(jiān)測和胰島素注射方法。
1.3.2 中醫(yī)辨證護理組 在常規(guī)護理組護理基礎上,以濁毒理論為指導,實施中醫(yī)辨證護理。在飲食、情志、起居、用藥、睡眠及并發(fā)癥的預防等方面,采取滋補肝腎、降濁祛毒護理措施,同時采用足療法幫助患者降濁排毒。
1.3.2.1 飲食調護 山藥、蘆根各100 g,牛蒡子50 g,加水1 000 mL煎湯,代茶飲,具有滋補脾腎、潤腸通便、降濁排毒、除煩解渴的功效。常以苦瓜、佛手做蔬菜食用,有很好的排毒降糖作用。
1.3.2.2 情志調護 造成消渴的情志因素主要是肝氣郁結,由于長期情志不舒,郁滯生熱,熱極化毒化燥傷陰;或因暴怒,導致肝失條達;氣機阻滯,也可生熱化燥,消爍肺胃陰津,導致肺胃燥熱,而發(fā)生口渴多飲,消谷善饑。陰虛燥熱日久,必然導致氣陰兩虛,痰瘀濁毒阻絡,而出現(xiàn)各臟腑器官受損。護理采取疏肝解郁法,到山野麥田去看綠色景物,舒緩情志;多聽輕音樂,疏肝化郁。
1.3.2.3 起居護理 每日到環(huán)境優(yōu)美、空氣新鮮的綠林里或公園去打太極拳或慢跑,早、晚各1 h。運動時注意做深呼吸,盡量吸入清氣,排除濁氣,達到升清降濁之目的。大多數(shù)人習慣晨起空腹鍛煉,而糖尿病患者不宜[4],運動應在飯后1 h開始,以免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隨著氣候的變化,適時調整衣被及飲水,防止并發(fā)癥發(fā)生。
1.3.2.4 睡眠護理 保證充足的睡眠,以調達情志,排毒降濁。研究表明,排毒最集中的階段是在夜間:21:00~23:00為免疫系統(tǒng)(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23:00~1:00、1:00~3:00、3:00~5:00分別是肝、膽和肺的排毒時間,需要熟睡。因此,鼓勵患者23:00以前入睡,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才能達到有效排毒的效果。
1.3.2.5 服藥護理 遵醫(yī)囑按時、定量用藥。不隨意擅改用藥品種及藥量,保持血糖的相對穩(wěn)定??诜兴幷撸嗽诓秃? h溫服,以利于藥物的吸收和充分發(fā)揮作用。
1.3.2.6 并發(fā)癥預防 ①注意保持個人衛(wèi)生,勤洗澡,修剪指甲。內衣、鞋襪要柔軟寬松,趾端要保暖[5],防止毒邪外侵。②足療法。用桃姜丹芪湯泡腳。藥物組成:桃仁10 g,生姜 50 g,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 100 g。加水5 000 mL,用火煮沸20 min后取汁放到深筒中,待藥液溫度降到42℃時,將雙足放入其中,藥液最好浸過膝部。對消渴患者進行中藥足浴時,應選擇“溫泡”法,一般藥液溫度在37~42℃,溫泡時間一般10~20 min,溫泡過程中若藥液冷卻,應加熱后再用,太冷易引起感冒,也不利于藥物吸收,太熱會燙傷皮膚,一定要保持溫熱。足浴前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調護,詳細解釋足浴的作用及方法,以取得患者配合,飯后不能立即進行足浴,以免影響消化。為保證足浴的時間,足浴前應排盡大小便。室內環(huán)境宜安靜舒適,室溫適中,最好配以柔和的燈光和音樂,讓患者心曠神怡,精神放松。冬季應在膝蓋上加蓋大毛巾保暖,足浴后立即擦干雙腳,注意足部保暖。泡腳后相繼進行足部按摩護理,將右足用厚一些的干毛巾裹住保暖,先對左足進行按摩。按摩順序:足趾(掐法)→足底(擦法)→足背(捏法或揉法)→足跟(叩法)→足腕(搖法)→小腿(推法),每個部位按摩3~5 min。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右足,每晚1次,按摩后注意保暖,療程為20 d。每年4個療程,如果條件允許,療程期間最好住院治療,或教會患者家屬足療方法,在家中做,護理人員定期指導、隨訪,記錄觀察結果。③應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注意監(jiān)測電解質,尤其預防和糾正低鉀血癥,防止急性心、腎功能衰竭。
1.4 療程及其他 對2組均進行為期1年的追蹤隨訪指導,1年后再進行糖尿病生化指標和糖尿病知識水平測定,評估常見慢性并發(fā)癥,將2組觀察結果進行對照比較。
1.5 療效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1年內平均空腹血糖(FPG)<7.2 mmol/L,平均餐后2 h血糖(2 h PG)<8.3 mmol/L;有效:癥狀明顯改善,1年內平均FPG<8.3 mmol/L,平均 2 h PG <10.0 mmol/L;無效:癥狀無明顯改善,血糖下降未達到標準[2]。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由表1可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醫(yī)辨證護理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
2.2 2組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比較 見表2。
表22 組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比較mmol/L,±s
表22 組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比較mmol/L,±s
與本組護理前比較,*P <0.05;與常規(guī)護理組護理后比較,△P <0.05
中醫(yī)辨證護理組(n=50)常規(guī)護理組(n=50)護理前 護理后FPG 10.18 ±2.43 7.02 ±2.03*△ 10.18 ±2.11 8.19 ±2.33護理前 護理后*2 h PG 15.38 ±2.76 8.83 ±2.39*△ 15.24 ±2.45 12.10 ±2.23*
由表2可見,2組護理后FPG及2 h PG均較本組治療前均降低(P<0.05),且中醫(yī)辨證護理組較常規(guī)護理組降低明顯(P<0.05)。
2.3 2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中醫(yī)辨證護理組2例出現(xiàn)輕微腦血管病變,無其他并發(fā)癥;常規(guī)護理組有3例出現(xiàn)腦血管病變,2例出現(xiàn)眼底病變,4例并發(fā)糖尿病足(2例足麻涼,2例出現(xiàn)足潰瘍)。中醫(yī)辨證護理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5)。
消渴是不可治愈性疾病,治療和護理的宗旨是平穩(wěn)、持久地將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值的范圍,消除臨床癥狀,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中醫(yī)將消渴發(fā)生歸因于肝腎陰虛、濁毒內蘊或外侵。因此,我們以濁毒理論為指導,從飲食、運動、起居、睡眠、用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等方面,進行滋補肝腎、降濁祛毒等辨證護理,加以定期的中藥足療,使患者平穩(wěn)控制血糖,有效排除體內濁毒,使氣血經絡得以疏通,增強體質,有效預防各種并發(fā)癥,提高消渴患者的生活質量。
[1]吳深濤.論濁毒與糖尿病糖毒性和脂毒性的相關性[J].中醫(yī)雜志,2004,45(9):647-649.
[2]張惠芬.實用糖尿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66.
[3]胡瑞紅.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8):74-75.
[4]倪青.糖尿病調養(yǎng)與護理[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5:248.
[5]張喜銳,高曉玲,劉彩云,等.河北省中醫(yī)護理規(guī)范[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52-53.
Differentiation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based on theory of Zhuodu
JING Jinxia,ZHANG Xirui,LIU Yuwen,et al.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He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bei,Shijiazhuang050011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iation ca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by application theory of Zhuodu as the guide.Methods100 cases of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n=50)
conventional clinical care.Treatment group(n=50)received combination of conventional clinical care and differentiation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based on theory of Zhuodu.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96%)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78%,P<0.05).FPG and 2h PG after treatment were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 in two groups(P<0.05).FPG and 2h PG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ConclusionDifferentiation care of diabetic patients based on theory of Zhuodu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iabetes,rid the body of toxic cloud,allow smooth control of blood sugar,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Diabetes;Turbid bane;Differentiation;Care
R255.4;R241;R248.1
A
1002-2619(2011)10-1561-03
※項目來源: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濁毒證重點研究室(編號:ZD200855-05)
△通訊作者:河北省中醫(yī)院脾胃病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1 河北省中醫(yī)院脾胃二科,河北 石家莊 050011
景金霞(1963—),女,主管護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