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杰 鄒民 張志華 楊秀 王昕陽 戚繼剛
(1 黑龍江省水產(chǎn)技術(shù)推廣總站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2 肇東市澇洲鎮(zhèn)順鑫漁場 黑龍江 肇東 151107)
池塘微孔增氧技術(shù),也稱池塘底部增氧技術(shù),是近年來在全國大力推廣的先進水產(chǎn)技術(shù),也是2008年農(nóng)業(yè)部水產(chǎn)主推技術(shù)《水質(zhì)綜合調(diào)控技術(shù)》重要技術(shù)內(nèi)容之一,在江蘇、浙江、廣東、上海、福建等南方省份推廣,主要應用于河蟹、南美白對蝦、梭子蟹、羅氏沼蝦、青蝦等名優(yōu)水產(chǎn)養(yǎng)殖品種,取得了顯著成效。2011年,我們在黑龍江省肇東市澇洲鎮(zhèn)順鑫漁場開展了池塘微孔增氧主養(yǎng)德國鏡鯉成魚試驗,現(xiàn)將有關試驗情況報告如下:
試驗在肇東市澇洲鎮(zhèn)順鑫漁場進行。選擇2口面積分別為12畝、15畝的池塘作為微孔增氧試驗池,選擇面積分別為12畝、17畝的2口池塘作為對照池。池深均為3m。池底淤泥厚約20~30cm,池底平坦,池塘注排水方便。水源為附近大漬海湖水。4月15日,采用漂白粉干法清塘消毒,漂白粉用量為每畝10kg。4月23日注水,水深達到1.5m。
試驗池與對照池魚種放養(yǎng)密度相同,放養(yǎng)情況見表1。鯉魚為全鱗雜交鯉。入池前用3%的食鹽水浸洗魚體10min。
表1 魚種放養(yǎng)
1.3.1 試驗池
試驗池除安裝微孔增氧裝置外,每個池塘再各安裝1臺3kW葉輪式增氧機。6月15日安裝增氧設備。試驗池每畝配備功率為0.33kW增氧設備。本試驗微孔增氧裝置主要由電機、鼓風機、主管道、支管道和曝氣盤組成。鼓風機為1.5kW羅茨鼓風機。主管道采用直徑50mm的PVC上水管。支管采用直徑9mm的軟管。曝氣盤上的曝氣管采用外徑15mm、內(nèi)徑10 mm的納米微孔增氧管,管長約12m,固定在直徑800mm的圓盤上。每畝池塘安裝2個盤,其中:面積12畝的試驗池安裝24個盤、面積15畝的試驗池安裝30個盤。在池塘一邊的池埂上安裝微孔增氧裝置,電機與羅茨鼓風機連接,將羅茨鼓風機與儲氣筒連接,儲氣筒再與鍍鋅鋼管連接,鍍鋅鋼管再與主管道PVC管連接。在主管道上,每隔5m接一根軟管,軟管另一端接曝氣盤,在曝氣盤中部拴繩,繩另一端拴一塊磚,磚與盤之間的繩長15cm。將曝氣盤沉入水底,曝氣盤在池中均勻分布。充氣后,曝氣盤會懸浮于水中,停氣后會落在磚上。另外,在鼓風機上搭遮蔭防雨棚。
1.3.2 對照池
6月15日安裝葉輪式增氧機。每個對照池安裝2臺3kW的葉輪式增氧機。對照池增氧設備每畝配備功率為0.41kW。
1.4.1 飼料
采用人工配合顆粒飼料,飼料粗蛋白質(zhì)含量32%,由肇東市澇洲鎮(zhèn)順鑫漁場飼料廠生產(chǎn)。
1.4.2 飼料投喂
采取馴化投喂法。采用自動投餌機投喂,日投喂次數(shù):5~6月份、9月份2~3次,7~8月份4次。每次投喂時間為20~30分鐘。每次投喂量以魚吃八成飽為宜,即大部分魚吃飽游走為止。試驗池與對照池畝投喂量相同。
1.4.3 水質(zhì)調(diào)節(jié)
魚種入池后,7~10天加一次新水,每次加水20~30cm,至7月份水深達到2.5m,以后勤補水,保持這一水深。6月19日開始使用增氧機和微孔增氧裝置,晴天每天開機4小時,開機時間為10︰00至14︰00。陰雨天半夜加開2h。
勤巡池,注意觀察魚活動情況。做好試驗記錄,記錄苗種放養(yǎng)、物資投入、每天開機時間和測氧數(shù)據(jù)等。
9月25日至26日干塘捕撈,成魚收獲情況見表2。試驗池飼料用量為18900kg,飼料系數(shù)為2.0;對照池飼料用量為20300kg,飼料系數(shù)為2.2。
表2 成魚收獲
2.2.1 試驗池
總產(chǎn)值275897元,其中:鯉魚售價16元/kg,產(chǎn)值222264元;鰱魚售價9元/kg,產(chǎn)值18153元;鳙魚售價20元/kg,產(chǎn)值35480元。總成本178404元,其中:飼料費66150元,租池費8100元,魚種費83750元,人工費11300元,水電費5770元,設備折舊費2274元,藥品1060元??傆?7493元。畝產(chǎn)值10218.3元,畝成本6607.55元,畝盈利3610.85元。
2.2.2 對照池
總產(chǎn)值308549.5元,魚銷售價格與試驗池相同,其中鯉魚產(chǎn)值252387元、鰱魚產(chǎn)值18922.5元、鳙魚產(chǎn)值37240元。總成本189281元,其中:飼料費71050元,租池費8700元,魚種費89930元,人工11100費元,水電費6611元,設備折舊費670元,藥品1220元。總盈利119268.5元。畝產(chǎn)值9672.5元,畝成本6526.93元,畝盈利3145.57元。
從表2成魚收獲情況看,試驗池單產(chǎn)比對照池多34.7kg,增幅5.6%;試驗池畝盈利比對照池多465.14元,增幅14.79%。可見微孔增氧裝置與葉輪式增氧配合使用增產(chǎn)增效效果比較顯著,優(yōu)于單純使用葉輪式增氧機。盡管采用安裝微孔增氧裝置增加了養(yǎng)殖成本,但因試驗池每畝池塘增氧配備功率低而節(jié)省了用電成本,效益增加是顯著的。之所以池塘微孔增氧技術(shù)可以促進魚類增產(chǎn),是因為鯉魚為底層魚類,微孔增氧可改善池塘水體尤其是池塘底層水體的溶解氧水平,有利于池塘的氧化反應,加快池底有機物的分解,有效降低硫化物、亞硝酸鹽、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zhì)的濃度,優(yōu)化養(yǎng)殖水環(huán)境,促進魚生長。根據(jù)我們下午6時監(jiān)測的溶氧情況看,試驗池表層水體溶氧與對照池差異不大,但試驗池底層水體溶氧比對照池平均高0.5mg/L左右。因此,池塘微孔增氧技術(shù)是一項節(jié)能高效增氧技術(shù)。
微孔增氧設備的安裝方式有條式和盤式兩種,由于條式安裝對風機壓力要求高,加之還有能耗大、維護不方便等不足,在南方省份條式安裝正逐漸被淘汰,被盤式安裝所取代。通過本試驗,我們感覺盤式安裝適合我省采用,其優(yōu)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方面:一是安裝維護方便。盤式安裝在池塘有水和無水的情況下都可以進行安裝維護,而條式安裝只能在池塘無水的情況下安裝,另外其使用時維護難度大。二是不影響?zhàn)B殖期間魚的間捕。捕魚時,將曝氣盤取出放在池埂上,即可拉網(wǎng)操作。如果采用條式安裝,由于布設的曝氣管不能取出,無法進行拉網(wǎng)捕魚。另外,微孔增氧裝置最好與葉輪式增氧機或水車式增氧機配合使用,這樣可使水體溶氧更趨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