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蓮 劉祥朝
冠心?。–HD)是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近年來研究發(fā)現CHD與膽紅素(Bil)和尿酸(UA)的水平有密切關系。1999年,Framingham心臟研究資料的指出,高水平血尿酸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發(fā)現[1],血清膽紅素濃度在較低范圍內時使冠心病發(fā)生的危險性增加。血清膽紅素濃度的降低,已成為CHD危險的預測因子。為探討血清尿酸和膽紅素與冠心病的關系,本次檢測了30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膽紅素水平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探討其相關性。
1.1 標本來源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00例,冠心病診斷符合WHO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排除原發(fā)性、繼發(fā)性肝腎疾病、通風及肥胖、脂代謝紊亂等。其中男163例,女137例,年齡33~72歲。其他疾病組(外傷、發(fā)熱闌尾炎等。溶血性貧血、肝、膽疾病除外。)295例,男185例,女110例,年齡18~65歲。健康體檢者292例,男152例,女140例,年齡18~60歲。所有受試者均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3ml,分離血清;
1.2 儀器與試劑 貝克曼 CX4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原裝進口試劑
1.3 采用重氮法測定總膽紅素(TBil)和直接膽紅素(DBil),計算間接膽紅素(IBil)的濃度,采用尿酸酶法測定UA的濃度。
2.1 三組結果比較 見表1。
表1 冠心病組、其他疾病組與對照組血清中膽紅素、尿酸的比較(±s,μmol/L)
表1 冠心病組、其他疾病組與對照組血清中膽紅素、尿酸的比較(±s,μmol/L)
組別 例數 總膽紅素 直接膽紅素 間接膽紅素 尿酸冠心病組 3007.2±2.43.1±0.54.6±2.6420±61其他疾病組 29513.9±2.74.9±0.88.6±2.4292±53對照組 29214.2±3.65.1±0.68.7±3.8278±56
表1顯示,冠心病組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顯著低于正常對照組及其他疾病組,冠心病組的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他疾病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血清尿酸升高是 CHD的危險因素,本調查結果顯示,CHD組血清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其他疾病組,與國內文獻報道一致。尿酸是機體內嘌呤核酸分解代謝的終末產物,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都可使尿酸水平增加。Freedman等[2]報道,尿酸水平每升高59.484μmol/L,患者患CHD的危險性增加1.48倍。國內羅鏑等[3]認為血清尿酸是反映冠心病患者病變范圍的一個重要指標。
臨床上將膽紅素作為肝膽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指標,通常認為高濃度的膽紅素才有診斷意義,而低濃度的膽紅素往往被臨床醫(yī)生所忽視[4]。賈銀珠等[5]研究發(fā)現膽紅素與CHD呈負相關。血清膽紅素濃度下降一半,冠狀動脈病變的危險性增加47%;并認為低濃度的膽紅素是CHD的獨立危險因素。本調查顯示冠心病組膽紅素低于對照組和其他疾病組。
總之,血清尿酸的升高和膽紅素的降低與CHD有密切的相關性,降低血清尿酸和升高膽紅素的濃度能更好的改善CHD患者的預后,減少或延緩CHD 的發(fā)展,降低其病死率。
[1]Mayer M.Association of serum bilirubin concentration with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nse[J].Clin Chem,2000,46(11):1723-1727.
[2]Freemdman DS,Williamson DF,Gunter Ew,et al.Relation of serum uric acid tomortalityandischemieheartdisease[J]. AmJEpidemiol,1995,141a(7):637-644.
[3]羅鏑,潘德茂.冠心病患者血纖維蛋白原、血小板狀態(tài)與血尿酸變化的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23):2666-2668.
[4]李紅娟,姚紅霞,康云凱.冠心病血清膽紅素與脂蛋白膽固醇濃度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雜志,2010(07):52.
[5]賈銀珠,王軍.血清膽紅素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5,21(24):2778-2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