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青 蔣宏華
本欄目特約主持:蔣宏華
1972年生,男,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士,湖南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員。一直從事蔬菜與植保技術研究推廣工作,發(fā)表論文10多篇。
辣椒是世界上具有良好發(fā)展前景的蔬菜作物之一。由于其適應性廣、營養(yǎng)成分豐富和產業(yè)鏈長而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重視。全世界有2/3以上的國家種植辣椒,中國、印度是世界產椒大國。全球干、鮮辣椒年均總產量已超過6 100萬t。
我國辣椒年種植面積超過130萬hm2,僅次于白菜類蔬菜,年產量達2 800萬t以上,已占到世界辣椒生產面積的35%和總產量的46%,同時,我國辣椒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每年還以7.67%和9.53%的速度增長,其產值和效益居蔬菜作物之首,辣椒在中國蔬菜周年均衡供應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湖南是我國主要的產椒大省之一,辣椒年栽培面積在8萬hm2左右,在全省蔬菜栽培品種中排名第一,占全省蔬菜總種植面積的12.3%。辣椒在湖南不僅僅被當作調味料,而且還被當作一種蔬菜,湖南每年的辣椒消費量大約是70萬t,人均消費10 kg以上。
我國栽培的辣椒分甜椒、泡椒、尖椒、線椒、朝天椒等幾種類型。湖南省栽培的辣椒主要為線椒(60%左右)和尖椒(38%左右),有少量泡椒和朝天椒。線椒為長線形或長羊角形,果實辣味強;尖椒為牛角形,辣味中等;泡椒為長粗牛角形,辣味淡;朝天椒為小羊角形,有單生,也有簇生的,辣味強。
湖南人愛吃辣,無辣不成菜。在湖南農村幾乎家家種植辣椒,每戶種植面積67~130 m2。前期以采收鮮椒自食為主,若后剩余或在后期,每家會曬一些干椒,或者將鮮椒制作成剁辣椒、辣椒醬、白辣椒(鹽辣椒)。農家小面積種植的品種多為當?shù)貍鹘y(tǒng)品種,如攸縣玻璃椒、長沙河西牛角椒、東山光皮椒、湘潭遲斑椒、湘潭雞腸子椒、龍山七姊妹、衡東黃貢椒、邵陽寶慶椒、零陵三味椒等,也有部分農戶使用雜交種。據(jù)湖南省農業(yè)廳統(tǒng)計,2007年全省辣椒種植面積達8萬hm2,其中商品化栽培面積僅為4萬hm2。與我國西南和北方地區(qū)相比,湖南成片的辣椒基地較少且面積較小。
種植面積約400 hm2,多采用大棚育苗、假植,帶花蕾定植,均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春提早栽培的一般采用大棚套小拱棚,在2月移栽,4月底上市。無大棚的一般在3月上中旬移栽,5月中下旬上市。所采用的品種主要有博辣嬌紅、興蔬301、辛香2號、博辣 6號、興蔬 201、興蔬 215、湘研 15號、湘辣 4號、豐抗21等。一般667 m2產量2 500 kg左右,產值在6 000元左右。
種植面積有8 000 hm2,一般以露地栽培為主,部分種植戶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管理水平中等。以種植綠色偏淡、采收期長的尖椒品種和抗病高產的線椒品種為主。主栽品種有興蔬215、興蔬201、博辣6號、興蔬16號、湘辣4號、湘研15號,這類品種耐熱、抗病能力強,口感好,辣味濃,可多用途栽培。一般667 m2產量2 000 kg左右,產值4 000元左右。
主要在洞庭湖區(qū)的漢壽、華容等地栽培,種植面積約1 333 hm2。一般3月播種,5月定植,多利用湖區(qū)降溫效用越夏。選用的品種主要是大果型的興蔬203、興蔬羽燕、興蔬16號、興蔬青冠等。一般667 m2產量2 000 kg左右,產值在4 000元左右。
雪峰山高山辣椒,分布在洞口、溆浦、隆回、辰溪等地,面積在2 000 hm2左右,一般采用地膜覆蓋越夏栽培,品種是外運類型的辣豐3號、博辣5號、興蔬16號、博辣6號、?;ń?,采收青紅2種類型辣椒,一般667 m2產量2 500 kg,產值4 000元左右。壺瓶山是湖南省另一個高山蔬菜生產基地,辣椒種植面積333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南北鎮(zhèn),品種有2種類型,淺綠皮尖椒類型的興蔬201和線椒類型的博辣5號、博辣6號。湘西龍山線椒栽培基地,種植面積約2 000 hm2,主要分布在白羊、舊司、桂糖幾個鄉(xiāng)鎮(zhèn),主要品種有辣豐3號、博辣5號、博辣6號、博辣紅帥等,以鮮銷和烘烤干制紅椒為主,多采用地膜覆蓋栽培,采用公司+農戶種植模式,產品包回收,或為個人集中租地種植,管理精細,種植水平高,667 m2產量 3 000 kg,產值 3 000~4 000 元。 瀘溪是湖南省目前最大的出口干椒生產基地縣,種植地主要集中在興隆場、永興場2個鄉(xiāng)鎮(zhèn),種植面積2 000 hm2左右,主栽品種為二金條、玻璃椒或者混雜的常規(guī)種,以露地栽培為主,一般種植在山坡上,靠天收獲,管理粗放,產量較低,667 m2干椒產量300 kg,產值 2 000 元。
中早熟尖椒。青果淺黃綠色,老熟果鮮紅色,果長20~24 cm,果寬3.0 cm左右,果肉厚0.4 cm左右,單果質量55 g左右,果形順直,果表光亮。
中熟尖椒。果實長牛角形,青果綠色,果直光亮,果長18~20 cm,果寬2.8 cm左右,單果質量40 g左右,耐高溫干旱,連續(xù)坐果能力強,采收期長。
中熟,果實長牛角形,綠色,果長18~20 cm,果寬3.2 cm左右,單果質量50 g左右,辣味適中,果面光亮、順直,商品性佳,耐貯運。掛果密,豐產性好。
中熟辛辣型組合。青果深綠色,老熟果鮮紅色,果實棒形,果表光滑,亮度好。辣味特濃,嫩果風味極好。連續(xù)坐果能力強,商品性好,采收期長。
極早熟線椒,株高60 cm左右,開展度60 cm,首花節(jié)位7~8節(jié),果實線形,青果淺綠色,果長20 cm左右,果寬1.3 cm,單果質量12 g左右,果表光亮微皺,味辣,皮薄。其主要特點:一是極早熟,早期產量高,果實紅熟快,湖南、兩廣、海南地區(qū)秋季種植,從播種到采收紅椒約70天;二是連續(xù)坐果能力強,豐產性好,早熟不早衰,采收期長;三是果實皮薄,味辣,鮮食辣味香濃,含水量低,可剁制、干制。作早春極早熟大棚地膜覆蓋栽培,10月播種,翌年2月初假植,2月底3月初定植,4月中下旬可有青椒上市,5月底6月初有紅椒上市。
早熟線椒,株高62 cm左右,開展度80 cm左右,首花節(jié)位8~10節(jié),果實線形,青果淺綠色,果長22 cm左右,果寬1.2 cm左右,單果質量15 g左右,果表光亮有皺。坐果多、集中,果實皮薄味辣,紅果深紅色,辣味香濃,可鮮食和加工干制、醬制。
中熟長線椒組合,植株生長勢強,耐熱。首花節(jié)位11節(jié)左右,青熟果淺綠色,成熟果鮮紅色,果表光亮。果直,果長23 cm左右,果寬2.0 cm,果肉厚1.5 mm,單果質量30 g左右。坐果能力強,抗逆性強。鮮食口感好,商品性佳,也適宜醬制加工。
晚熟辛辣型長線椒組合。果長約20 cm,橫徑約1.5 cm,單果質量約25 g,果身勻直,青果綠色偏深,果表光亮少皺,紅果顏色鮮亮,口感好,食味極佳,耐運輸。宜鮮食或醬制加工。
中晚熟。青果綠色,成熟果鮮紅色,果直,果表少皺,商品性好。果長20 cm左右,果寬約1.8 cm,坐果多,連續(xù)坐果力強,豐產、穩(wěn)產。宜鮮食和醬制加工。
中熟辛辣型組合。果實長羊角形,果表光滑少皺,果長18 cm,果寬1.5 cm左右,單果質量18 g左右。干制后,果透明,籽少,香味濃。
中熟線椒品種。植株生長勢中等,株型開展,分枝好,葉片小,葉色濃綠。果實羊角形,果長17~20 cm,果寬約1.8 cm。青果綠色,老熟果深紅色,果實肩部略皺,前后期果實一致性好,單果質量20 g左右,味辣。耐濕熱,坐果性好,綜合抗性強,適宜鮮食或醬制加工。
中熟長線椒品種。植株生長勢較強,株型好,分枝多,葉片小,葉色濃綠。果實細長、順直,果長19~22 cm,果寬約1.8 cm。青果深綠色,老熟果紅色,果實紅熟后硬,前后期果實一致性好,單果質量22 g左右,味辣,有香味。耐濕熱、干旱,坐果性好,綜合抗性強,適宜鮮椒上市或醬制加工。
中熟長線椒品種。首花節(jié)位10~11節(jié),植株生長勢強,株型高大、緊湊,節(jié)密,株高64 cm,開展度63 cm,連續(xù)坐果性好。果實平均長26 cm,寬1.5 cm,單果質量25 g。果實較直,果表稍皺,果實淺綠色轉亮紅色,味辣,品質好,耐病毒病能力強。適宜鮮食或醬制加工。
中熟,植株生長較旺,分枝多,節(jié)間較長,株高一般60~70 cm,株幅50~60 cm。單株掛果多,果實細長呈羊角形,前期果長18~20 cm,果徑1.2~2.2 cm,單果質量15~20 g,果皮綠色,微皺,老熟果鮮紅色,辣味中等,一般667 m2產量3 500 kg左右??共⌒院?,適應性廣。
極早熟,株型緊湊,分枝力強,節(jié)間短,株高約48 cm,株幅約54 cm。坐果率高,果多而齊,果色淡綠,熟后鮮紅,肉厚光亮,空腔小,辣味濃而香。果長約16 cm,果寬約2.0 cm,一般667 m2產量3 300 kg。耐寒,耐弱光,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廣。
甜椒
長線椒
泡椒
朝天椒
尖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