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放
蘋果是全球僅次于柑桔和香蕉(含大蕉)的第三大水果。據(jù)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FAO)統(tǒng)計,2009年全球柑桔、香蕉和蘋果產(chǎn)量分別為12237萬、9738萬和7129萬t。近10年來,全球蘋果進出口貿(mào)易穩(wěn)步增長(見表1),目前其出口量僅次于香蕉 (含大蕉)和柑桔,是全球第三大出口水果。據(jù)聯(lián)合國商品貿(mào)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UNcomtrade)的數(shù)據(jù)(全文數(shù)據(jù)若無說明均來源于此),2004年以來,中國開始成為全球蘋果出口第一大國,占全球蘋果出口總量的比例從5%左右上升到15%左右(見圖1)。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蘋果進口國,近10年來進口量持續(xù)增加,目前年進口量已經(jīng)突破100萬t,占全球蘋果進口總量的15%以上(見圖 2)。
近10年全球蘋果出口量雖然年度間有些起伏,但總體呈增長趨勢(見表1)。近10年聯(lián)合國商品貿(mào)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中有蘋果出口的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量總體變化不大,由95個增加至目前的110個左右,其中,年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31~38個,而出口量在10萬t以上則只有11~16個。近10年蘋果出口量一直在10萬t以上的國家有比利時、智利、中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新西蘭、波蘭、南非和美國等,其中,法國、比利時出口量總體呈減少趨勢,智利、南非出口量總體呈增加趨勢,而中國出口量則穩(wěn)步增長,其他國家出口量雖然年度間變化較大,但總體來看出口量趨于穩(wěn)定。隨著法國出口量的逐漸減少和中國出口量的穩(wěn)步增長,自2004年開始中國取代法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蘋果出口國(見表2)。2009年,蘋果出口量排在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qū)依次 (按進出口蘋果數(shù)量的多少排列。下同)是中國、美國、波蘭、意大利、智利、法國、荷蘭、南非、新西蘭和比利時,出口量分別為117.18萬、81.62萬、76.02萬、73.43萬、67.86萬 、62.09 萬 、36.99 萬 、33.88 萬 、33.21萬和28.63萬t,分別占當年全球蘋果出口總量的15.32%、10.67% 、9.94% 、9.60% 、8.87% 、8.12% 、4.84% 、4.43% 、4.34% 和3.74%;出口額分別為7.12億、7.62億、2.64億、6.67億、4.97億、5.89億、3.19億、2.32億、2.58億和2.04億美元,分別占全球蘋果出口總額的 13.22%、14.14%、4.90%、12.39% 、9.23% 、10.94% 、5.93% 、4.31%、4.78%和3.78%。
表1 2000—2009年全球蘋果進出口情況
中國 在出口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中國蘋果出口市場近10年也不斷擴展,由過去的40余個拓展到現(xiàn)在的80余個。盡管如此,中國蘋果主要出口市場仍局限于周邊的原蘇聯(lián)地區(qū)及東南亞,歐洲及美洲市場有待進一步開拓。2009年中國出口蘋果117.18萬t,出口額7.12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增加了 1.60%和 1.97%;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293.68%和637.49%。近幾年中國蘋果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越南、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泰國、斯里蘭卡、新加坡、沙特阿拉伯、俄羅斯、菲律賓、荷蘭、尼泊爾、蒙古、馬來西亞、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印度、埃及、朝鮮、中國香港和孟加拉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出口量在10萬t左右的目標市場有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越南。2009年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從大到小依次是俄羅斯、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出口量分別為18.23 萬、16.28 萬和 10.65萬 t,分別占當年中國蘋果出口總量的15.56%、13.90%和9.09%,出口額分別為1.03億、0.58億和0.78億美元,分別占出口總額的14.47%、8.14%和10.99%;與2008年相比,出口俄羅斯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22.86%和17.38%,出口越南的分別增加了27.27%和16.54%,出口印度尼西亞的分別減少了6.35%和3.33%;與2000年相比,出口俄羅斯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211.97%和566.26%,出口越南的分別增加了552.60%和500.07%,出口印度尼西亞的分別增加了301.81%和737.44%。
法國 法國曾經(jīng)是全球第一大蘋果出口國,近10年法國蘋果出口市場盡管變化不大,但出口量總體呈穩(wěn)中有降趨勢,由過去的80萬t左右減少至70萬t左右,2004年已被中國超越,個別年份出口量甚至低于美國(見表2)。法國蘋果主要出口歐洲各國及亞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近10年出口量一直保持在1萬t以上的出口市場有阿爾及利亞、比利時、丹麥、芬蘭、德國、愛爾蘭、荷蘭、葡萄牙、俄羅斯、沙特阿拉伯、西班牙、瑞典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其中,英國和西班牙是法國蘋果最大的兩個出口市場,年出口量大都保持在10萬t以上。在上述這些目標市場中,出口量呈上升趨勢的有阿爾及利亞和俄羅斯,總體穩(wěn)定的有愛爾蘭、荷蘭、沙特阿拉伯和西班牙,而顯著下降的有英國、比利時、丹麥、芬蘭、德國、葡萄牙和瑞典等。2009年法國出口蘋果62.09萬t,出口額5.89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減少了10.97%和 24.36%;與2000年相比,出口量減少了27.10%,出口額增加了38.16%。2009年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為英國、西班牙和阿爾及利亞,出口量分別為13.32萬、10.99萬和6.50萬t,分別占當年法國蘋果出口總量的 21.45%、17.71%和10.46%,出口額分別達1.47億、0.94億和0.46億美元,分別占出口總額的25.01%、15.96%和7.74%;與2008年相比,出口英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10.43%和21.81%,出口西班牙的數(shù)量增加了5.51%,金額減少了17.95%,出口阿爾及利亞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6.17%和 20.51%;與2000年(阿爾及利亞沒有2000年記錄,為與2001年的對比數(shù)據(jù))相比,出口英國的數(shù)量減少了30.95%,金額增加了20.55%,出口西班牙的數(shù)量減少了31.29%,金額增加了49.77%,出口阿爾及利亞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5.92倍和9.55倍。
美國 近10年美國蘋果出口量波動較大,先是緩慢下降,近幾年又大幅增加,2008年甚至突破了100萬t,目前是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蘋果出口國。美國蘋果出口市場相對分散,主要出口北美及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近10年出口量保持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加拿大、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墨西哥、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和英國等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國蘋果最重要的兩個出口市場,年出口量大都在10萬~20萬t。另外,近年美國蘋果出口至部分亞洲國家如印度、中國的數(shù)量增長顯著,出口量已先后突破1萬t。2009年美國出口蘋果81.62萬t,出口額7.62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出口量減少了28.70%,出口額增加了1.67%;與2000年相比,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增加了23.26%和96.32%。2009年美國蘋果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依次是墨西哥、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亞,出口量分別為22.15萬、13.57萬和4.64萬t,分別占當年美國蘋果出口總量的27.14%、16.63%和5.68%,出口額分別為1.86億、1.40億和0.42億美元,分別占出口總額的24.43%、18.37%和5.53%;與2008年相比,出口墨西哥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29.14%和9.06%,出口加拿大的分別減少了47.89%和17.95%,出口印度尼西亞的數(shù)量減少了2.43%,金額增加了35.39%;與2000年相比,出口墨西哥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9.53%和81.76%,出口加拿大的分別增加了25.79%和67.27%,出口印度尼西亞的分別增加了30.62%和136.69%。
意大利 近年意大利蘋果出口總體趨穩(wěn),年出口量保持在70萬t左右,出口市場變化不大,主要出口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近10年年出口量保持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法國、德國、希臘、挪威、俄羅斯、西班牙、瑞典和英國等,其中,德國是意大利蘋果最大出口市場,年出口量在25萬t以上,占意大利蘋果出口總量的35%以上。2009年意大利出口蘋果73.43萬t,出口金額為6.67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出口量增加了6.45%,出口額減少了19.07%;與2000年相比,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增加了25.79%和173.74%。2009年意大利蘋果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分別是德國、西班牙和俄羅斯,出口量分別為25.80萬、7.64萬和3.66萬t,分別占當年意大利蘋果出口總量的35.13%、10.40%和4.99%,出口額分別為2.50億、0.72億和0.29億美元,分別占出口總額的37.50%、10.81%和4.41%;與2008年相比,出口德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2.58%和23.91%,出口西班牙的數(shù)量增加了29.15%,金額減少了7.40%,出口俄羅斯的數(shù)量增加了10.97%,金額減少了15.76%;與2000年相比,出口德國的數(shù)量減少了3.01%,金額增加了107.78%,出口西班牙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 209.23%和623.32%,出口俄羅斯的分別增加了280.55%和688.96%。
表2 2000—2009年全球部分國家蘋果出口情況
智利 近10年智利蘋果出口總體呈增長態(tài)勢,出口市場也略有擴大,由過去的60個左右擴展到目前的近80個。智利蘋果主要出口南美、北美、歐洲及亞洲部分國家,常年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委內(nèi)瑞拉、厄瓜多爾、哥倫比亞、秘魯、墨西哥、美國、英國、西班牙、俄羅斯、荷蘭、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等,美國是智利蘋果最大的出口市場。2009年智利共出口蘋果67.86萬t,出口額4.97億美元,與 2008年相比分別減少了11.94%和26.58%,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75.03%和173.68%。2009年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分別是美國、荷蘭和哥倫比亞,出口量分別為8.81萬、6.50萬和 5.93萬 t,分別占當年智利蘋果出口總量的12.98%、9.57%和8.74%,出口額分別為0.67億、0.39億和0.40億美元,分別占智利蘋果出口總額的13.55%、7.77%和7.97%;與2008年相比,出口美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6.11%和32.53%,出口荷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22.50%和46.98%,出口哥倫比亞的數(shù)量增加了3.52%,金額減少了9.23%;與2000年相比,出口美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01.82%和308.57%,出口荷蘭的分別增加了113.08%和237.91%,出口哥倫比亞的分別增加了61.75%和131.30%。
新西蘭 近10年新西蘭蘋果出口總體趨穩(wěn),年出口量在30萬t左右起伏,出口市場也相對穩(wěn)定,出口量相對集中在歐美少數(shù)幾個大市場,常年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美國、英國、荷蘭和德國等。2009年新西蘭共出口蘋果33.21萬t,出口額2.58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6.47%和8.35%,與2000年相比,出口量減少了11.17%,出口額增加了41.11%。2009年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分別是英國、荷蘭和美國,出口量分別為5.56萬、5.16萬和5.04萬t,分別占當年新西蘭蘋果出口總額的16.73%、15.53%和15.17%,出口額分別為0.35億、0.41億和0.39億美元,分別占出口總額的13.74%、15.98%和15.17%;與 2008年相比,出口英國的數(shù)量增加了16.39%,出口額減少了10.00%,出口荷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45.84%和33.76%,出口美國的分別增加了39.27%和29.75%;與2000年相比,出口英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39.82%和19.78%,出口美國的分別減少了35.55%和0.62%,出口荷蘭的分別增加了19.31和28.25倍。
比利時 比利時蘋果出口年度間波動較大,但總體趨降,出口市場相對較少且相對集中,主要出口歐洲及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常年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英國、俄羅斯、荷蘭、德國和法國等,其中,德國是比利時蘋果最大出口市場,盡管出口量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仍占比利時蘋果出口總量近1/3的份額。2009年比利時出口蘋果28.63萬t,出口額2.04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出口量增加了8.71%,出口額減少了22.71%;與2000年相比,出口量減少了21.43%,出口額增加了14.44%。2009年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分別是德國、荷蘭和俄羅斯,出口量分別為 8.96萬、6.08萬和4.40萬t,分別占當年比利時蘋果出口總量的 31.31%、21.24%和15.35%,出口額分別為0.73億、0.36億和0.33億美元,分別占35.61%、17.75%和16.25%;與2008年相比,出口德國的數(shù)量增加了41.74%,出口額減少了4.87%,出口荷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14.47%和34.78%,出口俄羅斯的數(shù)量增加了6.15%,金額減少了34.97%;與2000年相比,出口德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36.66%和5.67%,出口俄羅斯的分別減少了32.69%和1.05%,出口荷蘭的數(shù)量減少了13.52%,金額增加了51.85%。
荷蘭 近10年荷蘭蘋果出口先是大幅增長后又開始緩慢下降,出口市場在70個左右徘徊,變化不大。荷蘭蘋果主要出口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且出口相對集中,德國是其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量占荷蘭蘋果出口總量的40%以上。2009年荷蘭出口蘋果36.99萬t,出口額3.19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減少了1.63%和30.03%,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21.40%和126.58%。近幾年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英國、瑞典、俄羅斯、德國、法國、丹麥、比利時和波蘭等。2009年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依次是德國、法國和英國,出口量分別為15.91萬、3.82萬和2.49萬t,分別占當年荷蘭蘋果出口總量的43.01%、10.32%和6.74%,出口額分別為1.37億、0.33億和0.22億美元,分別占 43.01%、10.32%和 6.74%;與2008年相比,對三者的出口量分別 增 加 了 4.90%、26.76%和36.66%,出口額分別減少了24.48%、19.94%和 2.96%;與 2000年相比,出口德國的數(shù)量減少了1.29%,金額增加了100.52%,出口法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98.57%和235.95%,出口英國的分別增加了80.03%和144.64%。
南非 近10年南非蘋果出口持續(xù)增長,出口市場也有所拓展,出口相對集中,主要出口歐洲、亞洲及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英國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量占出口總量的1/3左右。2009年南非出口蘋果33.88萬t,出口額2.32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減少了5.39%和4.04%,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63.29%和246.77%。近年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英國、荷蘭、法國、比利時、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貝寧等。2009年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依次是英國、馬來西亞和荷蘭,出口量分別為11.11萬、3.93萬和1.96萬t,分別占當年南非蘋果出口總量的32.79%、11.60%和5.79%,出口額分別為0.79億、0.25億和0.13億美元,分別占 33.82%、10.72%和 5.77%;與2008年相比,出口英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7.31%和9.02%,出口馬來西亞的分別增加了18.40%和21.18%,出口荷蘭的分別減少了 27.30%和 16.44%;與2000年相比,出口英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35.41%和209.39%,出口馬來西亞的分別增加了385.12%和811.26%,出口荷蘭的數(shù)量減少了18.91%,金額增加了77.84%。
阿根廷 近10年阿根廷蘋果出口也經(jīng)歷了一個先增長后下降的過程,出口市場較少且變化不大,并有逐年集中的趨勢,主要出口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2009年阿根廷出口蘋果20.72萬t,出口額1.46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減少了 12.15%和 16.56%,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16.00%和169.70%。近幾年出口量在1萬t以上的目標市場有瑞典、西班牙、俄羅斯、葡萄牙、荷蘭、比利時、巴西和阿爾及利亞等。2009年出口量排前3位的目標市場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和阿爾及利亞,出口量分別為5.06萬、4.18萬和3.46萬t,分別占當年阿根廷蘋果出口總 量 的 24.44% 、20.20% 和16.69%,出口額分別為0.37億、0.27億和0.24億美元,分別占25.49%、18.55%和16.37%;與2008年相比,出口巴西的數(shù)量減少了12.02%,金額增加了5.51%,出口俄羅斯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42.05%和43.49%,出口阿爾及利亞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86.07%和88.98%;與2000年相比,出口巴西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78.55%和154.54%,出口俄羅斯的分別增加了328.90%和469.52%,出口阿爾及利亞的分別增加了36.93倍和50.38倍。
從出口價格(根據(jù)聯(lián)合國商品貿(mào)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提供的出口額與出口量計算而得)來看,近10年全球蘋果出口單價呈穩(wěn)步上揚態(tài)勢。在出口量較大的10個國家中,除波蘭、中國和南非出口單價低于全球平均價外,其他國家均高于平均價,其中,波蘭出口單價最低,法國、意大利和美國出口單價相對較高(見表 3)。
表3 近10年部分國家蘋果出口單價變化情況
近10年全球進口蘋果數(shù)量總體呈增加趨勢,不過近3年略有下降(見表1)。聯(lián)合國商品貿(mào)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記錄的有蘋果進口的國家和地區(qū)的數(shù)量明顯多于出口蘋果的國家和地區(qū)的數(shù)量,近年一直維持在150個左右。近年蘋果進口量一直在10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比利時、加拿大、法國、德國、墨西哥、荷蘭、俄羅斯、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等。其中,俄羅斯進口蘋果數(shù)量近10年持續(xù)增長,且增幅較大,2006年以來進口量便一直穩(wěn)居全球第一,2008年其進口量突破100萬t,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年進口蘋果上百萬噸的國家和地區(qū)(見表4),進口量占全球進口蘋果總量的15%以上。另外,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印度尼西亞、烏克蘭、泰國和立陶宛等國近10年進口的蘋果數(shù)量也大都呈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并先后突破了10萬t大關(guān),市場潛力看好。2009年進口蘋果數(shù)量排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qū)從大到小依次是俄羅斯、德國、英國、荷蘭、西班牙、烏克蘭、墨西哥、加拿大、比利時和法國,進口量分別為110.82 萬 、62.25 萬 、45.54 萬 、29.61萬、25.18萬、25.14萬、22.22萬 、18.21 萬 、17.23 萬 和 16.27萬t,分別占全球進口蘋果總量的16.78% 、9.43% 、6.89% 、4.48% 、3.81% 、3.81% 、3.36% 、2.76% 、2.61%和2.46%;進口額分別為5.47億、5.20億、5.08億、3.38億、2.10億、0.88億、1.96億、1.61億、1.57億和1.30億美元,分別占10.77% 、10.23% 、9.99% 、6.66% 、4.13% 、1.73% 、3.85% 、3.16% 、3.09%和2.57%。
俄羅斯 近10年俄羅斯進口蘋果數(shù)量穩(wěn)步增長,進口蘋果來源地也有所拓寬,由不到40個發(fā)展到50個左右。2009年,俄羅斯進口蘋果 110.82萬 t(創(chuàng)歷史新高),進口額5.47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增加了4.26%和5.21%,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453.71%和565.62%。俄羅斯進口蘋果主要來自歐洲及中國、智利等地,近年供貨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馬耳代夫、波蘭、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意大利、德國、法國、中國、智利、比利時、阿塞拜疆和阿根廷等,其中,波蘭和中國近幾年的供貨量均穩(wěn)定在10萬t以上。俄羅斯進口中國蘋果的數(shù)量穩(wěn)步增長,而進口波蘭蘋果的數(shù)量年度間起伏較大。2009年供貨量排在前3位的國家依次是波蘭、中國和馬耳代夫,供貨量分別為33.46萬、17.50萬和13.65萬t,分別占當年俄羅斯進口蘋果總量的30.19%、15.79%和12.32%,進口金額分別為1.81億、0.87億和0.49億美元,分別占33.11%、15.88%和9.00%;與2008年相比,進口波蘭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28.87%和163.16%,進口中國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27.53%和29.14%,進口馬耳代夫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03.94%和121.37%;與2000年相比,進口波蘭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35.50和24.76倍,進口中國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2.85和5.61倍,進口馬耳代夫蘋果的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2.04和7.41倍。
表4 2000—2009年全球部分國家蘋果進口情況
德國 德國進口蘋果年度間起伏較大,近幾年有逐年減少的趨勢。2009年德國進口蘋果62.25萬 t,進口額 5.20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增加了1.51%,進口額減少了24.29%;與2000相比,進口量減少了8.81%,進口額增加了66.70%。德國進口蘋果主要來自歐洲、南美及大洋洲等地,供貨國家和地區(qū)比較穩(wěn)定,一直維持在40個左右,近年供貨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南非、波蘭、新西蘭、荷蘭、意大利、法國、捷克、智利、巴西、比利時、奧地利和阿根廷等。其中,意大利是德國進口蘋果最大來源地,年供貨量在20萬t以上,占德國進口蘋果總量40%左右的份額。2009年德國進口蘋果中供貨量排在前3位的國家依次是意大利、荷蘭和新西蘭,進口量分別為26.89萬、6.94萬和5.76萬t,分別占德國進口蘋果的43.19%、11.14%和9.25%,進口額分別為2.26億、0.29億和0.74億美元,分別占 43.38%、5.66%和14.24%;與2008年相比,來自3個國家的蘋果數(shù)量分別增加了7.72%、4.15%和10.47%,進口額分別減少了27.32%、41.26%和12.40%;與2000年相比,來自意大利的數(shù)量減少了4.65%,進口額增加了65.97%,來自荷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5.53%,來自新西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2.55%和58.95%。
英國 近10年英國進口蘋果數(shù)量年度間雖有起伏,但幅度不大,在50萬t左右徘徊。2009年英國進口蘋果45.54萬 t,進口額5.08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減少了4.56%和16.05%;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減少了3.95%,進口額增加了43.34%。英國進口蘋果來源地比較穩(wěn)定,近10年一直維持在27個左右。近年供貨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美國、南非、新西蘭、荷蘭、意大利、德國、法國、智利、巴西和比利時等。其中,法國是英國進口蘋果的最大來源地,盡管近年供貨量有所下降,但仍維持在10萬t以上。2009年英國進口蘋果中供貨量排前3位的國家依次是法國、南非和新西蘭,供貨量分別為12.00萬、10.51萬和5.01萬t,分別占當年英國進口蘋果總量的26.34%、23.08%和11.01%,進口金額分別為1.34億、1.13億和0.67億美元,分別占26.38%、22.20%和13.25%;與2008年相比,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 9.63%和18.80%,來自南非的分別減少了7.82%和14.88%,來自新西蘭的數(shù)量增加了15.52%,金額減少了4.23%;與2000年相比,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減少了34.08%,金額增加了7.66%,來自南非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42.14%和99.94%,來自新西蘭的數(shù)量減少了41.55%,金額增加了0.53%。
荷蘭 近10年荷蘭進口蘋果數(shù)量總體變化不大,但有緩慢增加的趨勢。2009年荷蘭進口蘋果29.61萬t,進口額3.38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分別減少了20.98%和22.77%,與2000年相比分別增加了17.76%和139.53%。荷蘭進口蘋果來源地也比較固定,供貨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量近年一直維持在30個左右,主要來自南美、大洋洲和歐洲等地。近年供貨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南非、新西蘭、德國、法國、中國、智利、巴西、比利時和阿根廷等。隨著進口法國蘋果數(shù)量的減少,近年荷蘭進口智利蘋果呈不斷增加趨勢,目前智利已是荷蘭進口蘋果的最大供應(yīng)國。2009年供貨量排在前3位的國家和地區(qū)依次是智利、新西蘭和法國,供貨量分別為 9.02萬、4.88萬和3.48萬t,分別占荷蘭進口蘋果的30.44%、16.47%和11.76%,金額分別為1.03億、0.56億和0.40億美元,分別占 30.44%、16.47%和11.76%;與2008年相比,來自智利的數(shù)量增加了9.09%,金額減少了10.56%,來自新西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63.14%和11.12%,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49.15%和38.69%;與2000年相比,來自智利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205.01%和333.75%,來自新西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 142.50%和249.06%,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減少了57.51%,金額增加了34.82%。
西班牙 近10年西班牙進口蘋果數(shù)量總體穩(wěn)定,徘徊在20萬~26萬t間。2009年西班牙進口蘋果25.18萬t,進口額2.10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增加了5.27%,進口額減少了25.32%;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加了1.82%和113.42%。西班牙進口蘋果來源地也相對固定,近年供貨國家和地區(qū)數(shù)量一直維持在27個左右,且主要來自法國、意大利、智利和葡萄牙等少數(shù)幾個國家,進口量占西班牙進口蘋果總量的70%以上。法國一直是西班牙進口蘋果的最大供應(yīng)國,占西班牙進口蘋果40%左右的份額。近年供貨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葡萄牙、意大利、德國、法國、中國、智利和阿根廷等。2009年供貨量排前3位的國家和地區(qū)依次是法國、意大利和智利,供貨量分別為11.02萬、6.77萬和2.17萬t,分別占西班牙進口蘋果的43.78%、26.87%和8.62%,金額分別為0.74億、0.66億和0.25億美元,分別占 35.45%、31.38%和11.98%;與2008年相比,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增加了10.31%,金額減少了28.43%,來自意大利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42.81%和1.08%,來自智利的數(shù)量和金額則分別減少了28.90%和36.66%;與2000年相比,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減少了31.39%,金額增加了38.47%,來自意大利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 293.14%和434.94%,來自智利的數(shù)量與金額分別增加了8.86%和67.11%。
比利時 近10年比利時進口蘋果穩(wěn)定在20萬t上下,僅近兩年下降趨勢明顯。2009年比利時進口蘋果17.23萬t,進口額1.57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減少了4.12%和24.33%;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減少了23.45%,進口額增加了18.74%。比利時進口蘋果來源相對較窄,供貨國家和地區(qū)一直不到25個,主要來自歐洲及新西蘭、南非、智利等地,且相對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國家。近年供貨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南非、新西蘭、荷蘭、意大利、法國和阿根廷等。2009年供貨量排在前3位的國家和地區(qū)依次是荷蘭、新西蘭和法國,供貨量分別為5.86萬、3.74萬和 3.51萬t,分別占當年比利時進口蘋果總量的34.00%、21.72%和20.40%,金額分別為0.29億、0.54億和0.34億美元,分別占18.56%、34.23%和21.43%;與2008年相比,來自荷蘭的數(shù)量增加了34.83%,金額減少了16.57%,來自新西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3.80%和13.85%,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14.04%和31.51%;與2000年相比,來自荷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47.76%和87.49%,來自新西蘭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50.98%和12.69%,來自法國的數(shù)量減少了35.78%,金額增加了38.46%。
墨西哥 近10年墨西哥進口蘋果數(shù)量近一直在20萬t上下波動。2009年墨西哥進口蘋果22.22萬t,金額1.96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增加了17.93%,進口額減少了18.65%;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加了20.47%和34.17%。墨西哥進口蘋果來源很窄,僅5~7個國家和地區(qū),且又主要來自美國、智利和加拿大,多數(shù)年份從美國進口的蘋果數(shù)量占墨西哥進口蘋果總量的80%以上。2009年墨西哥進口蘋果22.22萬t,進口額1.96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增加了17.93%,進口額減少了18.65%;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加了20.47%和34.17%。2009年墨西哥進口美國蘋果21.75萬t,進口額1.91億美元,分別占墨西哥進口蘋果的 97.86%和 97.48%;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增加了26.26%,進口額減少了13.68%;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加了40.27%和51.52%。
加拿大 近10年加拿大進口蘋果有緩慢增長的趨勢。2009年,加拿大進口蘋果18.21萬t,進口額1.61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數(shù)量增加了9.56%,金額減少了14.18%;與2000年相比,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61.52%和93.47%。雖然加拿大進口蘋果來自2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qū),但主要來自美國,進口量占總量的80%左右;其次是來自智利,占總量的10%左右。2009年加拿大分別從美國和智利進口蘋果14.81萬和2.03萬t,分別占進口總量的81.32%和11.12%,進口額分別為1.20億和0.23億美元,分別占74.80%和14.50%;與2008年相比,來自美國和智利的數(shù)量分別增加了12.89%和10.33%,進口美國蘋果的金額減少了17.26%,而進口智利蘋果的金額則增加了11.30%;與2000年相比,進口美國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65.83%和93.24%,進口智利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59.14%和267.35%。
美國 美國進口蘋果數(shù)量年度間波動較大,主要來自南非、新西蘭、日本、智利、加拿大和阿根廷等10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qū),其中又主要來自智利、新西蘭和加拿大,每年從這3個國家進口的蘋果數(shù)量占美國進口蘋果總量的92%~99%。2009年美國進口蘋果15.58萬t,進口額1.70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減少了19.38%和2.22%;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減少了4.95%,進口額增加了48.80%。2009年美國分別從智利、新西蘭和加拿大3個國家進口蘋果8.75萬、4.45萬和2.11萬t,分別占美國進口蘋果總量的56.17%、28.58%和13.54%,進口金額分別為0.93億、0.56億和0.17億美元,分 別 占 54.85% 、33.16% 和10.27%;與2008年相比,進口智利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28.26%和15.03%,進口新西蘭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20.37%和69.42%,進口加拿大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30.86%和36.43%;與2000年相比,進口智利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00.19%和181.87%,進口新西蘭蘋果的數(shù)量減少了37.71%、金額增加了11.45%,進口加拿大蘋果的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45.00%和21.35%。
法國 法國進口的蘋果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來源相對分散,計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供貨,近年供貨量在1萬t以上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西班牙、南非、新西蘭、荷蘭、意大利、智利和比利時等,而且供貨量均不大。2009年法國進口蘋果16.27萬t,進口額1.30億美元,與2008年相比,進口量增加了7.04%,進口額減少了16.36%;與2000年相比,進口量和進口額分別增加了90.37%和181.48%。2009年供貨量排前3位的分別是比利時、意大利和西班牙,供貨量分別為 3.75萬、2.04萬和 1.98萬 t,分別占法國進口蘋果的23.07%、12.55%和12.18%,進口額分別為0.20億、0.16億和0.10億美元,分別占 15.08%、12.15%和 7.83%;與2008年相比,進口比利時蘋果數(shù)量增加了55.75%、金額減少了6.95%,進口意大利蘋果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38.60%和3.28%,進口西班牙蘋果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減少了22.86%和32.35%;與2000年相比,進口比利時蘋果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77.96%和129.90%,進口意大利蘋果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68.66%和242.62%,進口西班牙蘋果數(shù)量和金額分別增加了161.49%和33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