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羽改編
盧延光繪畫
趙佶(一0八二—一一三五),即宋徽宗。他不僅是宋代皇帝,而且是成就卓著的書畫家。他的花鳥畫受吳元瑜影響,書法師黃庭堅,后自創(chuàng)『瘦金體』。他的人物畫、山水畫等也有一定造詣。
1 宋徽宗趙佶,在政治上是一個沒有建樹的皇帝,在藝術(shù)上卻是一個很有成就的書畫名家??瑫械摹笆萁痼w”,就是他的創(chuàng)造。
2 趙佶也畫過不少人物、山水、花鳥,尤其以花鳥畫著稱于世。他畫鳥雀,常常別具匠心地用生漆點睛,干后如小豆般凸出在紙絹上,十分生動。
3 宋徽宗不僅自己喜歡作畫,而且到處收羅畫家,擴(kuò)大畫院。按照他的規(guī)定,畫家進(jìn)入畫院,必須經(jīng)過考試,而主考評畫的,就是他自己。
4 有一次,趙佶出了個詩題,要新來的畫家作畫,題目是:“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睉?yīng)考的人一般都畫著傍岸一只小船,船弦或船篷上停著一只鷺鷥或烏鴉,以表現(xiàn)“孤舟盡日橫”的意境。
5 但趙佶卻認(rèn)為一幅畫著船夫倦睡船尾、身邊丟了一根短笛的畫最好。因為原詩“孤舟”并非說沒有人,只有這幅畫突出了“野水無人渡”的荒僻和“孤舟盡日橫”的寂寞。趙佶這么一說,大家也都嘆服。
6 還有一次考試,題目是“深山藏古寺”。多數(shù)人在亂山中畫了古寺一角,或幡竿一支,只有一人畫了一個老和尚在山腳的小溪邊挑水。趙佶看了,說此畫不畫古寺而古寺自在畫中,點出了“藏”字,應(yīng)當(dāng)評為第一。
7 進(jìn)了畫院的畫家,也常常要受趙佶考試評判。當(dāng)龍德宮建成時,趙佶就命畫家們?yōu)閷m內(nèi)的墻壁屏風(fēng)作畫。畫家們不敢懈怠,都畫出了自己的水平。
8 墻壁和屏風(fēng)都畫好了,真是五光十色、琳瑯滿目。趙佶來到龍德宮巡視,一幅一幅看將過去,居然不說一句嘉許話,連點頭微笑都沒有。
9 誰知,當(dāng)他踱到壺中殿柱廊拱跟前,卻被一幅貌似平常的月季花吸引住了。他欣賞了好久,接著又問這是誰畫的。隨從回答說,是一個少年畫家畫的。
10 趙佶很高興,把這位少年畫家叫來,當(dāng)場給了他許多賞賜。邊上的畫家看了,有的驚奇,有的嫉妒,大多表現(xiàn)出不服氣。他們想,月季花誰不會畫,這幅畫又有什么好!
11 一個近侍壯著膽兒上前問道:“陛下,這里精美的作品目不暇接,怎么單單獎勵這一幅呢?”趙佶回答說:“月季花可不好畫,它每月開一次,但春夏秋冬四季,晨午昏夜四時,花瓣、花蕊,甚至枝葉的形、色,都各不相同哩!”
12 說著,趙佶指著那幅畫說:“瞧,這幅畫畫的是春季正午時的月季花,花的瓣、蕊、枝、葉和真實的情況完全吻合,所以我才重重賞賜?!碑嫾覀兿氩坏交实圻@么觀察入微,自然沒話可說了。
13 還有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熟了,畫家們奉命都來觀賞。恰巧這時有一只孔雀飛落到樹下的藤墩上。趙佶就叫大家各畫一幅孔雀升藤墩圖。
14 畫家們各顯神通,按時交卷,一幅幅都畫得錦色斑斕,光彩奪目。但趙佶看了并不稱心,甚至微微搖頭說:“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
15 究竟什么“不是這樣的”呢?畫家們誰都不知道皇帝指的是什么,心中無不納悶。趙佶也不道破,要大家回去好好想想。
16 過了幾天,趙佶把畫家們召來,問他們想明白了沒有,作的畫到底錯在哪里。大家面面相覷,沒人說得出所以然,只好請皇帝賜教。
17 趙佶于是說:“你們畫的孔雀升藤墩,都畫成了先舉右腳。實際上,孔雀升高,一定是先舉左腳的!”畫家們對皇帝的細(xì)微觀察大為佩服,都認(rèn)為他評畫評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