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興
近年來,焦炭供應緊張,質量下降,成份不穩(wěn)定,給高爐煉鐵生產帶來了負面影響。2011年1季度全國重點企業(yè)高爐入爐焦比與上年同期相比升高4千克/噸,煉鐵工序能耗降低2.54千克標準煤/噸,噴煤比下降3千克/噸。說明焦炭質量好壞對高爐煉鐵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對于2000m3容積以上的高爐影響就更大。高爐煉鐵是以精料為基礎,精料技術水平對高爐指標的影響率在70%左右,工長操作水平占10%,企業(yè)管理水平占10%,設備運行狀態(tài)占5%,外界因素(動力、供應、上下工序等)占5%。在高冶煉強度和高噴煤比條件下,焦炭質量變化對高爐生產的影響率要占35%。建設大高爐和高爐擴容,一定要以提高焦炭質量為前提,提高噴煤比也要有高質量的焦炭質量為保證。評價焦炭質量不但要有M40、M10灰分、硫分,而且要重視焦炭熱反應性(CRI)、反應后強度(CSR)指標所起的作用。搗固焦指標好,但與非搗固焦相比,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用高爐實際冶煉效果來評價焦炭質量是科學的,定期從風口取焦炭,進行化驗,指導煉焦配煤的方法也是科學的。(見表1)
據(jù)統(tǒng)計,我國煤炭保有儲量為10070億噸,其中可采儲量為1891億噸,但煉焦煤的儲量占全部煤炭貯量的25%-28%。主要煉焦煤種、焦煤和肥煤的貯量在煉焦煤儲量的40%以下。所以,全國主焦煤供應緊張,且價格高。
國內外焦化界一直降低焦炭成本,提高鋼鐵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在降低主焦煤用量,又不影響焦炭質量方面努力。國內技術比較先進的焦化廠,在不會對焦炭質量有較大影響條件下,個別企業(yè)主焦煤的配比可在25%左右。日本先進的焦化廠主焦煤的配比可在14%,而對焦炭質量要求仍可保持在較高水平。下面分述他們所采取的相應技術措施。
焦炭質量的好壞主要是取決于煉焦煤的性質。所以,合理選擇煉焦煤基地是保證焦炭質量的首要措施。煉焦煤基地的條件是:煤質好,性能穩(wěn)定,供應量也能穩(wěn)定;價格適中,爭取運距短。好的煉焦煤是灰份低,含硫低、可磨和可選性好、強粘結性好,含碳高、含有害雜質低等。
表1 焦炭質量變化對高爐煉鐵的影響
鞍山熱能院孟慶波發(fā)表的文章,指出焦炭質量優(yōu)劣主要取決于煤的成因、性質。用煤巖學指標(G值、Y值、反射率等)來指導煉焦配煤,是較科學的。
煉焦用煤的粉碎細度和粒度組成對焦炭質量影響較大。不應當把各種煤先混合再粉碎。要根據(jù)不同煤種(巖相組成的硬度差異),按不同粒度要求進行粉碎和篩分(可使用機械或風力)。對于硬度較高的氣煤等煤種要細破碎,對于易粉碎的焦煤和肥煤可有較大的粒度。不同煤種分組進行粉碎,提出不同粒度要求,這叫做煉焦選擇粉碎煤工藝。這種工藝能夠提高煤的結焦性和減少焦炭裂紋,進而提高焦炭質量。要通過試驗,優(yōu)化出本企業(yè)的最佳配煤氣度的方案,指導煉焦優(yōu)化生產。我國煉焦配煤中難破碎的氣煤配比較高,要重視對氣煤的細粒度要求,可以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已開發(fā)出不同煤種配煤后焦炭性能預測的軟件。
煤的調濕是將煤在裝爐之前除掉一部分水分,保證水分低,且穩(wěn)定。一般控制水分在6%左右。脫濕有顯著的節(jié)能、環(huán)保和經濟效益,同時可以提高焦炭質量。如煤的水分能穩(wěn)定在6%左右,其焦炭產量可提高7. 7%,裝爐煤密度可提高4%-7%,轉鼓指數(shù)D150提高0.8%-1.5%。煤脫濕可使用流化床技術,用焦爐煙道廢氣與濕煤進行熱交換;也可以使用干熄焦發(fā)電機抽出的蒸汽為熱源,在回轉式干燥機(多管)內間接熱交換。
在煉焦煤中適量配入粘結劑、抗裂劑等非煤添加劑,可以改善煤的結焦性能。配入粘結劑工藝適用于低流動性的弱粘結性的煤種,改善焦炭的機械強度和焦炭的反應性??沽褎┦褂霉に囘m用于高流動性的高揮發(fā)性媒種,可增大焦炭塊度,提高強度 改善焦炭氣孔結構,提高焦炭反應后強度。我國一些焦化廠用無煙煤(或焦粉)作為抗裂劑,其技術要求是尋找最佳粒度、配量、混勻方法等。
把煤搗固,使其密度提高到950-1150kg/m3,可使焦炭M40提高1%-6%, M10降低2%-4%,反應后強度CSR提高1%~6%。在焦炭質量變化不大的條件下,煤搗固可以多配5%-20%弱粘結性的氣肥煤、氣煤,這樣可少用主焦煤。
煤搗固的方法:一般是在焦爐外進行。將煤壓成塊狀(可方型、長方型、球型等)。與散狀煤料混合裝入焦爐,也有在爐外整體搗固,再推入焦爐炭化室。煤搗固可提高裝爐煤料的密度。當配入30%-50%的型煤時,其煤的密度可達800kg/m3,可以顯著改善焦炭質量,同時可以允許增加10%-15%的弱粘結性煤的用量。目前,我國已擁有年1億噸能力的搗固煉焦設施,主要在獨立焦化廠。
降低結焦速度和悶爐是為延長結焦時間。對于粘結性能好的煤,延長結焦時間可以提高焦炭的強度。其機理是:焦餅在焦爐內成熟之后,再經過一段時間悶爐,可以促使焦炭均勻成熟均化粒度,達到質量提高。通過試驗表明,延長結焦時間1小時,可提高焦炭M401%。
采用惰性氣體熄滅紅熱焦炭的熄焦方法稱之為干法熄焦。干熄焦與濕法熄焦對比,干熄焦的焦炭M40可提高3%-8%,M10降低0.3%-0.8%,焦炭反應性降低,粒度均勻.進而改善高爐煉鐵技術經濟指標(焦比降低2%,產量提高1%),提高鋼鐵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干法熄焦可以減少熄焦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可以回收紅焦顯熱的80%。能量轉化為電能,又能緩解電力供應緊張。據(jù)計算,年處理能力為110萬噸的干熄焦裝置,噸焦收益在63. 09元,扣除噸焦綜合成本38.70元,可獲凈利噸焦24.39元。
改進傳統(tǒng)的濕法熄焦,在噴淋量和控制方法上進行改進,即可熄焦,又使焦炭水份降低(在2%-4%)、穩(wěn)定,粒度均勻,裂紋減少,實現(xiàn)提高焦炭質量。現(xiàn)在比較成熟的工藝有:德國的穩(wěn)定熄焦和美鋼聯(lián)的低水分熄焦工藝。我國萊鋼、武鋼等企業(yè)已引用。
將裝爐煤預熱到150℃-200℃后再裝爐,不但可以降低煤中的水分,而且可以提高煤的流動性進而提高了裝爐煤的密度。這樣有利于煤的表面粘結和界面反應,進而改善了焦炭的氣孔結構,實現(xiàn)焦炭質量的提高。
煤的預熱可以提高焦爐的生產能力和降低煉焦工序能耗。目前實施煤的預熱尚存在一些技術難點,影響了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
焦爐增加炭化室容積的辦法是可以提高焦爐高度(如由4.3m升高到7m以上),也可以增加炭化室寬度。增加焦爐炭化室容積的好處是提高裝爐煤的散密度(煤進入高的炭化室下落時間長,動能增大致使煤壓實,炭化室的寬度增大,減少了煤對炭化室爐墻的“邊壁效應”),煤餅加大后熱態(tài)煤顆粒之間接觸點多,熱解液相產物和氣象物多,膨脹壓力大,利于煤的表面粘接和界面反應,實現(xiàn)提高焦炭質量和節(jié)約能耗。
大型焦爐自動化水平高,生產出焦炭質量穩(wěn)定,勞動生產率高,成本低。使用同樣煤種煉焦,6m 焦爐生產的焦炭比4.3m焦爐的M40要高3%-4%,M10降低0.5%。
焦爐的操作水平和熱工制度對焦炭質量、焦爐壽命、生產成本均有較大的影響。建立標準化、規(guī)范化、數(shù)字化的焦爐操作、維護和管理制度是實觀煉焦正常生產的重要條件。穩(wěn)定配煤、穩(wěn)定操作、穩(wěn)定焦炭質量是實現(xiàn)焦化優(yōu)化生產的前提條件,要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變動因素。既不搞放衛(wèi)星創(chuàng)高產活動,也不要低生產率作業(yè),以免影響焦炭質量和焦爐壽命。建立設備定檢定修制度,采用先進的爐體修補技術。大焦爐要采用自動控溫技術,加強日常焦爐熱工調節(jié),以保證焦爐爐溫均勻、焦炭成熟均勻、節(jié)能降耗、提高和穩(wěn)定焦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