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卓,曹兵生,劉 倩
解放軍第三○九醫(yī)院超聲科,北京 100091
腎綜合征出血熱(HFRS)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分布廣,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等特點[1],病理原因為全身小血管內(nèi)微血栓所致。病情進展激活內(nèi)凝系統(tǒng),促進纖溶亢進,極易發(fā)生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死亡原因多為廣泛和嚴重的出血[2]。凝血功能項目檢測是判斷出血性疾病類型的主要診斷方法。本文通過對比研究,分析早期HFRS凝血功能的變化,并探索凝血功能檢測在早期HFRS診治中的臨床意義。
選取2006年5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 HFRS患者65例,設(shè)為實驗組,其中,男33例,女32例;年齡為17~51歲,平均(24±5.5)歲;發(fā)病時間 1~5 d。 所有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國HFRS防治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同期隨機選取來我院行健康體檢的成人65例,設(shè)為對照組,其中,男34 例,女 31 例;年齡為 18~47 歲,平均(22±5.7)歲,無其他疾病。所有受試者凝血功能測定前均未進行過止血、抗凝和溶栓治療。兩組性別、年齡以及病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標本采集 采集空腹靜脈血2 ml,用0.109 mmol/L枸緣酸鈉溶液 1∶9 抗凝,3000 r/min,離心 30 min,取血漿測定。采血后2 h之內(nèi)測定完畢。
1.2.2 檢測方法 采用凝固法檢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凝血酶時間(TT),Clauss法檢測纖維蛋白原(Fib),其中,PT和TT試劑由上海太陽生物有限公司提供,APTT和Fib由德國德靈公司提供。血小板(PLT)使用Sysmex公司SE9500血液分析儀 (日本Sysmex醫(yī)用電子株式會社提供)檢測,PLT試劑由上海東湖儀器試劑科技責任有限公司提供。
實驗組按照HFRS病變的程度分為輕型 (12例)、中型(16例)、重型(28例)和危重型(9例)四個類型。 重型HFRS比較多見,中型和輕型次之,危重型相對少見。由此可見,HFRS一般病情較重。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中PLT和Fib明顯降低,且病情越嚴重,PLT和Fib降低越明顯,各組間比較,差異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PLT和Fib可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且其值與病情程度呈負相關(guān)。實驗組PT和APTT均延長,與對照相比,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 PT、APTT也可提示病情的嚴重程度,且與病情程度呈正相關(guān)。TT各組間無明顯變化,各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TT與HFRS病情程度無關(guān)。見表1。
表1 不同類型早期HFRS凝血功能檢測結(jié)果(±s)
表1 不同類型早期HFRS凝血功能檢測結(jié)果(±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與輕型 HFRS比較,*P<0.01;與中型HFRS 比較,#P<0.01;與重型 HFRS 比較,▲P<0.01
實驗組65例HFRS中,輕型和中型HFRS好轉(zhuǎn)率分別為41.7%和12.5%,重型和危重型無完全好轉(zhuǎn)病例,說明輕型和中型HFRS治愈的機會較大。中型、重型和危重型HFRS的DIC發(fā)生率分別為18.8%、21.4%和44.4%,隨著病情加重,DIC發(fā)生率升高。重型和危重型病死率分別為3.6%和11.1%,輕型和中型無死亡病例,總病死率為3.1%,說明HFRS病情越嚴重,病死率越高。見表2。
表2 不同類型早期HFRS轉(zhuǎn)歸與死亡[n(%)]
HFRS以發(fā)熱,出血,休克及腎功能損害為主要臨床特征。根據(jù)發(fā)熱高低、中毒癥狀輕重和出血、休克、腎功損害嚴重程度的不同,臨床上可將其分為五型,即輕型、中型、重型、危重型和非典型。有文獻報道HFRS病死率為3%~5%,出血是HFRS主要的致死原因[3]。根據(jù)第7屆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shù)會議制定的DIC診斷標準:①PLT<100×109/L,或進行性下降(但肝病、白血病則要求 PLT<50×109/L);②血漿 Fib含量<1.5 g/L,或進行性下降(但肝病、白血病及其他惡性腫瘤患者須<1.8 g/L,肝?。?.0 g/L);③3P 試驗陽性或血漿 FDP>20 mg/L;④PT縮短或延長3 s以上或呈動態(tài)變化;⑤纖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⑥血漿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⑦血漿因子ⅧC 活性<50%;⑧血漿內(nèi)皮素(ET)>80 ng/L 或凝血E調(diào)節(jié)蛋白較正常增高2倍以上。同時有上述3項異??稍\斷為DIC[4]。HFRS出血常常伴有DIC,同時DIC也加重HFRS的病情變化,合并有DIC的HFRS患者一般預(yù)后較差。
PT、APTT、PLT、Fib和 TT是較常用的檢測凝血功能的篩選方法[5]。PT是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較為敏感和常用的篩選試驗,APTT是內(nèi)源凝血系統(tǒng)較為敏感和最常用的篩選試驗。本研究中觀察了早期HFRS患者血漿中凝血功能檢測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PT和APTT均延長,且兩者與病情程度呈正相關(guān);PLT和Fib均降低,且兩者與病情程度呈反相關(guān)。PLT、Fib、PT和APTT四項指標的變化可以初步預(yù)示病情的嚴重程度,指導臨床治療。TT測定主要反映血液中是否含有肝素類抗凝物質(zhì)[6]。本研究為早期的HFRS,無相關(guān)的抗凝治療,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各組間TT無明顯變化,進一步證實了TT與病情嚴重程度無關(guān)。本研究中DIC發(fā)病率與HFRS病情程度成正比例關(guān)系,總病死率為3.1%。由于HFRS病死率高,基層單位診斷比較困難,可能會導致漏、誤診。早期HFRS的凝血功能變化可以間接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也可作為預(yù)后評估的指標,方法簡單,易操作,便于在基層單位和其他各級醫(yī)院開展。
另外,非典型HFRS不具有典型的臨床特征,本文并未納入此類病例,在研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全面分析凝血功能與HFRS發(fā)病及預(yù)后之間的相關(guān)性,需待進一步研究。總之,早期HFRS凝血功能檢測對其臨床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凝血功能的變化可以預(yù)示HFRS病情的嚴重程度。
[1]Wei L,Qian Q,Wang ZQ,et al.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based ecologic Niche Models to forecast the risk of Hantavirus infe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China[J].Am J Trop Med Hyg,2011,84(3):497-503.
[2]馮艷萍.腎綜合癥出血熱的臨床特殊表現(xiàn)[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應(yīng)用,2009,3(8):47-48.
[3]Park KH,Kang YU,Kang SJ.Experience with extrarenal manifestations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south korea[J].Am J Trop Med Hyg,2011,84(2):229-233.
[4]Miccio L,Finizio A,Puglisi R,et al.Dynamic DIC by digital holography microscopy for enhancing phase-contrast visualization[J].Biomed Opt Express,2011,2(2):331-344.
[5]郭志敏.重型腦外傷患者的部分凝血功能指標異常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8):252-253.
[6]李君君,陳方平,顏家運,等.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早期診斷的實驗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03,16(2):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