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梅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發(fā)、炎癥性、增生性皮膚病,有多種發(fā)病學說。其發(fā)病機理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因素、感染因素、代謝因素、維生素缺乏、神經精神因素及免疫異常有關。尋常型銀屑病最常見,其病程長,一般藥物治療存在治愈率不高、副作用大等問題。筆者應用復方甘草酸苷片和卡泊三醇軟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取得滿意療效。
1.1 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①臨床上明確診斷為尋常型銀屑病的患者。②年齡<18歲呀>55歲,男女不限。③愿意接受復方甘草酸苷片及卡泊三醇軟膏治療。④除外嚴重器質性疾病。⑤近1個月內未系統(tǒng)應用過抗銀屑病藥治療患者。排除標準:①年齡18~55歲。②對兩種藥物過敏。③患有嚴重肝、腎疾病的患者、處于感染、外傷等應激狀態(tài)及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④治療前1個月曾接受過系統(tǒng)治療的尋常型銀屑病患者。
1.2 一般資料 180名患者均來自我院皮膚科門診,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90例,男54例,女46例,年齡18~55歲,平均29歲;病程15 d~17年。對照組,90例,男55例,女45例,年齡18~54歲,平均28.5歲;病程22 d~16年。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治療組口服復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次/d;同時皮損處外用卡泊三醇軟膏2次/d,共1個月。對照組口服抗組胺類藥物;同時皮損處外用卡泊三醇軟膏,共1個月。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每10 d復診1次,并記錄皮疹變化、自覺癥狀及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斷標準 臨床療效根據癥狀和體征改善程度(療效指數)分為痊愈、顯效、進步、無效4級。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痊愈:皮損全部消退、癢感消失,療效指數≥90%;顯效:皮損明顯消退,癢感明顯減輕,療效指數60~89%,進步:皮損有所消退,癢感稍有減輕,療效指數20% ~59%;無效:療效指數<20%,皮損消退很少或無改變,癢感同治療前無緩解。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本組病例總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Ridit分析。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例,%)
2.1 臨床療效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U=3.29,P<0.05)治療組癥狀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
2.2 隨訪及不良反應 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慢性皮膚病,在銀屑病患者中大多數為尋常型銀屑病,其主要的病理變化為表皮增生和炎癥反應。復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及免疫調節(jié)作用。其作用的機理可能是:抑制亢進的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對T細胞活性的調節(jié);對干擾素的誘導作用;活化NK細胞作用;促進胸腺外T細胞的分化作用。復方甘草酸苷長期使用不會引起感染、血糖增高、肥胖、消化性潰瘍等副作用??ú慈架浉酁榫S生素D衍生物的外用配方,能抑制皮膚細胞增生和誘導其分化,從而使銀屑病皮損增生、分化異常得以緩解。
本治療結果顯示:治療一個月,治療組與對照組有明顯區(qū)別,治療組有效率90.1%,明顯高于對照組75.5%,顯示出較好的臨床療效。說明口服復方甘草酸苷同時外用卡泊三醇軟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很好療效,實驗期間未發(fā)現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