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嶺 蔣惠琴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近年來,我國聲樂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古典意大利歌曲演唱、教學和理論研究的熱潮,光從理論研究來講,據筆者統(tǒng)計,從八十年代初至今,國內學者涉及到對古典意大利歌曲研究的文章多達80篇左右,如青島大學音樂學院王銳發(fā)表在2009第5期《科技信息》上的論文——《意大利古典藝術歌曲在嗓音訓練中的作用》、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黃常虹發(fā)表在2006第5期《蘇州大學》學報上的論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yōu)秀聲樂作品——意大利古典藝術歌曲在聲樂訓練中的價值》,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陳嶺發(fā)表在2004年第1期《藝術研究》上的論文《論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及演唱》及發(fā)表在2008年第6期《美與時代》上的論文——《古典意大利歌曲的人文主義精神》等等,這些論文大都通過具體的作品對17、18世紀的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及在教學上的價值意義給予了比較充分的論證和說明,但還顯得比較零散和不夠系統(tǒng)。近年,隨著全國聲樂碩士研究生數量的激增,很多聲樂碩士畢業(yè)生也選了這方面的專題進行研究,例如:南京藝術學院的2006屆碩士畢業(yè)生鄭奕的碩士論文《淺析早期意大利歌曲在聲樂演唱(美聲)與教學中的價值》,西安音樂學院2007屆碩士畢業(yè)生趙遠征的碩士論文《意大利古典歌曲及其演唱》等等,但所有這些研究都還有待于深入,其相關成果具有深化和細化的空間,尤其將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與國內聲樂教育教育相聯系起來這一方面,還沒見有系統(tǒng)和有條理的專著和論文出現,2010年,筆者研究的課題——《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及在聲樂教學上的訓練價值研究》還得到了華中師范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的課題資助,在此,我想就此課題研究的意義、研究的內容等方面做如下的闡釋。
1.從文化的角度。學習古典意大利歌曲能使我們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特別是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什么是人文主義思想呢?人文主義起源于14世紀下半葉的意大利,其后遍及西歐整個地區(qū)。人文主義者以“人性”反對“神性”,用“人權”反對“神權”。他們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無所不有”的口號。他們非常不滿教會對精神世界的控制,他們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他們歌頌人的智慧和力量,贊美人性的完美與崇高,反對宗教的專橫統(tǒng)治和封建等級制度,主張個性解放和平等自由,提倡發(fā)揚人的個性,要求現世幸福和人間歡樂,提倡科學文化知識。所以,人文主義的理念,其重點是“人”,是“人”的本能的發(fā)揮,是“人”追求真、善、美的動力。而通觀每一首古典意大利歌曲,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的歌詞同旋律不僅都結合得異常美妙,而且唱詞非常顯明地反映了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思想,呈現出世俗的而不是把目光投向彼岸世界的斑斕色彩,抒寫出擺脫了禁欲主義的人的種種喜怒哀樂的情愫,既典雅、優(yōu)美、流暢和風趣,又含蓄、高貴、莊嚴甚至氣勢宏偉。所以,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無不是當時文藝復興時期以來人文主義思想的深刻體現,下面以《阿瑪麗莉》《多么幸福能贊美你》《紫羅蘭》《親愛的,我為你留下這顆心》這幾首歌曲的歌詞為例。
《阿瑪麗莉》(卡契尼作曲)
阿瑪麗莉,親愛的,
請相信我心里甜蜜的情意,讓我們永不分離。
請你相信,假如你害怕憂郁,都會對你無益。
啊,你的名字永遠銘刻在我心里:
阿瑪麗莉,阿瑪麗莉,阿瑪麗莉,我愛你。
《多么幸福能贊美你》(G.B.博儂契尼作曲)
多么幸福能贊美你,我多愛你,
啊,美麗的眼睛,多么幸福能贊美你,
我多愛你,啊,美麗的眼睛。
愛情將會使我痛苦,但我仍舊永遠愛你,
永遠,永遠愛你
雖痛苦,仍愛你,美麗的眼睛。
雖然沒有愛情的希望,癡情夢想地整天嘆息,
但是遇到你那眼光,誰能抗拒那種魔力……
誰能,誰能不愛你?
《紫羅蘭》(A.斯卡拉蒂作曲)
紫羅蘭芬芳吐妍,花瓣上面露珠點點,
風度典雅,嫵媚嬌艷,含羞般的站在一邊,
掩袖遮面,若隱若現,在綠葉間,
仿佛責怪我的意愿,過分輕狂,過分大膽。
《親愛的,我為你留下這顆心》(L?萊奧曲)
把這顆心留給你,作為愛情的憑據,
請相信我永遠愛你,
別哭泣,我親愛的,我最親愛的,
假如你哭泣,?。∩系郏。∩系?!
我心里悲戚,上帝!?。∩系?!
我心里,我心里悲戚。
這些歌詞,表達得如此之率直和大膽,感情抒發(fā)得如此酣暢熾烈,實在難以想像它們是17、18世紀古典意大利歌曲中的唱詞。這些閃耀著人性光芒的歌詞,難道不充盈著文藝復興以來肯定人的作用和價值的人文主義思想嗎?難道學習古典意大利歌曲僅僅是歌唱技藝的訓練?難道我們不能從文化的角度去體會西方各個時期不同的文化和社會風尚?
2.從聲樂訓練的角度。通過筆者這幾年的聲樂教學和演唱實踐,使我更加認識到申請作好該課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實際的聲樂教學中,尤其在我們聲樂學生的基礎性階段的聲樂曲目的學習訓練之中,我發(fā)現個別聲樂教師們在教學上和學生們在學習上不自覺地有貪大求難、好高鶩遠的念頭,對這些基礎性訓練極強的古典意大利的曲目懷有輕視的態(tài)度,認為它們太簡單,不值得好好研究和學習,而眾所周知,意大利是聲樂的王國,這不僅因為美聲唱法誕生于意大利以及意大利語被公認為是最適合歌唱的語言,更由于從古到今,在意大利流傳下來了不計其數的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為世界各國的聲樂演唱家、教育家學習、演唱和用于教學實踐。17、18世紀的古典意大利歌曲是世界聲樂作品中一枝獨放的奇葩,這些意大利歌曲中的絕大部分具有典型的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征和風貌,它們不但反映了當時的先進思想,在聲樂寫作技術上亦有不少可取之處。從聲樂的技術角度講,這些歌曲的歌唱部分多活躍、行進在人聲的中聲區(qū),一般說來它們的音域不廣,既無強力的高音,亦無濃厚的低音,適宜任何聲部的歌手演唱,以鞏固、發(fā)展中聲區(qū)。同時這些歌曲風格純正不濁,表情文火適當,常有長的連貫句和強弱明顯、節(jié)奏清晰的各種語素。這些對培養(yǎng)演唱的技巧、練習呼吸基本功以及發(fā)好母音、咬準字音等均有極好的幫助。為擺脫傳統(tǒng)聲樂教學模式的弊病——無休止地練聲,把聲樂教學蛻化為“聲樂體操”,我們的美聲唱法的從業(yè)者(尤其是初學者),完全可以從適量地演唱古典意大利歌曲入手,因為這些歌曲里面有著太多值得我們去追求和掌握的聲樂技術、技巧方面的課題。而且在風格的純正和表現古典美方面它們更是無與倫比的。它們是發(fā)展美好音質,學習得到在世界公認的的美聲唱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經典,是全世界聲樂教學普遍采用的教材?!皫缀趺總€學聲樂的人都唱過其中的一些作品”。1其實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歷數百年的滄桑而仍光彩熠熠、魅力四射,是因為世界各國的音樂院校都把這些歌曲列為聲樂學生的必修教材,連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歌唱家都仍然在音樂會上演唱這些歌曲,所以從聲樂技術訓練的角度來講,我們決不能輕視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在聲樂教學上的訓練價值和意義。
該課題將針對一些具體的聲樂作品進行解析,使用的方法一是從音樂本體入手,(包括運用曲式學、和聲學、旋律學等多角度的音樂分析方法),二是從歷史文化特別是從歐洲的聲樂發(fā)展史的角度對這些古典意大利歌曲的作家、作品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另外主要還從聲樂技術的角度來分析這些作品在聲樂教學上的訓練價值和意義。其主要內容將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體現。一是對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進行研究,二是對于它在聲樂教學上的訓練價值方面展開研究,具體會研究以下一些大致內容:《古典意大利歌曲的風格特征探析》《中國聲樂教育家談古典意大利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訓練價值》《中國歌唱家談古典意大利歌曲的學習和演唱》《古典意大利歌曲如何更好的應用于聲樂教學實踐》《怎樣演唱古典意大利歌曲》《世界名歌唱家演唱的古典意大利歌曲的版本研究》等。針對每一首具體的古典意大利曲目進行詳細的考證和解析,該作品產生于哪個年代?這個年代屬于音樂上的什么時代?這個時代總的音樂風格和特征是什么?寫作該作品的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風尚是什么?該作品的曲式結構怎樣?和聲上有什么特點?旋律的走向如何?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旋律走向?對聲音的訓練有什么有益的價值?如何更好的把這些曲目運用于我們的聲樂教學和演唱實踐?這些作品對演唱者提出了一些什么要求?當時是怎樣一種演唱風格?通過這些分析,在有關的聲樂教學上我們能得到一些什么啟示?這些問題在過去任何一位聲樂工作者選編古典意大利歌曲作為訓練教材的時候都是基本沒有涉及到的,當今書市上出現了很多古典意大利歌曲的版本,但是很多版本都是一味的拼湊曲譜而形成的古典意大利歌曲集,實際上,這些都沒有任何意義上的學術價值,使學生們無法在理性上得到思考和提高,實在益處不大,我們需要的是深廣文化上的聲樂教學,需要的是理性和感性的結合,(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需要的是學術和藝術的完美顯現。這些應該是該課題的創(chuàng)新之處。
注釋:
1.尚家驤.《意大利歌曲集》中的譯者序.人民音樂出版社,1955年.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