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蔚
建構理論教學模式在飯店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段蔚
建構主義提出了教學中的四個要素:情境,協(xié)作,會話,以及意義建構。同時,圍繞意義建構這一中心,又提出了拋錨式,支架式,隨機通達等教學模式。本文將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應用到飯店英語的教學中,有良好的收效。
建構主義是始于西方的一種集學習與教學為一體的理論,從上世紀90年代起,這種理論成為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指導思想,對我國的教育教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而得到的,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及伙伴的幫助,利用一定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的建構方式而獲得的。同時,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因此,學習者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是主動而不是被動的?;谝陨侠碚?,建構主義者提出了教學中的四個主要因素: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
(一)情境
所謂情境,既包括物理情境,也涉及社會情境。因此,教學情境的編排就既要考慮到實際的教學目標語教學內容,又要考慮到學生對情境的興趣與參與程度。教學情境的編排應該能夠幫助學生對新的經驗及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建構。
(二)協(xié)作
協(xié)作是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學習者之間通過語言進行的相互合作。建構主義認為,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討論交流,共同建立起教學群體。在這樣的群體與環(huán)境中,每個成員的智慧或思維都可以得到共享,共同完成對新的經驗和知識的意義建構。
(三)會話
會話是實現最終意義建構的重要手段。它是指學習者之間需要通過會話商討的方式,也就是意義協(xié)商(negotiation of meaning)來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教師應利用學習小組,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集體的學習任務當中去,小組成員也應通過會話商討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思路。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的思路就被外顯化了,從而使的思維成果能夠被整個小組所共享。
(四)意義建構
意義建構是語言學習者應該達到的最終目標。學習者通過融入情境,協(xié)作學習和會話商討,并完成對新知識的有效遷移,對新知識的印象加深,最終建立起對新知識的認知結構,形成自己對客觀事物的獨特理解及視角。
綜上,建構主義認為,語言學習是在參與真實生活中的各種語言活動中逐漸建構起自己的語言知識體系的,通過與外語及外語文化的真實接觸,促進了自身對語言技能的習得。這種習得并不取決于教授,而取決于學習者自身建構意義的能力。
建構主義教學模式被定義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到組織者、指導幫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的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中心,是知識的建構者。教師不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習者也不用一味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尊重了學生的觀點和經驗,重視了與學生相關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正是學生所關注的,從而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在眾多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中,較為成熟的有: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隨機通達教學(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拋錨式教學(anchored instruction)。
(一)支架式教學
當學生面臨新的學習任務時,教師應用直觀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做出示范,一旦學生的能力有所曾強,就應減少指導的次數。這樣一來,教師的作用就像“腳手架”:當學生需要的時候腳手架就會提供支持,而當學習逐步展開時,就應調整或除去支架,而不對學生自己能夠完成的任務做過多幫助。
(二)隨機通達教學
這是建構主義提出的一種適合高級學習者的教學模式,其基本原理是指:對于同一個教學內容,要在不同的時間里,帶著不同的教學目的,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次學習,以此來達到獲得高級知識的目標。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的關鍵在于建構起圍繞關鍵概念組成結構,包括事實、概念、策略以及概括化的知識,從而達到隨機通達的狀態(tài)。
(三)拋錨式教學
拋錨式教學又稱情境性教學(situated instruction),它要求教學內容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問題的基礎上。確定這類真實事件或問題就被稱作“拋錨”,因為只要確定的事件或問題,就等于確定了整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拋錨式教學模式一共有五個教學步驟。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和效果評價。
這些教學模式都是在情境、協(xié)作和會話協(xié)商的基礎上形成的,并最終使學生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由此,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以學習者為中心和主體,教師編排和導演,吊起學生學習外語的胃口,使他們在原有的外語基礎上自覺自愿地學習新知識,從而提高外語技能。
飯店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專業(yè)英語課程,它有如下兩個特點。首先是教學目的較之其他英語課程更為明確。與綜合英語所要求的學生總體語言水平的提高不同的是,飯店英語就要求學習者能夠在特定的情境中解決具體的語言交流問題。前者是需要潛移默化的,而后者是要求立竿見影的。另外一個特點是,這門課程對學習者的語言功底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學習者在中學階段掌握了最基礎的英語語法知識,在學習過程中加之新的輸入,就可以完成新的意義的建構?;谶@兩個特征,筆者把建構主義的思想及教學模式滲透到飯店英語的教學中,通過實踐證明這是科學可行的。
首先,在“情境”這個要素下,飯店英語的教學有著獨特的方便之處,因為大多數學生都有著入住飯店的經歷,而這種經歷就是他們腦中已有的經驗及知識。圖式理論的研究表明,學習者頭腦中已有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越豐富,就越有利于新的經驗及知識的有意義建構。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就更容易對教師編排的情境產生興趣,他們甚至有可能自覺自動的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把多媒體操作臺或講桌當作酒店前臺(reception),把教室靠窗的桌椅等同于餐廳里的(table by the window)等等,這樣一來,情境的創(chuàng)設本身就成了教學內容之一,而教師就起到了“腳手架”的作用,是典型的支架式教學模式。
接下來,“協(xié)作”和“會話”這兩個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小組活動在此時起到了很大作用,無論是客人還是服務人員,想要在飯店中解決實際問題,都是離不開與他人的交流的。研究表明,小組活動(group work)能減輕學習者在參加語言交際活動中可能產生的焦慮心理,使他們表現出更大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會話準備階段,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是必不可少的,從而完成了每個小組成員的思維共享。在之后的實際會話階段,小組成員會為了交際的順利進行而進行意義協(xié)商,這就會同時涉及新舊知識,達到了高級知識獲得的目標,從而符合了隨機通達教學的模式。例如,在學習Housekeeping這一單元時,勢必會涉及Greeting,Hotel Facilities,Problems and Complaints,Laundry等很多其他單元的知識。
最終,通過以上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看學生有沒有最終完成意義的建構。通過最后的效果評價,完成了拋錨式教學模式的最后一個步驟,成功解決了問題。
綜上,建構主義理論提出的這種以意義建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僅為飯店英語的教學提供了啟發(fā)性的思路,而且具有可行性,使學習者有效地實現了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1]崔剛,孔憲遂.英語教學十六講[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7(5.)
[3]秦秀白,劉世生.全國理工院校英語專業(yè)教學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朱曉東.中學教育心理學[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1.
段 蔚(1988.9-),女,漢族,河北 新樂人,研究生,西安工程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第二語言習得及外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