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丹霞
城市低保家庭的社會網絡資源的主要特點是,兄弟、姊妹、父母等親戚是低保家庭最主要的社會網絡資源。關系緊密、交往頻繁的網絡資源同質性較高。就業(yè)支持主要來自弱關系,弱關系提供的網絡資源質量比較低。貧困家庭獲得的民間社會組織提供的社會支持非常少,社會組織網絡資源稀缺。
在貧困和反貧困理論發(fā)展的歷史上,早期的研究者都是在“絕對”意義上來界定貧困。后來的學者對貧困概念不斷充實豐富。但是我們國家對于貧困的界定無疑仍然停留在基本的生活的維持方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社會支持網絡對貧困家庭的生活的維持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擬就我國城市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的研究做一個比較全面的綜述。
社會網絡是一定范圍的個人之間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良好的社會支持網被認為有益于減緩生活壓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個人幸福。同時在社會層面上,社會支持網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有益補充有助于減輕人們對社會的不滿,緩沖個人與社會的沖突,從而有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
本文將主要概述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首先是對城市貧困家庭社會支持網絡的測度。其次是不同的網絡關系特征與社會支持內容。最后是出現(xiàn)貧困家庭社會支持網絡現(xiàn)狀的原因。
從測量的指標上來看,不同的學者之間有些略微的差別。洪小良和尹志剛在對北京城市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進行研究的時候,在訪問問卷中,列舉了七種社會支持內容和一個其他選項,并詢問被訪者在他家的親友 (即社會關系網絡成員)中,近兩年是否有人給他或他家提供過這些幫助?這8項支持內容是:①無償貨幣資助;②無償提供實物;③提供借款;④照顧傷殘病老等生活不能自理者;⑤幫助照看小孩;⑥幫助找工作;⑦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⑧其他幫助(請說明)。在訪問中要求調查員首先記下被訪者列舉的支持人數,然后一一詢問支持者的詳細情況,如與被訪者的關系、家庭經濟情況、見面頻度等。根據問卷中所列舉的8項支持內容的性質,他們進一步將貧困家庭獲得的社會支持劃分為以下6類:①無償財物援助,包括無償貨幣資助和無償提供實物;②提供借款;③勞務支持,包括照顧傷殘病老等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幫助照看小孩;④精神支持,即精神上的理解和安慰;⑤就業(yè)支持,即幫助找工作;⑥其他支持。這樣,根據所獲得的社會支持類型,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被分為6個子網:無償財物支持網、借款支持網、勞務支持網、精神支持網、就業(yè)支持網、其他支持網。
以上研究者是對實際已經發(fā)生的情況的一種實際的反應,而也有學者是通過意象中的討論來探討的。比如賀寨平和李漢宗在對天津城市貧困人口的社會支持網的研究就是通過社會支持網的量表內容來測量的。1.討論支持:在過去的半年里,您與誰討論過對您來說是重要的問題?2.經濟支持:假如您需要借一大筆錢,您向誰借?3.就業(yè)支持:假如您需要找工作,您會找誰幫忙?4.陪伴支持:當需要聊天、散步、逛商店、飲酒、下飯館或打麻將、下棋等度過閑暇時間時,誰陪伴您?要求調查對象就每一個問題列舉有關的網絡成員,并就其中的前五名提供性別、年齡、職業(yè)、收入、政治面貌以及與調查對象的關系類型、認識時間、交往頻率、關系密切程度等。
賀寨平,李漢宗認為,網絡規(guī)模就是調查對象的網絡成員數量,是社會網絡研究的首要指標,它與個人所能動用的社會網絡資源緊密相關。洪小良等人認為,支持網規(guī)模就是給貧困家庭提供社會支持的人數。綜合支持網規(guī)模就是給貧困家庭提供所有8項支持內容(包括其他幫助)的人數;社會支持子網的規(guī)模就是給貧困家庭提供某類支持的人數。例如,無償財物支持網的規(guī)模就是給貧困家庭提供無償貨幣資助和無償提供實物的人數。他們調查發(fā)現(xiàn),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的平均規(guī)模為2.21。李剛對鄭州、合肥等中部城市的研究表明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的平均規(guī)模為2.33,明顯低于全國家庭社會支持網平均規(guī)模(9.1個)據張文宏等人在天津的調查,城市居民財務支持網的平均規(guī)模是2.1人,城市居民的精神支持網的平均規(guī)模為2.6人。賀寨平對山西農村老年人社會支持網的研究表明,綜合支持網的平均規(guī)模為9.1人。曹子瑋對進城農民工的調查表明,其三種網絡支持(物質支持、精神支持、討論網)的網絡規(guī)模分別為2.19、2.30和2.35。天津城市貧困人口的社會支持網的網絡規(guī)模是2.5綜上所述,貧困人口的網絡規(guī)模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規(guī)模非常小。
網絡關系主要是指是哪些成員構成了其社會支持網絡。基本上所有的調查都發(fā)現(xiàn)親屬關系在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不同的家庭成員在支持類型上發(fā)揮的作用不一樣。賀寨平在對天津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親屬在網絡中百分比按照子女、兄弟姐妹、配偶、父母、家族人員、其他親屬的順序依次減小。
構成網絡關系的除了親屬關系以外,還有非親屬關系。非親屬關系中最重要的幾個主要是鄰居、朋友、同事、同學、居委會、社會組織等。其中也是不同關系類型提供的支持類型不一樣。但是無一例外的,貧困家庭的社會關系構成主要是以其同質性的群體為主,且主要是親屬,而非常缺乏社會方面的支持,比如社會組織或者社區(qū)組織。李健和高靈芝對濟南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研究認為,民間社會組織作為社會貧困群體與政府、社會公眾之間的紐帶和橋梁,通過建立網絡同社會各界保持聯(lián)系,促進社會各界與社會弱勢群體之間的溝通與合作,推動各種救助資源能夠更直接有效地運用到貧困群體救助體系中來,使貧困群體能夠切實從中受益。民間社會組織獲取資源、籌集資金的渠道更加廣泛,不會受制于某一利益集團,更能代表貧困群體的權益,為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民間社會組織另外的一個重要社會支持意義在于,民間社會組織作為一個載體,為低保家庭社會網絡資源的擴展提供了可能。唐鈞等人也認為社區(qū)幫困網絡是介于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支持網絡之間的特殊形式,對擴大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發(fā)展民間組織和社區(qū)幫困組織。
洪小良對北京的研究將網絡支持的類型分為無償財物支持網、借款支持網、勞務支持網、就業(yè)支持網、精神支持網。李健則將其分為資金支持、實物支持、勞務支持、就業(yè)支持和精神支持。賀寨平則分為討論支持、經濟支持、就業(yè)支持和陪伴支持。各項研究的共同特點都表明親戚在經濟支持和勞務支持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在就業(yè)支持中作用非常弱小。這主要是因為貧困家庭的家庭成員同質性太高,所獲得的信息和信息來源都差不多。而弱關系則在就業(yè)支持中起著最主要的作用。
國內學者對城市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絡的研究已經比較詳細,但是很多學者都提到社區(qū)等社會組織對貧困家庭社會支持的重要性,然而卻缺乏具體的針對社區(qū)組織在貧困家庭社會網絡中如何發(fā)揮作用的具體研究,這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繼續(xù)深入。并同時給我們的社區(qū)建設以提醒,要加強社區(qū)組織和社會幫困組織的發(fā)展。
[1]唐鈞,朱耀垠,任振興.城市貧困家庭的社會保障和社會支持網絡——上海市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1999.
[2]賀寨平.國外社會支持網研究綜述[J].國外社會科學,2001.
[3]洪小良,尹志剛.北京城市貧困家庭的社會支持網[J].北京社會科學,2006.
[4]賀寨平,李漢宗.城市貧困人口的社會支持網研究——以天津為例[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p32-37.
[5]李剛.中部城市貧困與社會支持網缺失研究——以鄭州、合肥為例[J].平頂山學院學報,2009,p36-41.
[6]李健高,靈芝.城市低保家庭社會網絡資源的特點——基于對濟南市40戶低保家庭的調查分析[J].東方論壇,2009,p1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