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龐曉明
凌海市堅持以『四個機制』為驅動
深入實施『黨內關懷工程』
文/龐曉明
近年來,凌海市堅持以黨內關懷幫扶機制為驅動,深入實施“黨內關懷工程”,切實解決了農村黨員“想富不會富,帶動無能力”等難題。
精心組織開展黨內互助、黨建扶貧、黨員結對幫扶等活動,重點圍繞“三扶”進行。一是思想上扶志。對存在“等、靠、要、怨”等思想的困難黨員和群眾,采取正面引導、典型激勵等行之有效的辦法,幫助他們盡快擺脫貧困。二是本領上扶持。采取勞動、農業(yè)等部門免費進行技能培訓,安排450名困難黨員及其家庭成員參加,并幫助推薦就業(yè)。三是生活上扶困。開展“千名干部下基層”活動,組織1020名市直機關黨員與困難黨員結成幫扶對子,具體做到“五個一”,即幫助所包的村理清一條發(fā)展思路、幫助困難黨員學會一門致富技術、新上一個致富項目、輸出一名勞務人員或實現(xiàn)一人再就業(yè)、援助一名失學兒童。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從大處著眼,從小事、細微處入手,為廣大黨員提供關懷和幫助。一是開展黨內談心交心活動。在黨組織和黨員、黨員和黨員之間進行,做到“五個必談”,即新接收的黨員必談,工作遭受挫折的黨員必談,家庭遭遇變故的黨員必談,對民主評議結果有異議的黨員必談,未能及時參加組織生活的黨員必談。二是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對年老體弱的黨員,每年堅持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市四個班子領導率先垂范、定期走訪看望建國前老黨員。三是做好對流動黨員的關懷服務。各級黨組織開展在職黨員與流動黨員家庭結對共建活動,主動幫助流動黨員解決生產和生活上的難處。
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切實維護和保障黨員權利。一是建立了黨員教育培訓制度。通過“三會一課”、專題培訓、巡回報告團等形式,加強對黨員的政治理論、實用技術和業(yè)務技能培訓,認真實施黨員素質提升工程,每年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班1000余期。二是建立了送黨刊黨報制度。每年全市統(tǒng)一為基層黨組織訂閱《共產黨員》等黨刊和其他十幾種報刊,為全市黨員提供學習資料。三是建立定期通報工作制度。始終堅持定期通報本單位工作情況,并就黨員關心的事項及時負責地以適當的形式作出說明,接受黨員質詢,解答黨員疑問。
通過創(chuàng)新載體,搭建平臺,使廣大黨員在事業(yè)上有為有位。一是以“三個培養(yǎng)”為載體,著力“把黨員培養(yǎng)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yǎng)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yǎng)成村干部”,打造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群體。二是以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為載體,充分發(fā)揮農村無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目前,全市有2000多名無職黨員通過組織推薦和自我認崗的方式,實現(xiàn)了“有位有為”。三是以黨員活動日為載體,帶領黨員學習,促進黨員更好地發(fā)揮作用。黨員活動日制度以每個黨員每年參加學習和活動不少于6天為標準,圍繞“學、議、幫、帶”四字,采取不同形式開展活動。
(作者單位:凌海市委組織部)